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有一句话很了不起,就是早晚课诵的一句话——“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这就是行愿的愿,每天都提醒我们做功德。


我们学佛的人,都要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每天要“上报四重恩”,这四种恩都是我们所欠的——“佛恩”、“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  


众生对我们有什么恩呢?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靠社会上很多人的努力成果,所以学佛的人要“上报四重恩”。我们活着一天,都要麻烦很多人提供生命所需给我们,事实上如此。


 “下济三途苦”,同时也要想到下三道——畜生、地狱、饿鬼的苦痛。换句话说,随时要想到不如我的人的痛苦,要想到怎样去帮助他们。


可是我们做到了没有?学佛的人只想怎么为自己求到法财侣地,你帮忙我成道,如此这么一个动念,就是自私的基本。你为什么不先帮助人家成道呢?


所以上面讲“行”,下面讲“愿”。“愿”发起了没有?自己想想看。 所有的佛经、三藏十二部都告诉我们了,都在讲行愿。


“行”,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学佛的基本是在这些地方。


了解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从心理行为上改进自己,渐渐地,工夫、见地自然会进步。 这不是说教,是我的亲身体验,不从这里下工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会证果的。


心行的改变比打坐、比修证重要得多,而且只要心行改正一天,你的定力、打坐就随之进步一天。


——南怀瑾先生《如何修证佛法》


·


为什么不能证果?是自己心理的结没有打开,八十八结使的结,根深蒂固。


大家要特别注意八十八结使,一层一层检查,八十八结使能去几层,你禅定的工夫绝对就到了那里。


若按照普通讲法,“念住”就是初禅,这个只是普通说法。至于真正的初果位,就不是这样了。


所以,你即使得了初禅,却不一定证得初果。因为果的标准就是根据八十八结使,也就是你那个下意识的罪恶烦恼的根,贪瞋痴慢疑去掉了几层,就是果位的考验。


我们不能不通教理,不要以为光是打打坐,抱一个话头就行了,没有用的。所以别人问禅,我就说:我有“馋”,你那里有好吃的我就来。哪有那么简单?不容易的。


你就是做到“念住”,还要看你是住在什么“念”,念住在昏沉也是住,没有用的。气质没有转,心行没有转,没有用的。



其次,就算做到“气住”,呼吸停止了,充其量是二禅,并不一定就是二果。单单“气住”,并不能证果位。气住可以用意志控制做到,与道不相干。而且气住了以后,只要一逗他,他发起脾气来比谁都大。所以修行不是如此,不要搞错了。你认为气住了,自己有工夫、有道了,那个道卖几毛钱一斤啊?没有用的。


主要关键在心理行为,二禅气住后,同时要查查八十八结使,心理的罪恶烦恼去掉了多少?身口意三业去掉了多少?所以有许多人都讲功夫,讲了半天,身口意三业一点都转不了,自己不要自欺了。



“脉停”(三禅),印度很多瑜伽士都能做到,埋在土里不会死,这都是能够练出来的。这只是说明我们的生理功能,能够用心训练成各种状况,这个是唯心所造,做得到的。


至于说,这是不是道果呢?不是的。至于三果、四果,每个道果,都可以在八十八结使表查到。


自己每天要随时检查自己,看看心理行为中,烦恼罪恶的状态解除了多少,检查今天善行做了多少。所以古代儒家有功过格,用红黑豆来标记,以检查自己的心理行为。


八十八结使这段很重要,很重要的。自己随时去检查检查,八十八结使去掉了多少。八十八结使与三界的关系,明白地摆在面前。能解开了多少个结,你就得了那个果位,这些考验都摆在眼前。


所以为什么不能证果?为什么不能得定?就是这个心行——贪、瞋、痴、慢、疑一点都没有转化,非常可怕,反省起来非常严重。


——南怀瑾先生开示



【 推荐阅读 】

南怀瑾先生 | 常住真心

善知识 | 慧日宝镜见行修

南怀瑾先生 | 什么是楞严大定

南怀瑾先生 | 客尘烦恼,虚空寂然

南怀瑾先生 | 生死根本、菩提涅槃

实修 | 南公怀瑾上师·金刚念诵法要

善知识 | 命门呼吸,光音交融

善知识 | 金刚念诵入命门

善知识 | 染净一念间

善知识丨修任何法门,都要持戒、忏悔




万古千秋事有愁

穷源一念没来由

此心归到真如海

不向江河作细流


· 南怀瑾先生诗句 ·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南怀瑾先生 | 报恩、济苦、证果发布于2024-01-26 15:28:4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