#修行


“道”以柔弱不争为用,道教徒信道学道,以柔弱不争的教义思想规范和修持自己,是非常必要的。

?

柔弱不争的教义源自老子《道德经》,柔弱,人们通常的理解是脆弱而没有精神,但在道教教义中却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具有十分积极的人生态度,其精神实质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柔弱内含的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精神实质。自然界的各种生物,因为有生命才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柔性;反之如果没有了柔性,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修道之人就是要维护好生命的柔性,以求长生久视,应事行事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平和安静,以和弱其气持养身神。
第二,柔弱内含着积极的人生哲理。道教以柔弱为用,主张一切行为都不要太刚强,刚者容易先受摧毁,强者容易先受到屈折。修道应该以静待动,守柔弱而不妄动,学习水柔弱而能攻坚强的精神,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处世应物,健养身神。
道教“不争”的教义,与“柔弱”思想有着相互的联系。所谓“不争”,即天地万物的运行和人的行为都应顺乎自然而不能强求。就是以居后的态度处世,反而可以处在前列,通过无而实现有,通过表面的否定达到事实上的肯定。
老子的《道德经》通过对“水”的论说,对“不争”的思想作了深刻的阐释。水以它特有的柔弱不争的性格,哪里低就流到哪里,随方就方,随圆就圆,无私地浇灌万物,供人们利用,抚育人和万物生长,从来没有自恃、自我、自矜的行为,可谓至善完美。所以,祖天师张道陵在立教之初就特别倡导“不争”的教义,把不争作为修道之士的重要修行准则。后来历代道教高真,避世间名利,甘于隐在深山中俭朴修行,并济世利人,就是“不争”教义的体现。因此,对于一个真正学道修道者来说,就应体行柔弱不争的教义,以柔弱不争修养自我,不与人争名利荣华,知足、知止、寡欲,不自恃,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为善自赏,常怀济世利人之心。从而战胜自我,完善自我,以利社会的和平和发展。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柔弱不争 顺其自然的处世观发布于2024-02-24 11:04: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