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个错误观念,以为“南怀瑾”是个学佛打坐搞修道的人,跟他学一点修身养性,就算不能成仙成佛,至少可以祛病延年。不过,这个观念错了,不是这样一回事。


我知道之后,自己反省,是我太马虎了。大家要学(修身养性),就千万不要认为这一套是长生不老之学,什么健康长寿,成仙成佛,不要存这个动机。我活到九十岁,一辈子都在找,也没有看到过你们想象中的仙佛。 


现在流行一个名词叫“粉丝”,据说外面有我很多粉丝,其实都是假的,他们自欺欺人,我也自欺欺人,他们连我的《论语别裁》都没有看懂,先读懂了《论语别裁》才知道什么叫修行。


《论语》真正讲的是圣贤做人做事的修养之道,也就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内圣外王之道。


另外一本书是《原本大学微言》,要问打坐修行修养之道,这本书开宗明义都讲到了。


·


孔子是中国的圣人,在印度讲就是佛菩萨,在西方就叫作先知,在中国道家叫作神仙。可是儒家的传统上,把孔子看作是个人,不必加上乱七八糟的神秘外衣,他就是一个人。 


所有仙佛修行之路,都是要从人道做起。 


大学之道是大人之学,中国古代的传统,周朝以前的教育是六岁入小学,到了十八岁,由童子变成大人了,开始教“大学”,教你如何做一个人。


中国几千年来有多少人解释《大学》这本书,它在中国文化中是内圣外用之学,由一个普通人变成圣人,就是超人,超人就是神仙,就是佛了嘛。但儒家不加宗教的花样,只说如何做一个人。 


第一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明德”、“亲民”、“至善”,是《大学》的三个纲要。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就是悟道。


“明德”之后去修行,起行,做济世救人的事就是“亲民”。


“止于至善”是超凡入圣,变超人,天人合一了。


这是一个凡人成为知道生命来源的圣人的三个纲要。


·


有人说要学佛,请问,什么叫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叫做“佛”。


自觉,就是自己觉悟了,所谓证得菩提,就是觉悟了,找到了生命的根本。


觉他,是度一切众生。


这跟《大学》相通的,“明明德”就是自觉,“亲民”就是觉他。


自己悟了,证得菩提,行为、功德,做到度一切众生,利益大众,这些都完成了,“止于至善”,这样就叫作“觉行圆满”,就是佛。换句话说,自利利他,功德智慧圆满。


所以,佛学跟《大学》所讲的原则一样。如果没有中国文化这个修养的基础,只想搞打坐成仙成佛,自误误人罢了。 


不过反过来讲,学打坐也对。既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那么德怎么明呢?道怎么得呢?怎么明白生命的根本意义呢?——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不是都讲得明明白白吗?


·


你看《大学》的方法,也就是打坐的方法。——“知、止、定、静、安、虑、得”,一共七步功夫,七政。


所以后来佛学说修禅定,这个禅定的翻译就是“知止而后能定”来的,所以禅定,也叫作“静虑”。 


跟着三纲,还有八目,八个方向。怎样能达到打坐功夫的境界,达到圣人的学问和修养的程度呢?——“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叫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大项目、大方向的外用之学。 


这一段内容你可以当成咒语来念,是真的哦。


·


我书上提到过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我年轻的时候,跟大家一样,到处求师,求神仙,拜菩萨求佛,要修行,找门路。当时去大后方,经过长江湖南的边缘地带,有一派修道的人,里面有个神仙,徒弟很多,据说有神通,本事很大,很多人生了病找他,他会画符念咒,拿一杯水,嘴里念,手在水上画,喝了病就好了。真厉害,好像小病就喝好了。


我心里想,这是什么咒啊?还是出家人都画得大悲咒水啊?所以我非求这个法门不可,磕头花钱,向他求了半天,花多少钱都要学。他说“六耳不同传啊”。


什么叫“六耳不同传”?你磕了头,花了钱,过来跪在旁边,只对着你一个人的耳朵讲。先传你五个字的口诀。


当时我规规矩矩跪着,听他说五个字的诀是“观世音菩萨”,连“南无”都不要念了。 哎呦,我一听,这个我祖母、我妈妈都会念,还等你教我吗?


