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北京红螺文化研究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IyMTc3Nw==&mid=2652870111&idx=1&sn=b596b285bbb1582c4c581415a33c8bae
第五编 修炼金丹大道
——对“金丹大道”的认识(二)
不论学佛修道,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先要正身、正心,因为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常年弯腰驼背,脊柱不正或半脱位,气不通,所以静坐养生主要先调整体姿的七个方面,否则意念不能静止。
第一:脚平吸
要点:脚心要像粘在地上、吸在地上一样,盘腿时候的感觉是脚掌向外膨胀,脚心虚空内吸(就像冒气一样,千万不要用力,只是意念感觉),像在抓一个气球,不是真抓,是用感觉、意念。这时脚心有一种发热感,病气就会从脚心排出,如果脚心发凉,说明他的静脉在脚心没有通。
第二:腰正,腰要松,拎起来要直
要点:身体放松,腰以下往下坐,腰以上往上提,小腹内收,腰有点像拎起来的感觉,然后放松,动作要领简单,难在坚持。如果以驼背等不良姿势静坐的话,会越坐越烦,身体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疼。所以要养成“直腰”的习惯,因为脊柱的脊腔里有三十二对神经根、六十四根腺体来传递大脑的信息,一旦脊柱一弯一压气就不通了,所以腰是人身第一主宰,太极拳里也叫“松腰竖脊”。盘腿久则腿疼难忍,关键不在腿,在腰弯了,气不通。
第三:肱圆
要点:两个手臂叫“肱”,在静坐的时候手臂的要领是肱要圆,就是两臂往外好像撑开,不是用力,是用意念,好像中指尖与肩头之间有根弦把它拉直,两手臂弯曲肘部不要出尖,两手中指之间也好像有根弦拉紧,两个手臂之间形成一个圆形的气场。
肱圆的另一种感觉就是手往那儿一放有一种拉开、撑抱的感觉(撑中有抱,抱中有撑,像抱了一个气球,也像拉一个弓一样),这样就会产生气场了,太极拳里称为“沉肩包背”,并不是《道德经》讲到的“抱元守一”中的“抱元”——是道元,是“我”的本来;京剧演员出来亮相的姿势也是这样。这时背部就会形成似龟壳样的丰满苍圆(脊沟没有了)。如果不会做的话,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盘起双臂,然后慢慢松开保持原状即可(本来叫肩一支,要撑肩)。
第四:藏喉(颈要拉直、要松)
要点:收下颌,藏住喉咙,好像不让人看到一样,要放松,不要紧;一收下颌,首先任脉就会通,任脉打通的反应就是想小便,有一种似尿非尿的感觉;第二后脑会胀开,也就是打开了玉枕窍,会有一种神光,这也是为何看寺庙里的佛像头后部会发出一种光的奥妙所在。如果不会做的话可以先低头,然后慢慢抬起来,调整好,放松、保持即可。所以“颈”称为人身的第二主宰,《黄帝内经》称之为“十二重楼”。
第五:嘴微笑、舌尖轻抵上颚
要点:下颚微收,嘴巴微笑(微张)、上下牙齿轻叩,舌头轻轻抵着上颚(上门牙根唾腺中点),静坐时口中会分泌很多唾液,等积攒到一定量时,再一口吞下。
第六:眼睛垂帘、内敛,展眉微笑
要点:要垂帘,内敛,平视。垂帘就是上眼皮保持最松弛的状态,自然下垂,不能闭死,如果闭死就将“心火”闭住了,眼角就会充血;之后要敛神,反观内照,张三丰说:“神宜内敛,气宜鼓荡”,神要敛住、固住,气就会出现鼓荡;最后要平视,平视不是只看一点,而是看整个整体,又要全都不看,反观内照。展眉微笑也称“展慧中”(慧中,亦称缘中、慧目,位于两眉头上凹陷处,不是一个点,是个窝),是眉头舒展开,显露笑意。
第七:顶头悬
要点:耳朵对着肩膀,鼻子对着肚脐(就好像鼻尖与肚脐之间有根弓弦拉着),然后头往后缩,“顶头悬”(头顶青天,好像抓着小辫往上拽一样),也称为“虚领顶劲”;后脑上下是平的,就像头顶与尾椎骨之间有根弦拉着。六祖慧能说的“常御白牛车”,过玉枕关就叫爬牛车(走尾闾叫走羊车,走夹脊叫走鹿车),就像背着一个带子拉牛车上坡一样(本来应为手一支,手要掐诀,或结手印)。
——节选自李谨伯著《呼吸之间》
北京红螺文化研究会是李谨伯老先生生前创立的社会团体,登记注册于2008年。李老去世后,其家人将李老的全部文化遗产无偿捐献给了北京红螺文化研究会,供研究会弘扬与传播李老文化遗产。
北京红螺文化研究会有权利有义务有责任,进行李老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及弘扬传播工作。
长按关注红螺文化研究会公众号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打坐等静功对身形姿势的要求发布于2024-01-28 17: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