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经典#金丹#修行心得

大道说

庖羲上圣。画八卦以示人。使万世之下。知有养生之道。广成子谓黄帝曰。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赫赫发乎地。肃肃出乎天。我爲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爲汝入于穹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轩辕再拜曰。广成子之谓天矣。周公繇易曰。君子终日干干。孔子翼曰。终日干干。反复道也。夫道也者。位天地。育万物曰道。揭日月。生五行曰道。多于恒河沙数曰道。孤则独无一侣曰道。直入鸿蒙而还归溟涬曰道。善集造化。而颉超圣凡曰道。目下机境未兆。而突尔灵通曰道。眼前生杀分明。而无能逃避曰道。处卑汚而大尊贵曰道。居幽暗而极高明曰道。细入刹尘曰道。大包天地曰道。从无入有曰道。作佛成仙曰道。佛经五千四十八卷也说不到了处。中庸三十三章也说不到穷处。道德五千余言也说不到极处。道也者。果何谓也?一言以定之曰。炁也。原夫一炁蟠集。溟溟涬涬。窅窅莫测。氤氲活动。含灵至妙。是爲太乙。是爲未始之始始也。是爲道也。故曰无始。夫天地之有始也。一炁动荡。虚无开合。雌雄感召。黑白交凝。有无相射。混混沌沌。冲虚至圣。包元含灵。神明变化。恍惚立极。是爲太易。是爲有始之始始也。是谓道生一也。是曰元始。夫天地之太极也。一炁斯析。眞宰自判。交映罗列。万灵肃护。阴阳判分。是爲太极。是谓一生二也。是曰虚皇。阴阳旣判。天地位焉。人乃育焉。是谓二生三也。是曰混元。阳之淸者。升上而焕丽也。则日月星辰布焉。故天左运。三光右旋。阳之淸者腾上。而会于阳也。故风云动而雷雨作焉。阴之浊者重滞。而就地也。则海岳奠峙。而五榖草木昌焉。故巖岫出云。山泽通气。阴阳之气。闭而不通也。则雪霜结而冻氷焉。阴之浊者。积沍。而下凝也。穴巖幽藏而深邃。故五榖八石以错杂焉。天地之中。阴阳正气之所交也。圣人焉。仙佛焉。庻民焉。贤愚寿夭。寔所宰焉。胎卵湿化。无有息焉。是爲六合也。是谓三生万物也。人禀絪緼之气而生而长。至于二八之年。则九三之阳乃纯。当是时也。岂非上德之大人乎?忽天一朝谋报浑敦之德者至。乃日凿一窍。则九三之阳。蹄骤奔蹶。而去之。六二之中矣。由是干不能纯。而破于离。坤有所含。而实于坎。若夫至圣神人。能知道体太极之所以判。能知死生根本之所以始。能知乾坤阴阳之所以乘。能知天玄地牡之所以交。是以法乾坤之体。效坎离之用。握阴阳之柄。过生死之关。取坎中之阳。塡离中之阴。离阴旣实。则复纯白爲乹矣。斯时补足干元。复全浑敦。以全亲之所生。以全天之所赋。是爲囫囫囵囵。一箇完人也。再加向上功夫。精进不怠。则金丹成。而圣胎圆。圣胎圆。而眞人现。眞人出现。变化无穷。隠显莫测。而与锺吕王马并驾。亦又何难。奈何世人不明此道。盛不知养。衰不知救。日复一日。阳尽阴纯。死而爲鬼。故紫阳眞人曰。嗟夫!人身难得。光阴易迁。罔测脩短。安逃业报。不自及早省悟。惟只甘分待终。若临期一念有差。立堕三涂恶趣。则动 经尘刧。无有出期。当此之时。虽悔何及?故三教圣人。以性命学。开方便门。教人熏脩。以脱生死。儒家之教。教人顺性命以还造化。其道公。禅宗之教。教人幻性命以超大觉。其义高。老氏之教。教人脩性命而得长生。其旨切。教虽分三。其道一也。儒之圣教曰。安汝止。钦厥止。艮其止。止其所。缉熈敬止。在止至善。黄中通理。正位居体。思不出位。立不易方。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浑然在中。粹然至善。诚尽处。腔子里乐处。方寸神明之舍。道义之门。活泼泼地。乐在其中。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天 不归仁。退藏于宻。何思何虑之天。不识不知之地。难以悉纪。要而言之。无非爲此性命之道也。道之玄教曰。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生身处。复命关。金丹之母。玄关之窍。凝结之所。呼吸之根。甲乙坛。戊已戸。心源性海。灵府灵台。蓬莱岛。硃砂鼎。偃月炉。神室气穴。土釡谷神。灵根欛柄。坎离交垢之鄕。千变万化之祖。生死不相关之地。鬼神觑不破之机。难以悉纪。要而言之。无非爲此性命之道也。释之禅教曰。不二法门。甚深法界。虚空蔵。寂灭海。眞实地。总持门。彼岸净土。眞境心地。极乐国。如来蔵。舍利子。菩萨地。光明蔵圆 觉海。般若岸。法王城。西方天堂。空中眞际。这箇三摩地。华蔵海。陀罗尼门。不动道塲。波罗蜜地。难以悉纪。要而言之。无非爲此性命之道也。儒曰存心养性。道曰脩心錬性。释曰明心见性。心性者。本体也。儒之执中者。执此本体之中也。道之守中者。守此本体之中也。释之空中者。本体之中本洞然而空也。道之得一者。得此本体之 一也。释之归一者。归此本体之一也。儒之一贯者。以此本体之一而贯之也。余于是而知不执 中。不一贯。其能圣而孔子乎。不守中。不得一。其能玄而老子乎。不空中。不归一。其能禅而释迦 乎。惟此本体。以其虚空无朕。强名曰中。以其露出端倪。强名曰一。言而中。卽一之蔵也。一卽中之用也。故天得此而天。天。地得此而地地。人得此而人人。而天地人之大道。原于此也。皇得此而皇皇。帝得此而帝帝。王得此而王王。而皇帝王之大道。原于此也。圣得此而圣圣。玄得此而玄玄。禅得此而禅禅。而圣玄禅之大道。原于此也。帝皇之得道者。若羲农黄帝焉。仕隐而得道者。若老庄关令焉。侯王而得道者。若子房淮南焉。山巖而得道者。若锺吕希夷焉。道之在天地间。成仙作佛者。歴歴不可以指数也。伏覩总仙 之传。始知自古以来。冲举者十万余人。拔宅者八千余处。竒若子晋之骖鸾。琴高之控鲤。寿若李脱之八百。安期之三千。或住世而畱形。或厌世而尸解。复有道成而隐。但爲身谋。不肯遗名于世间者。岂胜道哉。是以深山妙窟。代不乏人。或隐或显。宁具知乎?古之王公大人。折节下土。秖爲有道存尔。周子曰。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至难得者人。人而至难得者。道德有于身而已矣。先哲云。人身难得今已得。大道难明今已明。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世人不明此身虚幻。是四大假合之物耳。速如水上 之沤。瞬若石中之火。人寿虽曰百年。迨其七十固亦稀矣。今以有限易摧之身。日逐无涯不测之事。一息不来。倐然长往。命未告终。眞灵已投于别殻矣。当斯之时。虽荣居极品。禄享千锺。家丰无价之珠。室富倾城之美。悉皆抛下。非已有也。所有与之偕行者。平昔所作罪业而已。故云。万般将不去。惟有业随身。囘光集云。千年铁树花开易。一失人身再复难。悟眞篇云。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麽。吕纯阳云万刼千生得箇人。须知先世种来因。速觉悟。出迷津。莫使轮廻受苦辛。张紫阳云。休教烛被风吹灭。六道 轮廻莫怨天。三复斯语。能不怃然。失乎。夫人欲免轮廻。而不堕于世网者。莫若脩炼金丹。爲升天之灵梯。超凡之径路也。其道至简至易。虽愚昧小人。得而行之。亦立跻圣域。奈何世之脩眞者。志道而不专精。专精而不勤久。是以学者衆而成者寡也。尙书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道经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闻而不行。道安能成。陈泥丸曰。我昔脩行得眞诀。昼夜功夫无断絶。一朝行满人不知。四面皆成夜光阙。马丹阳曰师 恩深重终难报。誓死环墻鍊至眞。二公念生死 事大。无常迅速。发勇猛心。办情进力。若不立此 大志。安能脱樊笼而超霄汉者哉!吕祖有云。辛勤二三年。快活千万刼。盖天有时而倾。地有时而陷。山有时而摧。海有时而竭。惟道成之后。乘飞龙。驾紫雾。翺翔天外。逍遥太虚。数不得而限之。命不得而拘之。眞常本体。无有尽时。囘顾世间之乐。何乐如之。尝稽道德经曰。虽珙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此予道说之所由作也。

