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佛教名词
华严宗所用极理之称。犹天台家用诸法实相之语也。唯识论九曰:"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华严大疏曰:"往复无际,动静一言,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回出者,其唯法界欤。"大疏钞一曰:"以一真法界,为玄妙体。"言事事物物。一微一尘尽足为一真法界也。其体绝待故曰一,真实故曰真,融摄一切万法。故曰法界。乃华严经一部之主意。三藏法数四曰:"无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是名一真法界。"
一,即无二;真,即不妄。交彻融摄,故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故称一真法界。
即一法界,指唯一无二,绝对平等之真如理体;亦即天台宗所称之诸法实相,大乘起信论所说之真如门。又作一心法界、独一法界、一真无碍法界。界即所依义、所因义,圣法依真如而生,真如为圣法之所依所因,故称法界;以此法平等不二,唯一真实,故称一法界。大乘起信论:'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一真法界包括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华严宗把法界分为四种,即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这四种法界,代表了对世界的不同层次的认识,第一种是凡夫的认识,后三种属于佛智。华严宗认为,只有事事无碍法界,才是佛智的最高境界。
● "事法界",是说一切众生色心诸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故名为"事法界"。所指的即是现象世界。一切有生有灭有差别的事物现象,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全统摄于事法界之中。
● "理法界",是说一切众生色心等法,虽然有差别,而体性为一,同于一理,故名"理法界"即是无差别性的宇宙真理,也就是真如、佛性、法性、实相等。
● "理事无碍法界"是指实相之理由事而显,千差万别的事物则由得理而成,理事交融,互为依缘而不为障碍,故名"理事无碍法界"。也就是说,事法界有差别性,理法界无差别性,有差别性是假的幻影,无差别是真的实相,真假即相即相入,圆融无碍,不可互离,所以叫理事无碍法界。
● "事事无碍法界",是说一切有分齐的事法,表面上看虽然有差别,而从一心所显这一角度来看,则性质为一,故能称性通融,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无尽,故名事事无碍法界。也就是说既然一切事物现象多是假的,只是心的产物,那么大小高下等差别就毫无意义,可以随心所欲,事事圆融,无穷无尽。
四法界是华严宗对于世界的看法。四法界指的是: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这里法界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事物而言,界为分义,即差别义。一是指理而言,界为性义。前者指千差万别的事物现象,后者则指法性真如。所谓"事法界",指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杂");所谓"理法界",指清净的本体世界("纯")。这两种世界互相包容而无妨碍(纯杂无碍),这就叫"理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也都互相包容而无妨碍,这就叫"事事无碍法界"。他们认为,这四法界不仅体现了宇宙万事万物的关系,也就是人们了解世界的四种精神境界。
大乘教里面,相宗所说的转八识成四智,法相宗转八识成四智,跟禅宗里面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地位是相等的。一般教下叫大开圆解,净土宗叫做理一心不乱,各宗名词术语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都是这个阶层。圆教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住实报庄严土,这个地方也叫做一真法界,为什么他不用八识,八识转了,变成四智。八识是什么八识是分别执着、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阿赖耶,分别是第六意识,执着是末那识,只要有这些东西,他在十法界里头;这些东西没有了,转变了,他就超越十法界,他就在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这个地方只有心现,没有识变,所以叫它做一真法界。这个地方是永恒不变,生到这个地方都是化生,变化而生,它没有胎生,没有卵生,它是化生。化生的那个相,不是像小孩慢慢长大,不是的。化生跟佛的身相完全一样,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那个相好永远不会变,寿命真的是无量寿,他不老。为什么不老它不变,他就不老。我们这个世界,十法界里面都会老,都有生老病死,它变化,那个地方没有变化。诸位要晓得,变化是识,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这个东西起变化。它那边没有,所以花草树木都长青,树叶不会掉在地上,地下都干干净净,用不着去扫地,没有变化,真正净土。
一真法界者:远离分别有无,不可言说彼此,故名为一;绝对不虚,体常显露,法尔不变,故名为真;遍为一切法的真实自性,故名法界。一真法界的异名:自性涅盘、胜义谛相、真如实相、绝对真理等。一真法界属离言亲证的非安立谛,是依他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的不可分别性而立,即《成唯识论》中四种胜义中的"胜义胜义",《解深密经》中的"胜义谛相"等,总以不二为相,为最胜智所行之义。人生宇宙的绝对真理只有一个,就是一真法界。以一真法界为根本所依,如来方便建立种种言教,为令一切有情皆依此一真法界,随彼所应,发起修行,渐次离障,皆得解脱。所以,一真法界又叫一乘法。上面那首《一真法界》颂中,包括了境、行、果三部分。一真法界的境:前二句。一真法界的行:第三句。一真法界的果:最后一句。悟入大乘境,必引大乘行;行大乘行,必得大乘果。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要亲证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世俗谛与胜义谛融合为一,法相与法性融合为一,有为法与无为法融合为一,一真法界就是唯识。有为法有生灭变化,有为法的生灭变化都不真实故,没有真实的生灭变化就叫无为法。故有为、无为不二;不二就不可分别,亦不可言说。亲见依他起的事实与圆成实的道理两相融合不可分别为二时,就证一真法界。按照绝对真事去行,就有不舍,按照绝对真理去行,就有不取,不取不舍就契合中道,究竟成佛。
依他起及圆成实,法界一如绝对真;
一切知行能相应,必获四智得三身。
缘起内因缘,性显圆成实。此二不分解,一真法界同。(境)
离分别现观,实相般若从。能所用三幻,方便般若萌。(行)
依此二般若,真俗谛圆融。融通真俗谛,成佛称大雄。(果)
三幻:
"能":能诠表事物的语言文字如幻;
"所":用语言文字所诠表的事物如幻;
"用":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如幻。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佛学名词丨一真法界发布于2024-01-22 00:3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