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中国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
在古时,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列为民间三大鬼节。
秦岁首:寒衣节的底层逻辑
十月一日又名“秦岁首”。所谓岁首,就是一年中开始的第一个月。在秦之前,历法是沟通天人的一种手段,也是人君的最高权柄之一。
故而每逢改朝换代,新的朝代都会修改历法、“置岁首”成为了一种构成政权合法性的必要手段。夏朝的时候以一月为岁首,商朝时以十二月为岁首,周朝是十一月,秦朝时则是十月。
虽然秦朝延续的时间很短,但是秦历的沿用时间却相当的长,随着统一的步伐逐渐推向全国,汉代之后,汉武帝设太初历,重新恢复了夏历以正月为岁首。但在民间依旧习惯于以十月初一为岁首,故而十月初一,就被称为“秦岁首”。
随着时代的发展,十月初一的官方的仪式性习俗活动逐渐转移乃至退化。但是十月作为冬天的第一个月,也是入冬的第一个月,忙碌一年的人们也已经习惯了在这个日子庆祝丰收和祭祀,所以十月初一时进行祭祀,以及过冬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诉求,于是寒衣节的最底层逻辑也由此产生。
送寒衣
从季秋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开始缝制过冬的衣裳。在宋朝的时候就将授衣节移到了入冬的第一天,也就十月初一。
在我国古代的殡葬文化中,认为活人如何生活,逝世的人也会怎样生活,故而人们也会认为逝去的亲人会不会在阴间受冷,于是在入冬第一个月的第一天,为逝去的亲人以烧纸衣的方式送去过冬的衣服,逐渐演变成了习俗。
直至元代,真正地将十月初一祭祖上坟称之为寒衣节。元人熊梦祥在《析津志辑佚·岁纪》中如此记载:
“是月(十月),都城自一日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祭先上坟,为之扫黄叶。”
这应该是关于寒衣节名最早的文字记录。把十月初一的时令被称之为寒衣节。节日习俗之一就是祭祀祖先上坟扫墓。
首先买一些五色纸,然后夹上棉花做成棉衣、棉被,再用纸袋装起来,用疏文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称为“寒衣包袱”,还有讲究的会做“钱包袱”,然后在坟前摆上供品,烧掉寒衣,还要汇报一下这一年的丰收成果,祈求先祖保佑,家人平安。
寒衣节禁忌
第一是这一天不能结婚,因为寒衣节也称之为“鬼节”,结婚是人生大事,也是喜庆的日子,所以这一天并不吉利。
第二是寒衣节会鬼门大开,老辈人会提醒晚辈(未成年孩子)以及体弱多病的人晚上不要出门,尤其是深夜更不能出行,以免被邪祟缠身。
癸卯年寒衣节(2023.11.13)祭祖代烧服务,请扫下方二维码,11月5日截单。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寒衣节:一个逐渐被人们遗忘的祭祖节发布于2024-01-14 23: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