性命说

夫学之大。莫大于性命。性命之说。不明于世也久矣。何谓之性。元始眞如。一灵烱烱是也。何谓之命。先天至精。一炁氤氲是也。然有性。便有命。 有命便有性。性命原不可分。但以其在天则谓之命。在人则谓之性。性命实非有两。况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而性命之理。又浑然合一者哉。故易曰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中庸曰。天命之谓性。此之谓也。廼玄门颛以气爲命。以脩命爲宗。以水府求玄。立教。故详言命而畧言性。是不知性也。究亦不知命。禅家颛以神爲性。以脩性爲宗。以离宫脩定。立教。故详言性而畧言命。是不知命也。究亦不知性。岂知性命本不相离。道释原无二致。神气虽有二用。性命则当双脩也。哉。唯贤人之学。存心以养性。脩身以立命。圣人 之学。尽性而至命。谓性者神之始。神本于性。而性则未始神。神所由以灵。命者气之始。气本于命。而命则未始气。气所由以生。身中之精。寂然不动。盖刚徤中正。纯粹精者存乃性之所寄也。爲命之根矣。心中之神。感而遂通。盖喜怒哀惧爱恶欲者存乃命之所寄也。爲性之枢矣。性而 心也。而一神之中烱。命而身也。而一气之周流故身心。精神之舍也。而精神。性命之根也。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见解知识出于 心哉。思虑念想。心役性也。举动应酬。出于身哉!语默视听。身累命也。命有身累。则有生死。性受 心役。则有去来。有生死不能至命也。有去来不能尽性也。故盈天地间。皆是生气。叅赞两间。化育万物。其命之流行而不息者乎。盖生之理。具于命也。盈天地间。皆是灵觉明光。上下照临。日月其性之炳然而不昧者乎。盖觉之灵。本于性 也。未始性。而能性我之性者。性之始也。未始命。而能命我之命者。命之始也。天窍圆而蔵性地 窍方而蔵命禀虚灵以成性中天地以立命性 成命立其中有神命蔕元气。性根元神。潜神于 心聚气于身其中有道。性有气质之性。有天赋 之性。命有分定之命。有形气之命。君子脩天赋 之性。克气质之性。脩形气之命。付分定之命。分言之则二。合言之则一。其中有理。是以神不离气气不离神吾身之神气合。而后吾身之性命 见矣。性不离命。命不离性。吾身之性命合。而后吾身未始性之性。未始命之命见矣。夫未始性之性。未始命之命。乃是吾之眞性命也我之眞性命。卽天地之眞性命亦卽虚空之眞性命也 故圣贤持戒定慧而虚其心鍊精气神而保其 身。身保则命基永固。心虚则性体常明。性常明则无来无去。命永固则何死何生。况死而去者。仅仅形骸耳。而我之眞性命则通昼夜。配天地。 彻古今者。何尝少有泯灭也哉。尝观之草木焉。归根复命。而性在其中矣。性而神也则花。花而实也。而命又在其中矣。自形中之神以人神中 之性。此之谓归根复命。又尝譬之男女搆精焉。而一点之善。落于子宫者。气合之而爲命也。而性卽存于其间。其卽一阴一阳之相抟。而一点 落于黄中之中。以成性。乃妙合而凝。不测之神乎。此之谓性命妙合。奈妙合之道。不明。脩性者遗命。且并率性之窍妙。不得而知之。矧能炼之乎。非流于狂荡。则失于空寂。不知其命。未后何归?脩命者。遗性。且并造命之功夫。不得而知之。 矧能守之乎。非执于有作。则失于无爲。不知其性。刼运何逃。卽二氏之初。亦岂如是乎。吾闻释迦生于西方。亦得金丹之道。是性命兼脩。爲最上乘法。号曰金仙。吕祖亦曰只知性。不知命。此是脩行第一病。只脩祖性不脩丹。万刼阴灵难入圣。岂但如今之导引者流。而以形骸爲性命焉已哉。又岂但如今炼神炼气者流。而以神气爲性命焉已哉。又岂但如今脩性脩命者流。而以性命爲性命焉已哉是皆不惟无益于性命。 而且有害于性命。不得性命之眞。良可叹也。故尝论之。人在母腹。呼吸相含。是以母之性命爲 性命。而非自爲性命。至于出胞断蔕。而后自爲性命。然亦非眞常之性命也。必于自爲性命中。而养成干元面目。露出一点眞灵。形依神。形不坏。神依性。神不灭。知性而尽性。尽性而至命。乃所谓虚空本体。无有尽时。天地有坏。这箇不坏。而能重立性命。再造乾坤者也。故道家不知此。则谓之傍门。释氏不知此。则谓之外道。又焉能合天地之德。而与太虚同体哉。(噫!)至此而性命 之说。无余旨矣。

