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悟祖师语录讲记|一空法师



彻悟祖师语录讲记》第二十

《彻悟祖师语录》很精华,义理比较深,尽管横说竖说、东说西说,用了种种譬喻,但是领会起来,还是或多或少可能会有一些难度,甚至会绕糊涂了。但这样是最好的,让我们明白净土法门真的是很高大上的,不要把一个至圆、至顿、至极的法门学成了自己的凡情知见。有同修提问,那我们先回答问题吧。有疑问的同修可以现在问。

问:师父我念佛的时候念着念着,这个佛号就进入呼吸了……

答:对啊,就是要把佛号跟呼吸融为一体嘛。念到最后所谓念头锁定呼吸,心态专注佛号,一呼一吸,佛号自己随着呼吸在念了,这就是念得纯熟了,内心比较清净了。

问:念得有点累。

答:对,那就是念得还不够熟,还是有用力,念到不用力了,佛号随呼吸自然在念。累就是还不够熟悉,但是已经很好了,能用上呼吸念佛。说明我们的心还是比较清净的,不然佛号一会儿就跑掉了。今天这场静坐念佛,也是让我们了解自己现在处在什么样的一个水准。大概我们开口念会好一点,静坐默念,大部分人就妄想纷飞了,这说明我们的心还不够清净和专一。

那我们再往后就以静坐念佛为主了,不再老是这样出声念。前期我们要用声音来摄受六根,后面慢慢地可能会多一点静坐念佛。主要看大家的身心状态,慢慢来,不着急啊,那我们现在还是念念念。累就还是有点太用力了,还要更放松。

问:请问师父这一段怎么理解?《彻悟大师遗集》(十六):心性乃生佛平等共有,不偏属佛,亦不偏属众生。若以心属弥陀,则众生乃弥陀心中之众生;若以心属众生,则弥陀乃众生心中之弥陀。以弥陀心中之众生,念众生心中之弥陀,岂众生心中之弥陀,不应弥陀心中之众生耶?这一段有点绕,请师父再讲一遍。

答:怎么讲呢?佛法有现量、比量、圣言量,比量就是用比喻,佛陀为了让大家好懂啊,就会讲很多的譬喻,如《法华经》讲了七个譬喻,这叫比量。

诸位,这个禅堂的空间是属于师父的吗?是不是属于我的?当然是属于我的。是不是属于你的?当然也属于你。是不是属于你圣红呢?这空间属于你,但是也属于我,是不是?这就是既不偏属于师父,也不偏属于你圣红。“此心性乃众生和佛平等共有”,不偏属于佛,也不偏属于众生,这点解释清楚了,对吧?禅堂这个空间不偏属于我,也不偏属你,是不是?这个没有问题了吧?

好,下一句“若以心属弥陀,则众生乃弥陀心中之众生;若以心属众生,则弥陀乃众生心中之弥陀。”接着刚才的,这个空间就是我的心,有没有问题?这个禅堂的空间就是我的心所显现出来的,有没有问题?我们的心本来就是遍十方法界的,它具足空性,遍一切处。我们不说那么远,现在禅堂这一块空间就是我的心,这样来理解,可以接受吧?假设说这个空间就是我的心,那你们坐在这里,是不是坐在我的心中啊?假设这个空间就是阿弥陀佛的心,那你们就都住在佛的心中,是不是?假设心属弥陀,那么众生乃弥陀心中之众生,这句话就解释通了,是不是?

再来,“若以心属众生”,如果这个空间是你圣红的,那我岂不是也在你的心中?那我坐在这里,不就坐在你的心中吗?这句话也解释通了,是吧?

“以弥陀心中之众生,念众生心中之弥陀,岂众生心中之弥陀,不应弥陀心中之众生耶?”其实答案已经揭晓了。以阿弥陀佛心中的众生,念众生心中的阿弥陀佛,怎么能不感应道交呢?因为此心和彼心是同一个,我们在同一个空间,在同一个心当中。只是分了一个主和宾,以我为主的时候,你们就是宾,以你为主的时候,我们都是宾,懂吗?

既然我们都在这个空间当中,都在这个心当中,那无论我发出什么声音,你马上就听到了,是吧?南无阿弥陀佛,诶,圣红你听到了没有?当下你就听到了嘛!假设我是南无阿弥陀佛,你们念阿弥陀佛,我当下已经听到了,哪一个在念,我都知道得清清楚楚,清楚了吗?

所以十方法界有无数的众生念佛,阿弥陀佛都知道,因为都在这一个空间,佛看得清清楚楚。这个禅堂几十个人我看得清楚,再多一点,几百人,那也看得清楚,再多了,就看不清楚了,因为凡夫的心量有限,心不清净。但是佛的心量足够大,足够的明了,足够的觉悟,所以十方法界的众生同时念,他全部都能听到。你想,他能不回应你吗,能不感应吗?

