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智慧

?

心经第一句话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五蕴皆空,这意思是说,证得具有般若智慧的如来藏的当下,心就空了。其中的关键字行字,是参禅参究般若义理的意思,深是一个是指禅定深,一个是指参究的智慧深,方向明。在深的前提条件下,六七识生起了大智慧,智照法界实相,证得了五蕴中的一切法界都是般若心如来藏所现起的,五蕴的实质都是空的,是假相幻化相。
  这样的话,内心深处就知道了没有真实的五蕴,那就没有了苦,一下子就度过了一切苦厄。所有的苦厄都是如来藏幻化出来的,是假相,不真实,这样照见五蕴皆空以后,就心空无为了,烦恼断除了。这就是大乘见道证得如来藏的功德受用,这就是意根见道,意根证得如来藏的三昧境界,定慧具足,定慧等持。所谓的照见就是顿悟的意思,没有中间琢磨分析思惟的慢慢理解的时间和功夫,知就知,不知就不知,没有犹豫和含糊。
  这样照见五蕴皆空以后,还用另外去转依如来藏才叫作证悟吗?根本不用了,这就是真实的毫不含糊的证悟和顿悟,不是那种渐渐解得的,通过分析推理所渐渐明了的解悟,这样就已经进入大乘门里,得到真实的功德受用了。如果是用意识推理琢磨猜测出一个如来藏,这种猜测推理没有任何功德受用,所以需要慢慢转依,然而意识再努力转依,意根没有证得,仍然不能转依成功,所以烂摊子事一大堆处理不了,烦恼仍然烦恼,无明仍然无明。
  就像以定为禅的那些人,修出了一念不生的禅定,以为这就是真心的无念境界,于是就认妄为真。可是出定以后,妄念又出现了,由于心里害怕真心消失,于是就不断的修定,尽量长期禅定,争取不出定,以保任定境,确保真心不失,美其名曰保任。然而定境终究会消失的,人终究要出定的,即使无量劫不出定,定境也不是真心自性。真悟了,还保任个什么?真证得真心了,还转依个什么?当下就是,当下心就空了,清净了,鲤鱼跳龙门,跳过龙门成为龙了,难道还害怕跳回去变成鲤鱼不成?除非根本没有跃过龙门,心里战战兢兢,患得患失,才需要保任和转依。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证悟是什么境界?发布于2024-02-24 10:44: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