死生说

大衆好生恶死。以莫识死生。故生从何来。死从 何去。徒在生前奔驰。谋作。致大亏生道。不得逍遥。故于死后渺茫沦落。不戡破死门。竟堕轮转。所以仙佛出世。汲汲以一大事因缘。使人知去 来处。徐徐引出生死苦海。易系曰原始要终。故知死生之说。盖无始之始。强名乹元。卽本来妙觉。无终之终。强名道岸。卽无余湼槃。生而生也。而其所以生者。固在于此。至死而死也。而其所以不死者。亦在于此。此而不知。则未有不随生而存。随死而亾者。沉溺恶道。出没无期。生则是第八识神。阿頼耶主之。死亦是第八识神。阿頼耶主之。投胎则此识先来。舍身则此识后去。故 曰去后来先作主公。经颂曰。善业从下冷。恶业从上冷。二皆至于心。一处同时舍。当此之际。如生龟解殻。活蟹落汤。地水火风。各自分散。而神旣离形。但看世界与泼墨相似。东西莫辩。上下不知。只见有缘之处。一点妄明。见明色发。明见想成。流爱爲种。纳想爲胎。入母中宫。禀气受质。气则顿具。四大。渐成。诸根。心则顿具四藴。渐成诸识。十月胎完。及期而育。地覆天翻。人惊胞破。如行山巓。蹶仆之状。头悬足撑而出。囫?一声。天命眞元。着于祖窍。昼居二目。而藏于泥丸。夜潜两肾。而蓄于丹鼎。乳以养其五脏。炁则冲乎 六腑。骨弱如绵。肉滑如饴。精之至也。视而不瞬。哮而不嗄。和之至也。此乃赤子混沌。纯静无知。属阴坤卦。自一岁至三岁长元炁六十四铢。 一阳生乎复卦。至五岁又长元炁六十四铢。 二阳生乎临卦。至八岁又长元炁六十四铢。 三阳生乎泰卦。至十岁又长元炁六十四铢。 四阳生乎大壮。至十三岁又长元炁六十四。 铢。五阳生乎夬卦。至十六岁又长元炁六十 四铢。六阳是爲干卦。盗天地三百六十铢之 正炁。原父母二十四铢之祖炁。共得三百八十 四铢。以全周天之造化。而爲一斤之数也。此时 纯阳旣备。微阴未萌。精炁充实。如得师指。脩炼性命。立可成功矣。自此以后。欲情一动。元炁卽泄。不知禁忌。贪恋无已。故由十六至二十四岁。耗元炁六十四铢。应乎姤卦。一阴初生。品物 咸章。淳浇朴散。去本虽未远。履霜之戒。已见。于初爻。若勤脩炼。可谓不远复者矣。至三十二岁。耗元炁六十四铢。应乎遁卦。二阴浸长。阳德 渐消。欲虑蜂起。眞源流荡。然而血气方刚。志力果敢。若勤脩炼。则建立丹基。亦易爲力。至四十岁又耗元气六十四铢。应乎否卦。天地不交。 二气各复其所。阴用事于内。阳失位于外。若勤 脩炼。则危者可安。亾者可保。至四十八岁又耗元炁六十四铢。应乎观卦。二阳在外。而阳德 微重。阴上行而阴气盛。若勤脩炼。则可抑方盛之阴柔。扶向微之阳德。至五十六岁又耗元气 六十四铢。应乎剥卦。五阴并升乎上。一阳将 反乎下。阴气横溃。阳力仅存。若勤脩炼。如续火于将穷之木。布雨于垂槁之苖。至六十四岁。卦气已周。所得天地父母之元炁三百八十四铢。 而爲一斤之数者。耗散已尽。复返于坤。纯阴 用事。阳气未萌。若勤脩炼。时时采药。时时栽接。则阴极而能生阳。穷上而能反下。革柔爲刚。返 老爲强矣。于此时不遇至人。汲汲脩炼。虽保余 年。皆藉榖精。以培后天之精气。无复有先天之 元炁矣。安能长生不死哉!此所以虚化神。神化 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爲虚。虚复化爲神。神复化爲气。气复化爲物。化化不间。犹环之无穷。夫万物非欲生。不得不生。万物非欲死。不得不 死。任他尘生尘灭。万死万生。不能脱离苦海。刧刧生生。轮廻不絶。无终无始。如汲井轮。三界凡夫。无一不遭此沉溺。故世人莫知生从何来。盍 叅父母未生前。死从何来。知来然后知生处。世人莫问死从何去。盍叅魂游魄降后。生从何去。知去然后知死。处死之机。由于生。生之机。原于死。无死机不死。无生机不生。生死之机。两相关。世人所以有生死。生死之机不相关。至人所以 超生死。有生死者身也。无生死者心也。敦复则心生。迷复则心死。故仙佛愍之。说一切衆生。具有本来一灵眞觉。但昏惑不见。使天命之性。浪化迁流。转转不悟。而世世堕落。失身于异类。透灵于别殻。至眞性根。不复于人。我当以圣道。令衆生永离妄想。能致自身如仙家之长生。佛氏 之不死云。