至于咒语,他就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这一套。


我一听,整个心都凉了,我八岁就会了,还等你传我这个咒? 当时我年轻,学了以后笑一笑,也磕头谢师,但心里不理这一套,拿现在的讲法,这玩意儿骗人的。


不过,我错了。学佛以后明白,他没有骗人。为什么?佛法说“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咒语)”,《大学》也说“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我的意已经不诚恳了,所以不灵。


如果意识一旦诚恳,就是精神起了作用,所以《大学》这段话也是咒语,真话!你拿一杯水这样放好,先念观世音菩萨,写中国字,然后念这一段,要很诚恳哦,三次一口气念完,好了,跟大悲咒一样灵。这是我年轻时经历的一段故事。


所以念咒子啊,找这个仁波切,那个活佛,拜那个师父,统统都是形式。只要你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就可以做到“格物”。


大家打坐,这里酸那里痛,心里根本没有诚意在打坐啊!你是在管自己的身体,想练出一个什么功夫来,意不诚呀! 


我太太九十多岁去世的,她一生到临终,都念我教她的一句“嗡嘛呢呗咪”,最后安然放心而去了。 


“致知、诚意”,就是学习静坐,乃至健康长寿,成仙成佛,一切修养功夫的基础。


·


找我的多半是看佛经的,所以这一本《原本大学微言》出版以后,没有人提出来向我讨论,出书到现在几十年了,没有一个人问过我,你就可想而知了。这是文化的根本啊,很可怜吧!


问我的都是怎么样打坐啊,前面看到光啊,下面放个屁啊,都是这一套问题。


修行,不只是出家学佛才能做到,道家、儒家也能做到。


最怕是似通不通,尤其现代人受的教育,似是而非,知识很渊博,欲望也很多。


儒家怎么做到?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什么叫“致知”呢?“知”就是“知性”。诸位如果带过婴儿,就明白,我们自己也做过婴儿,只是当时的情况忘记了,但现在应该可以回想得起来。


我们生来就有个“知性”,做婴儿的时候,肚子饿了、冷了都晓得哭,这个“知性”本来存在,这个“知”是思想的来源。这个“知”,普通话叫天性,没有一个人没有的,当我们入娘胎,变成胎儿的时候已经有了。


那么,怎么叫“格物”呢?——不要被外界的物质、境界、感觉引诱牵走叫“格物”。


我们的“知性”很容易被外界的东西所引诱,譬如我们的身体打起坐来酸痛难受,身体也是个外界的物啊!


“物格而后知至”,把一切外物的引诱推开,会发现,我们那个知性本来存在的嘛,所以先把这个“知性”认清楚了,再讲打坐。


“为什么要打坐呢?知性要打坐,我想打坐;为什么来学这个呢?因为我追求一个东西。”你这样想,已经上当了,被物格了,不是格物,是物把你格起来了。


所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把一切的感觉、外境都推开,你那个“知性”清清楚楚地在这里,姑且可以叫作像一个得定的境界了。


“知止而后有定”,这时候,那个“知道一念清净的”,就是“知性”。一念清净就是“意诚”。念念清净,“知性”随时清清明明,不被身体障碍所困扰,不被外界一切境界所困扰,也不被自己的妄想纷飞所困扰。


“意诚而后心正”,一切境界都不沾,这个就是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这样我们身体的病痛、障碍、衰老,就会慢慢转变过来。


打坐当然有反应,但如果拼命管身体的反应,就没有格物,又被物格了。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这些都是功夫啊,要修多少时间呢?看个人情况不一定的。