所以往生就那么简单,无论你在哪个时候、哪个空间,只要你有这一念愿往生的心,哪怕你不念出来,你动一个念头,佛就知道了。因为你心即是我心,我心即是你心。你起心动念,就是我起心动念了,所以我就知道了。凡夫因为有一个“我”,就把心塞住了。为什么我们看不懂佛法,就是因为这个“我”把你障住了,总是有“我”在这中间作梗,知道吧?你把“我”一拿开,你心即是我心,我心即是你心,诶,就没什么问题了,懂吧?

这个空间它不属于任何人,也属于任何人,明白吗?空间是没有标签,也没有名字的,我们愿意给它怎么命名都可以。空是不变的,遍一切处,这个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懂吗?但是凡夫一定要认取一个有形有相的为“我”,所以永远都不能见性,永远都不能成佛,永远都不能开智慧,永远都不明白佛在说什么。所以三藏十二部经典你怎么读,永远读不懂,因为这个“我”把你障住了。佛的目的是要让你开悟,让你开智慧,但是这个“我”把你完全障住了。

所以有一些学者书读得越多,越会树立强大的我执,觉得我很厉害,是这个行业、领域的专家,他建立了一个坚固的我执我见和我慢,所以才有了所谓的所知障。他的自我被养得越来越强大,所以越是这种人,就越不容易开悟。反过来,那些农村里面不认识字的愚夫愚妇,诶,他承认我是无知的,承认我是很弱小的,自我就容易被拿掉,容易被粉碎。所以这也是很多没有文化的老人家,能念佛往生净土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明白了空间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就和虚空一样广大,而虚空不偏属于众生,也不偏属于佛,十方诸佛、众生共一个法身。明白以后,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就是药师佛,因为共一个法身。就像这个空间一样,我们是不是大家都共这个空间啊?可是你贴上一个标签,说这是某红的,这是某李的,其实还不是大众所共有?你认为这是我私有的,其实你永远私有不了。我们的自性犹如虚空,遍一切处,它是没有名字的,为十方一切生命所共有,不但是诸佛所共有,我们凡夫也一点都不少。但是那个强烈的我执我见,再给你怎么说,你还是觉得,诶,我就是我,还是不知道。

所以我们修行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做功夫,念佛人就老实念佛,密宗就老老实实持咒。直到你那个“我”脱落了,就赤裸裸地见到了实相。虽然你现在还没到那个程度,但你也是“这个”,你见不见得到,都在“这个”中。你见或不见,它就在那里,这是法尔如是的道理。就像你本来的面目就是佛,不管你怎么否认,不管你堕地狱,不管你如何的不相信,它法尔如是,这就是真理,绝待圆融、超情离见。

你本来就是佛的具现,你本来就是佛的显现,你本来就是佛,这跟你信不信没有任何关系。佛法说“凡有言说,都无实义;凡有言说,都是戏论”,凡是说出来的就不是本来的。我跟你说苹果又大又香又甜,那是苹果吗?我跟你说一千万次,它仍然不是苹果,懂吗?你吃到嘴巴里面的才是苹果。所以佛说:“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不是没有说,而是所说的不是本来的那个东西,你要透过语言文字去领会背后那个道理,就等同于吃到苹果了,知道吗?

所以,看禅宗的语录,对一般人来说,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人家悟是人家悟,跟你没有任何关系,你看一千万遍,也不会开悟。因为你功夫没有到,业障没有消,心不够清净,心不够定,所以还得去做一番钝功夫。该念佛的还得念佛,该持咒的还得持咒,该打坐的还得打坐,功夫到了,能所脱落了,好,就见到诸法实相了。所以,佛不属于修,亦不属于不修,佛不是修出来的,你本来就是佛,可是对不起,你不修,就永远回不到本来那个状态。

就像一个乞丐,你是世界首富的儿子,可是你不回家,就不能继承遗产,你还是个穷光蛋。所以,第一步你要知道自己的身份,我们学佛的第一步是知道“哦,原来我本来是佛”,原来我的家本来就是极乐世界,我是可以回家的,我是可以成佛的。诶,你要建立这样的信心和知见,否则你学佛怎么学?“我业障深重,我只有讨饭吃,我只有轮回啊!”那你就很可怜!

两个乞丐,一个知道身份,一个不知道,刚刚开始是看不出来的,都是沿街乞讨,但一个是在沿着回家的路乞讨,很快就会继承亿万家产了;一个还是没有目的到处流浪,差别在这个地方,懂吗?刚开始是看不出来的,其实已经不同了,因为你知道自己是谁了,你的生命已经发生变化了,这就是学佛的意义所在。

回 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有声书】《彻悟祖师语录讲记》第二十讲(一)发布于2024-01-26 11:00: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