邪正说

大道生天生地。天地生人生物。天地人物。一性同体。天有阴阳。地有刚柔。物有牝牡。人有男女。有阴阳斯有日月星辰。有刚柔斯有山川草木。 有牝牡斯有胎卵湿化。有男女斯有配偶生育。 衆生因配偶有媱欲。因生育有恩爱。有媱欲恩 爱。故有魔障烦恼。有魔障烦恼。故有一切苦厄。有一切苦厄。故有生老病死。是以太上藴好生 之德。开度世之门。着经立法。教人返朴还淳。无欲观妙。有欲观窍。致虚守静。归根复命。早复重积。深根固蔕。得一守中。虚心实腹。弱志强骨。挫 锐解纷。和光同尘。专气致柔。抱一无离。知雄守雌。知白守黑。闭门塞兑。被褐怀玉。窅窅冥冥。其精日生。恍恍惚惚。其精不泄。日生则日长。不泄则不竭。精能化气。气能化神。神能还虚。五行不能盗。阴阳不能制。与道爲体。超出天地。此乃老子淸静无名之道也。至汉魏伯阳眞人。祖金碧 经而作叅同契。始有龙虎铅汞之名。爰及唐宋 诸仙。叠出丹经灿然横说竪说。种种异名。载于丹书。不可胜数。究竟本来。无非吐露同出异名之一物耳。盖圣师阐教敷扬。备细详说。实欲人人领悟。箇箇成眞。殊不知名愈衆而事愈繁。书 愈多而道愈晦。况多爲庾辞隐语。孔窍其门。使学者无鏬缝可入。往往目眩心摇。輙生望溟之叹。幸吾师尹眞人出。欲续大道之一丝。以复无名之古教。于是剪除繁芜。撮其枢要。扫诸譬喻。独露眞诠。摽摘正理。按图立象。不可施于笔者笔之。不可发于语者语之。直指何者是铅汞。何者是龙虎。何者是鼎炉。何者是药物。何者谓之采取。何者谓之抽添。何者谓之温养。何者谓之火候。何者是眞种子。何者是眞性命。何者是结胎。何者是了当。歴歴发明。毫髪无隐。后之有志于道者。再不爲丹经所惑也。况丹经子书。汗牛 充栋。讲理者多。留诀者少。初无下手入门。次无采药结胎。未无极则归着后人不识次序。如何凑泊得来。不免有搀前越后之差。首顚尾倒之乱。学道一生。不得其门而入者多矣。间有入门者。而不知升阶。有升阶者而不知登堂。有登堂者而不知入室。是以次苐工夫。乃脩眞之首务。岂可缺焉。予最爱藏经中四句倡曰。衆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世尊亦曰度尽衆生。然后作佛。区区由是发一念慈悲。罄将师投秘诀。彻底掀翻。满盘托出。以吁来后之有缘。复返天界。而不 沉溺于苦海中者。此予之心也。其一曰涵养本原。救护命宝。其二曰安神祖窍。翕聚先天。其三曰蛰藏气穴。衆妙归根。其四曰天人合发。采药归壶。其五曰乾坤交媾。去鑛留金。其六曰灵丹入鼎。长养圣胎。其七曰婴儿现形。出离苦海。其八曰移神内院。端拱冥心。其九曰本体虚空。超出三界。于中更有鍊形。结胎。火候等诸心法。以全九转还丹之功。大道口诀。至此吐露尽矣。今之道者。峩冠方袍。自足自满。不肯低情下意。求师指授。大道次苐。惟只以盲引盲。趋入傍蹊曲径。岂知道法三千六百。大丹二十四品。皆是傍 门独此金丹一道。是条脩行正路。除此之外。再无别途。可以成仙作佛也。故法华会上世尊指曰。唯此一事实。余二卽非眞。尹眞人曰九十六种外道。三千六百傍门。任他一切皆幻。只我这些是眞。云房眞人曰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苖根。谁知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盖玄关大道。难遇易成。而见功迟。傍门小术。易学难成。而见效速。是以贪财好色之徒。往往迷而不悟。其中有好炉火者。有好彼家者。有视顶门者。有守脐蔕者。有运双睛者。有守印堂者。有摩脐轮者。有摇夹脊者。有兠外肾者。有转辘轳 者。有三峰采战者。有食乳对炉者。有闭息行气者。有屈伸导引者。有三田还返者。有双提金井者。有晒背卧冰者。有饵芝服术者。有纳气咽津者。有内视存想者。有休辟榖者。有忍寒食秽者。有搬精运气者。有观鼻调息者。有离妻入山者。有定观鉴形者。有熊经乌伸者。有餐霞服气者。有长坐不卧者。