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

六识,(名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其与六根、六尘,合称为十八界。唯识学派则加上末那识与阿赖耶识,称为八识。


定义

""就是辨别各种事物的官能活动--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作用

""才是感觉各种事物的官能活动--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


在《佛学大辞典》中的解释

言六根如其次第,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为大小乘通说之法门,位于大乘所说八识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称为前六识。此六识在欲界,六识皆有,在色界之初禅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识,无鼻舌之二识,又第二禅天以上至无色界之有顶,唯有意识,无眼耳身之三识,以是为识相应而非与禅定相应故也。见百法问答抄,又此六识有体一体别之论。小乘之俱舍与大乘法相取体别,小乘成实取体一。参照一识条。

又云:十八界中之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对色(显色与形色)、声、香、味、触、法(概念及直感之对象)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等了别作用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识、境、根三者必须同时存在。阿毗达磨佛教认为,此六识乃心之作用,其体乃唯一之心,六识不同时作用。大乘唯识家则在六识之外,另立末那、阿赖耶二识,而认其均能同时作用。


在《三藏法数》中的解释

[出法界次第]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但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二耳识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但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三鼻识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但能齅香。而未起分别也。四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六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在《佛教哲学大辞典》中的解释

(1)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种识。谓心智作用中,眼、耳、鼻、舌、身(皮肤)、意的六个感觉器官(六根),于色(色、形)、声(音声)、香、味、触(寒暖、柔软等的物质触觉)、法(概念等为心所捕捉的事物事象)的各个知觉对象(六境)上,所产生眼、耳、鼻、舌、身、意的六种认识作用。(2)第六识。谓(1)项第六的意识。与西方心理学上的意识有重迭面、也有不同面。第六识的意识,是将以五根触及五境所形成五识的知觉,于内在层面予以反复捕捉的所谓思考、感情等等的作用,同时也包含作梦、想象过去或未来等等,与五识并无直接关联的自主性作用。形成此二种作用对象的事体、事物事象,称为法境。相应部经典中,是将一个生命体譬喻为四周城墙环绕的都市(都城),六根就好比六座城门,识犹如该城的统治者(君王)。部派佛教的说一切有部及俱舍宗等,则将六识视作对等,认为此皆一个本体的显现,而将之定位为心王(心智作用的本体),称做六识心王。将此譬喻为一只猿猴从六个窗口露出脸孔(六窗一猿)。成实宗是不在五识之外另立六识,认为五识皆一个本体的显现,称之为心王。大乘诸宗是假定还有比六识更属根源性的心智本体、本性,而说七识、八识、九识,真言密教更说有十识、无量识。犹如六道凡夫只见大海掀起的波浪,并未抓住更根源的心智本质,只有捕捉表面现象的六识在产生作用,所以天台大师在<金光明玄义>上卷(大正第三十九卷第四页),是将六识定位为凡夫的识。天台大师又说,观凡夫的一念(瞬间生命)中,本来即已具备一切事物事象的所谓一念三千法门,但此是以观照凡夫第六识的迷心(妄心),而观知其具备生命的真实、本性(真如)的清净九识。日莲大圣人在<覆上野遗孀女居士书>指出:"古德之言:『心地持九识,修行于六识』,实是至理"


在《佛学常见词汇》中的解释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言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的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


在《佛学次第统编》中的解释

依于六根,接于六尘,所生之识有六,谓之六识。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六识者:

一、眼识 即见色之()是。

二、耳识 即闻声之()是。

三、鼻识 即嗅香之()是。

四、舌识 即尝味之()是。

五、身识 即感触之()是。

六、意识 即知法之()是。

此之六识,即见、闻、嗅、尝、感、知之义,又有六情之名,兹不赘及。


在《藏传佛教辞典》中的解释

十八界中的六识界。指依据"六根"对于六境生起的见、闻、嗅、味、触、思虑等作用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识的定义是:了别所缘境。


当眼根去缘色尘时,光是眼根,不起了别的作用,一定要有眼识起作用,然后始生了别,也可以这样说,起了别作用的因素,便叫做识。换而言之,眼根只等于一个摄影镜头,它将外境摄入底片,丝毫不加识别。凡镜头所及的范围,它都将之摄了进去。

但有了眼识便不同了,等于能区别出摄影的主题。耳识等亦如是。正因为有了耳识,所以在音乐演奏会中,我们才不会将不经意的一声咳嗽,也当成是演奏的乐音。可是耳根却将乐音噪音同时收进耳朵,丝毫不作了别。

既然根和尘各有六种,识当然便也有六种。这即是说,既有六种攀缘工具,也有六种被攀缘的对象(所缘境),便应该有六种了别攀缘境的作用。

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前五者的作用是了别物质界,后者(即第六意识)的作用则是了别精神界。

所以,根和尘是客观的,而识则是主观的。学佛的人,对客观的存在无可修,可修的只是自己的内识。如何转变内识,即是修持。


在《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中的解释

十八界中的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了别的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所依,以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为所缘,而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等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见《成唯识论》卷五所载。

分类

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

【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可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

【二.耳识】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可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

【三.鼻识】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可能嗅香,而未起分别也。

【四.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可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

【五.身识】谓身根若对触尘,即生身识。身识生时,可能觉触,而未起分别也。

【六.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五识能动反映分别善恶好丑也。


九识

众生的觉识,求乐而避苦、求安而避危,细说有九识:

1眼识:眼 观 色,喜美丽、厌丑陋,大部分动物接收光线并在大脑形成影像的器官。

2耳识:耳 听 声,喜悦耳、厌刺耳,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

3鼻识:鼻 闻 香,喜香气、厌臭气,呼吸兼嗅觉器官。

4舌识:舌 尝 味,喜好吃、厌难吃, 感受味觉和辅助进食作用。

5身识:身 感 触,喜舒适、厌难受。

6意识:意 缘 法,喜顺意、厌逆意。

7分别识(末那):五识能动反应起分别而取舍,喜爱的则贪念、厌恶的则嗔恨,得到喜爱的就乐,失去喜爱的就苦,得到厌恶的就苦,逃离厌恶的就乐,多数众生在这苦与乐中轮回。

8藏识(阿赖耶):对贪、嗔的贮藏记忆,即成"",业有善业、恶业,所谓"三尺头上有神明",它是指善恶行为都由藏识记忆。众生的习性由此生,也是轮回的种子,所谓善恶有报,指藏识中善恶的种子在因缘成熟时会显现,就种子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

9清净识(庵摩罗):觉识的本来面目,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它是诸佛的境界,它超越了苦与乐,故不在苦乐中轮回。释迦牟尼佛大彻大悟后说:"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众生只要回到清净识,即是成佛。"

细说分九识,实则九识即一心,一切众生从中生,诸佛菩萨从中成。

《心经》中说:识即是空,空即是识。空是本体,识是众生遇境起心动念产生的假象;如同水是本体,波是水动荡起伏产生的假象。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佛教名词丨六识发布于2024-01-22 00:51: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