·


“致知在格物”就是《楞严经》上讲“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一样的道理。


修行上的“致知在格物”,就是达摩祖师告诉我们在禅修的时候,“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外息诸缘”,把外面物质世界的一切引诱,一切情绪、思想都潇洒地放下,就是“格物”。


“内心无喘”,不是不喘气的意思,是心念知止而后有定,到诚意就是无喘了,呼吸也跟着自然近乎静止。


“心如墙壁”,到此时好像内外分离,外物影响不了内心,就是初步的格物。


“可以入道”,如此打坐修行,慢慢深入进步就可以入道了。


·


但是,即使得了灌顶,也没什么了不起。达摩祖师有一段话很重要,“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诸佛无上妙道”,佛法是无上的大法。


“旷劫精勤”,不是这一生修的,多生多世累积起来的功德。“旷劫”是很多生很多世。“精勤”精进勤奋的修持,这才跳出了世间法,成佛。达摩祖师这样对二祖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他是骂二祖,你说你跪在这里,吃了多少年素,修行了多少年了,做了多少好事,来求大法,你这是小忠小信,轻心慢心,把佛法看成这么容易啊,自己认为了不起,岂能成功?


我劝大家不要搞这些,拜了几天佛,吃了三天素,就想上西天,又想回来买股票,发不了财,又说阿弥陀佛不帮忙,又埋怨,这是干什么呀?慢慢修吧。


·


《大学》讲“修身”、“正心”、“诚意”,后世的儒家称之为天人之道,天人合一。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同佛法一样,把上自天子皇帝,下至庶人,普通百姓,都看作是一个人,都要先以这个文化作根本,这就叫“内养”之学,佛家称之为“内明”。


下面的一句是:“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没有做到这个根本学养,只求外面的知识,是舍本逐末。


换句话说,人们没有内圣的修养,却想齐家治国,达到天下太平,没有可能的。所以这些内容,大家必须仔细参究,它本身就是一个大悲咒。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知,就是“知性”,有人问我生死问题,我说世界上有些修行人,未死前,自己预先知道死的时间,这叫做预知时至,这就是“知性”问题。


“知性”修养好了,打坐功夫有定力了,“知性”就清明。“知性”清明诚意,意诚了,一念专一,就会有神明而通之。


所以儒家“中庸”也告诉你,“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达到诚意正心,可以预先知道的。


中国文化讲修身养性,是身和心两个方面。静坐的重点是修心,这个要一定的工夫才能做到。一般做不到的,就必须起来做事了。


所以这一次教大家易筋经,什么道理啊?就是修身。身的方面是合理的运动,不是剧烈的。剧烈的运动有时候伤身体,譬如西洋的运动,跑步、跳高、打球,有时候比较剧烈。中国的这一套运动,少林武当这样内养的功夫,是修身的道理。


所以有一句话,“动以修身”,运动是在修身,“静以养心”,打坐是修心。“身心两健”,身体健康,心理也健康;“动静相因”,动是静的因,静也是动的因,动静互为因果。


今天我们反省下来,要回转来走自己文化的旧路,就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大学》是孔子传给学生曾子,曾子总结下来的,是四书五经之一。我们当年受教育,八九岁就读这几部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都是讲内圣外用的修养之学。


——南怀瑾先生讲授


【 推荐阅读 】

南怀瑾先生 | 常住真心

善知识 | 慧日宝镜见行修

南怀瑾先生 | 什么是楞严大定

南怀瑾先生 | 客尘烦恼,虚空寂然

南怀瑾先生 | 生死根本、菩提涅槃

实修 | 南公怀瑾上师·金刚念诵法要

善知识 | 命门呼吸,光音交融

善知识 | 金刚念诵入命门

善知识 | 染净一念间

善知识丨修任何法门,都要持戒、忏悔




万古千秋事有愁

穷源一念没来由

此心归到真如海

不向江河作细流


· 南怀瑾先生诗句 ·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南怀瑾先生 | 内圣外用的修养之学发布于2024-01-26 15:28: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