有打七炼魔者。有禅定不语者。有斋戒断味者。有梦游仙境者。有默朝上帝者。有宻呪驱邪者。有见闻转诵者。有食已精爲还元者。有捏尾闾爲闭关者。有鍊小便爲秋石者。有采女经爲红铅者。有扶阳用胞衣而炼紫 河车者。有开关用黑铅而铸雌雄剑者。有闭目冥心而行八段锦者。有吐故纳新而行六字气 者。有面壁而志在降龙伏虎者。有轻擧而思以驾凤骖螭者。有呑精咽华以翕日月者。有歩罡履斗以窥星辰者。有依卦爻之序。而朝屯暮蒙者。有售黄白之术。而烧茆弄火者。有希慕长生不死者。有驰志白日飞升者。有着相执而不化者。有着空流而不返者。有持戒定慧而望解脱者。有袪贪嗔痴而思淸静者。有生而愿超西域者。有死而愿登天堂者。似此泯泯棼棼。难以悉擧。道释者流。执此一术一诀。便谓金丹大道。止 于是矣。()此辈如管中窥豹。井底观天。妄引百端支离万状。卒将至道破段分门。以迷指迷。盲修瞎炼。不肯自思已错。更将错路教人。是以王良器作破迷歌。陈泥丸作罗浮吟。锺离翁作正道歌。歴擧傍门诸术之非。以救错行邪径之失。也于中亦有数条。可以攻疾病。捄老残。益算延年。住世安乐。间或亦有超脱者。不过成箇蓬岛仙罗汉果耳。故傅大士云。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此乃小乘功夫。不合大道全体故张平叔云。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盖金丹之道。简而不繁。以虚无爲体。以淸静爲用。有作 以成其始。无爲以成其终。从首至尾。并无高远难行之事。奈何世人。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背明投暗。不亦惑乎?夫金者坚之称。丹者圆之喻。是人毘卢性海。干元面目。世尊名之空不空如来蔵老君号之玄又玄衆妙门以 此而言道。谓之无上至尊之道。以此而言法。谓之最上一乘之法。三教圣贤。皆从此出。修行正路。孰有正于此哉?子之本怀。正欲乘此皇极昭明之世。与羣生同种干元之因。共结龙华之伴。故作此说。而挽邪归正。并吾师所授诸图诀窍。明明指出。俾诸学者印证丹经。一览而无疑矣。

(普照图)

(反照图)

(时照图)

(内照图)

普照图之上一层者。直指心源性海之窍。中一层者。直指黄中正位之窍。下一层者。直指关元气海之窍。此谓前三关也。返照图之下一层者。指出尾闾太玄 之窍。中一层者。指出夹脊双关之窍。上一层者指出天谷泥丸之窍。此谓后三关也。丹阳云。前三三。后三三。收拾起。一担担。是此义也。时照图者。发明阳升阴降之机。四象环中之妙。内照图者。指示五脏六腑。二十四椎。任督两脉。使内观者。知有下手处。若人不明窍而言修。犹人未能立而言行也。从古诸仙皆口口 相传。心心相授。不敢明将此窍示人。是惧泄天机之故耳。吾师尹公开佛之正知见。等衆生如一子。绘此四图。接引后之迷者。意在普度有缘。同出生死苦海。

(太极图)

太极发挥

大哉吾身之太极。生生化化。与天地终。长生不化。超出天地。戒伤生。忌恶化。可以尽年。可以令终。絶其生。断其化。可以长生。可以不死。尽年令终。与凡夫异。长生不死与仙佛同。两者皆从太极中出。而作用不同。人皆知太极。在未有天地万物之先。而不知旣有天地万物。各有太极具 焉。太极有时候。有眞种。未有天地万物之太极。在戌亥二会。有此二会。太极斯有一元造化。每年太极在九月十月。有此两月。太极斯有一年造化。每月太极在二十六至三十。有此五日。太极斯有一月造化。每日太极在戌亥二时。有此 二时。太极斯有一日造化一时太极在窈窈冥 冥二候。有此二候。太极斯有一时造化。动物太极。在宿蛰孕字。植物太极。在归根结实。人身太极。在晏息窈冥。交媾结胎。交媾有时。调养有法。不伤太极。此尽年令终。断絶淫欲。时入窈冥。保完太极。此乃长生不死。尽年令终之道。亦有毁坏。长生不死之道。可以成仙。可以作佛。终无毁坏。岂直异于凡夫别于草木禽兽云乎哉!

(中心图)

此图直指人心。虚灵不昧一窍。而说这箇窍。元是廓 然无际。神妙莫测的。元是浑然大中。不偏不倚的。元是粹然至善。纯一不杂的。昭昭乎。本是圆明洞彻而 无碍。以爲有。不覩不闻。奚所有也。以爲无。至灵至神。未尝无也。本无方所。亦无始终。未有天地万物之先。这箇元是如此。旣有天地万物之后。这箇只是如此。 至无至有。至有至无。乃乾坤之灵体。元化之玄枢。人人性命之本原。天下万物万事之大本。太易所谓太 极四象八卦。皆由此出。大舜之谓中。孔子之谓一。帝王之授受。圣贤之相传。明此便是克明峻德。知此便 是知易。见此便是见道。立此便是立天下之大本。通 此性由我尽。命自我立。造化尽在我矣。

(火龙水虎图)

火龙水虎说

夫黑铅水虎者。是天地发生之根。乃有质而有 气也。红铅火龙者。是天地发生之本。乃有气而无质也。有质者。眞铅也。太阴。月之精也。爲天地万物育形之母。无质者。眞汞也。太阳日之光也。爲天地万物发生之父。铅汞之体。互相孳胤。循环不絶。可谓生天生地生万物之祖宗也。古之 至人。知神物隐于此。假法象而采取太阴之精。设鼎器而诱会太阳之气。使归神室。混混相交。交合不已。孳産无穷。而木中生魂。金中生魄。魂魄凝然。化爲鄞鄂。交结百宝。名曰金液还丹。

(日乌月兎图)

日乌月兎说

日者阳也。阳内含阴。象砂中有汞也。阳无阴则不能自耀其魂。故名曰雌火。乃阳中含阴也。日中有乌。卦属南方。谓之离女。故曰日居离位反爲女。月者阴也。阴内含阳。象铅中有银也。阴无阳则不能自荧其魄。故名曰雄金。乃阴中含阳也。月中有兎。卦属北方。谓之坎男。故曰坎配蟾宫却是男。无漏云。铅求玉兎脑中精。汞取金乌心内血。只驱二物结成丹。至道不繁无扭揑。悟眞云。先把乾坤爲鼎器。次抟乌兎药来烹。旣驱二物归黄道。争得金丹不解生。二物者。一体也。

(大小鼎炉图)

大小鼎炉说

凢修金液大丹。必先安炉立鼎。鼎之爲器。匪金匪铁。炉之爲具。匪玉匪石。黄庭爲鼎。气穴爲炉。黄庭正在气穴上。缕络相连。乃人身百脉交会之处。鼎卦曰正位凝命是也。此谓之小鼎炉也。干位爲鼎。坤位爲炉。鼎中有水银之阴。卽火龙性根也。炉内有玉蘂之阳。卽水虎命蒂也。虎在下。爲发火之枢机。龙居上。起腾云之风浪。若炉内阳升阴降无差。则鼎中天魂地魄留恋。靑龙与白虎相拘。玉兎与金乌相抱。火候调停。炼成至宝。故靑霞子曰。鼎鼎非金鼎。炉炉非玉炉。火从脐下发。水向顶中符。三姓旣会合。二物自相拘。固济胎不泄。变化在须臾。此谓之大鼎炉也。

(内外二药图)

内外二药说

凢修炼者先修外药。后修内药。若高上之士。夙植灵根。故不炼外药。便炼内药。内药无爲无不爲。外药有爲有以爲。内药无形无质而实有。外药有体有用而 实无。外药可以治病。可以长生久视。内药可以超越。可以出有入无。外药外阴阳往来。内药内坎离辐辏。以外药言之。交感之精。先要不漏。呼吸之气。更要微微。思虑之神。贵在安静。以内药言之。炼精者炼元精。抽坎中之元阳也。元精固。则交感之精自不泄漏。炼气者炼元气。补离中之元阴也。元气住。则呼吸之气自不出入。炼神者炼元神。坎离合体。而复干元。元神凝。则思虑之神自然泰定。内外兼修。成仙必矣。

(顺逆三关图)

顺逆三关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所谓顺去生人生物。今则形化精。精化气。气化神。神化虚。此所谓逆来成佛成仙。初关炼精化炁者。要识天癸生时。急急采之。采时须以徘徊之意。引火逼金。所谓火逼金行颠倒转。自然鼎内大丹凝。中关炼气化神者。乘此火力炽盛。驾动河车。自太玄关。逆流至天谷穴。炁与神合。然后下降黄房。所谓乾坤交媾罢。一点落黄庭。上关炼神还虚者。守一抱元。以神归于毘卢性海。盖三关自有爲入无爲者。渐法也。修上一关兼下二关者。顿法也。若径做炼神还虚者。工夫到虚极静笃时。精自化气。气自化神。卽关尹子忘精神而超生之旨也。

(尽性了命图)

尽性了命说

丹田喻日。心中元性喻月。日光自返照月。盖交会之后。宝体乃生金也。月受日气。故初三生一阳者。丹旣居鼎。觉一点灵光。自心常照。而无昼夜。一阳生于月之八日。而二阳産矣。二阳者。丹之金气少旺。而元性又少现。自二阳生之于望。而三阳纯矣。三阳纯者。是所谓元性尽现。而如月之圆也。月旣圆矣。十六而一阴生。一阴者。性归于命之始也。自一阴生至于月之二十三。而二阴産矣。二阴者。乃性归于命三之二也。自二阴生于月之三十日。而三阴全矣。三阴全乃性尽归于命也。方其始也。以命而取性。性全矣。又以性而安命。此是性命双修大机括处。

(真土图)

真土根心说

夫天之气之所从生者。盖藴于天地之土。中而无尽 蔵也。人之气之所从生者。盖藴于人身之土。中而无尽蔵也。故仁义礼智之根。根于心。犹草木之根。根于土。草木之根。根于土。自然畅茂而条达。仁义礼智之根。根于心。自然生色而晬面。孟子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学曰心广体胖。心旣广矣。体复胖矣。而谓病之不去。体者妄也。至若枝叶之或憔悴而枯槁也。则又如之何。亦惟直从于其根焉而培之。而漑之。培之漑之而生意有不复息乎。盖草木之根病。则枝叶病。若人之心。犹草木之根也。心病则身病。心不病则身不病。故身病由于心病。而体胖数语。乃去病之圣药也。

(魂魄图)

魂魄说

鬼云爲魂。鬼白爲魄。云者风。风者木。白者气。气者金。风散故轻淸。轻淸者魄从魂升。金风故重浊。重浊者。魂从魄降。故圣人以魂运魄。衆人以魄摄魂。魂昼寓 目。魄夜舍肝。寓目能见。舍肝能梦。梦多者魄制魂。觉多者魂胜魄。盖因魄有精。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五者运行不已。所以我之眞心发动 造化几亿万岁。未有穷极。夫核芽相生。不知其几万 株。天地虽大。不能芽空中之核。雌卵相生。不知其几万禽。阴阳虽妙。不能卵无雄之雌。是以圣人。万物之来。对之以性。而不对之以心。性者。心未萌也。无心则无意。无意则无魄。无魄则不受生。而轮迥永息矣。

(蟾光图)

蟾光说

太虚寥廓。皓月粲然。雪浪飜腾。金蟆吐耀。人见月之所以明。而日金精盛则月明焉。孰知金之 所以生者。自月而産也。人见金之産于月。而不知月之明。本出于日也。月者。喻元性也。水喻坎宫也。金蟆者。喻一点眞阳之窍也。元性喻月。性之用也。性之初见。圆陀陀。光烁烁。状似流星。盖气质之性稍息。而元阳眞性就见。如云开则月 现。雾散则晹辉。纔见此物。分明便是元气産矣。速急采取。譬之见贼便促。毋令再逸。收归于鼎器之中。则一点元气蟾光。终不可得而出矣。

(降龙图)

降龙说

离日爲汞。中有已土。强名曰龙。其形狞恶。主生人杀人之权。专成佛成仙之道。威能变化。感而遂通。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干之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子曰。龙德而正中也。世人不悟此龙。生生之功。每服其害。若人悟而畏之。调而驭之。则能降此狞恶之龙。而积至精之汞。降之者。制其心中眞火。火性不飞。则龙可制。而有得铅之时。故曰不积汞。何以取其铅。不降龙。无以伏其虎。且眞铅眞汞。未易相投。而眞虎眞龙。亦难降伏。学道者。若能了得这箇字。其他事皆末务也。

(伏虎图)

伏虎说

坎月爲铅。中有戊土。强名曰虎。其形猖狂。虽能伤人杀人。却藴大乘气象。举动风威。叩之则应。含弘光大。品物资生。文王重易曰。履虎尾。不咥人享。又曰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孔子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若人悟而畏之。驯而调之。则能伏此猖狂之虎。以産先天之铅。伏之者。伏身中眞水。水源至淸。则虎可伏。而无咥人之害。故歴代圣师。以降龙爲炼已。以伏虎爲持心。是以纯阳翁云。七返还丹在人。先湏炼已待时。紫阳翁云。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已持心。皆此义也。

(三家相见图)

三家相见说

身心意谓之三家。三家相见者。胎圆也。精气神谓之三元。三元合一者。丹成也。摄三归一。在乎虚静。虚其心。则神与性合。静其身。则精与情寂。意大定。则三元混一。情合性。谓之金木并。精合神。谓之水火交。意大定。谓之五行全。然而精化爲炁者。由身之不动也。炁化爲神者。由心之不动也。神化爲虚者。由意之不动也。心若不动。则东三南二同成五也。身若不动。则北一西方四 共之也。意若不动。则戊已还从生数五也。身心意合。则三家相见。结婴儿也。

(和合四象图)

和合四象说

四象者。靑龙白虎朱雀玄武也。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龙木生火。同属乎心。心者。象帝之先。灵妙本有中之真无也。心若不动。则龙吟云起。朱雀歛翼。而元气聚矣。虎金生水。同系乎身。身者。歴劫以来。淸净自无中之妙有也。身若不动。则虎啸风生。玄龟潜伏。而元精凝矣。精凝气聚。则金木水火。混融于眞土之中。而精神魂魄。攒簇于眞意之内。眞意者。干元也。乃天地之母。阴阳之根。水火之本。日月之宗。三才之源。五行之祖。万物頼之以生成。千灵承之以舒惨。意若不动,则二物交、三宝结、四象和合、五行攒簇,俱会八中宫而大丹成矣。故紫阳云:五行全要八中央。盖此之谓也。

取坎填离说

  铅汞者,太极初分,先天之炁也。先天炁者,龙虎初弦之炁也。虎居北方坎水之中,而坎中阳爻原属于干。劫运未交之先,干因颠蹶驰骤误陷于坤。干之中爻损而成离。离本汞居,故曰,坎内黄男名汞祖也。龙居南方离火之内,而离中阴爻原属于坤,混沌颠落之后,坤因含受孕育,得配于干。坤之中爻实而为坎,坎本铅会,故曰离中玄女是铅家也。似此男女异室,铅汞异炉,阴阳不交,则天地否矣。圣人以意为黄婆,引坎内黄男,配离中玄女。夫妻一媾,即变纯干,谓之取坎填离,复我先天本体。故悟真篇云:取将坎内中心实,点化离宫腹内阴,正此义也。

念观音咒说

  此咒是观音菩萨微妙心印。若人书写六字大明咒者,即同书写三藏法宝;若人得念六字大明咒者,则同讽诵七轴灵文。又能开智慧门,能救百难苦,三世业冤,悉皆清静,一切罪障,尽得消除,解脱生死,安乐法身。然而念咒亦有密诀。故第一声中叫唵之,乃以呼吾身毗卢遮那佛也。第二声东而嘛之,乃以呼吾身不动尊佛也。第三声南而呢之,乃以呼吾身宝生佛也。第四声西而叭之,乃以呼吾身无量寿佛也。第五声北而咪之,乃以呼吾身不空成就佛也。第六声复上返于喉而作吽者,乃以呼吾身大势至金刚也。久则五炁归元,即成就不思议功德而证圆通也。

九鼎炼心说

  日也者,天之丹也,黑而荡之,则日不丹。心也者,人之丹也,物而霾之,则心不丹。故炼丹也者,炼去阴霾之物,以复其心之本体天命之性之自然也。天命之性,吾之真金也,人人之所必有者。气质之性,金之浊渣也。上智之所不无者,若以人伦日用之火而日炼之,则气质之性日除。气质之性日除,则天命之性自见矣。故五帝三王君也,而以君道而日炼其心;伊博周召相也,而以相道而日炼其心,孔曾思孟师也,而以师道而日炼其心。无时而不心在于道,无时而不以道而炼其心,此乃古大圣大贤为学之要法,百炼、炼心、炼性之明训也。

八识归元说

  释氏谓,人之受生,必从父精母血与前生之识神三相合而后成胎。精气受之父母,神识不受之父母也。盖从无始劫流来,亦谓之生灭性。故曰: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八识也。盖造化间有个万古不移之真宰,又有个与时推移之气运。真宰与气运合是谓天命之性。天命之性者,元神也。气质之性者,识神也。故儒家有变化气质之言,禅宗有返识为智之法。今人妄认方才中有个昭昭灵灵之物,浑然与物同体,便以为元神在。是殊不知此即死死生生之本,非不生不灭之元神也。噫,识识易,去识难,若不以天命元神战退无明业识。终在生灭场中,未见有出头日也。

五气朝元说

  一气初判而列二仪,二仪定位而分五常,五常异地而各守一方,五方异气而各守一子。青帝之子名龙烟,受甲乙木德之三气。赤帝之子名丹元,受丙丁火德之二气。白帝之子名皓华,受庚辛金德之四气。黑帝之子名玄冥,受壬癸水德之一气。黄帝之子名常存,受戊己土德之五气。故金得土则生,木得土则旺,水得土则止,火得土则息。唯圣人知回几之道、得还元之理。于是攒五簇、四会、三合、二而归一也。盖身不动则精固而水朝元,心不动则气固而火朝元,真性寂则魂藏而木朝元,妄情忘则魄伏而金朝元,四大安和则意定而土朝元。此谓五气朝元,皆聚于顶也。

待诏说

  九年面壁之后。灵台晶莹,觉海圆明,性命混融,形神俱妙。与天地合德,与太虚同体,此同丹道已成而积功累行不可缺也。盖道之与德犹阴之与阳,行之与功犹日之与足。钟离翁云:有功无行如无足,有行无功目不全。功行两圆足自备,谁云无分作神仙?是以古仙上圣金丹事成,温养事毕,游戏人间,和光混俗,随力建功,随方解缚,扶危拯厄,救劫匡时,普渡群迷,接引后学,道上有功,人间有行。功行满足,潜伏俟时,只待天书降诏,玉女来迎,驾雾腾云,直入三清圣境。如张紫阳翁悟真篇云: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宝符降诏去朝天,稳驾琼舆凤辇。

飞升说

仙有五等,佛有三乘,修持功行不齐,所以超脱稍异。飞升冲举者上也,坐化尸解者次也,投胎夺舍者又其次也。乘龙上升者,如黄帝、茅蒙、王玄甫、韦善俊是也。驾云上升者,如杨羲、李笈、蓝采和、孙不二是也。控鲤上升者,如子英、琴高是也。骖鸾上升者,如子晋、邓郁是也。跨鹤上升者,如桓问、屈处静是也。御风上升者,如葛由、武夷君是也。拔宅飞升者,如何候、尹喜、淮南王、许旌阳是也。白日冲举者,如蔡琼、冯长、马成子、浮丘伯是也。尝考到仙谱传,始知从古至今成仙者十万余人,拔宅者八千余处。所以纯阳翁于景福寺壁间题一联云:莫道神仙无学处,古今多少上升人。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道家丹法必读经典---性命圭旨之元集发布于2024-01-28 17:35:53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