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的情绪有时候会成为慢性毒药,让人慢慢丧失对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把人们生气、悲痛、崩溃时呼出的气体制成“气水”,分别注射到几只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便一一倒下。
人生一遭,难免产生摩擦,磕磕碰碰、跌跌撞撞是常态。
但是有的人在雨过之后立刻天晴,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状态,甚至还能沉淀些许感悟。有的人却只能看到消极的一面,一蹶不振。
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情绪复原力”。
《复原力|一书中写到,
“情绪复原力是一种能帮我们从挫折中恢复原状,并且相信自己可以克服任何困难的能力。”
苦难没有通关文牒,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救的能力,它帮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披荆斩棘,无论跌倒多少次,都能重振旗鼓,扬帆起航。
《可复制的沟通力|中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的成功,15%来自能力,剩下的百分之85%来自沟通力。”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些情况:
团队合作时,你对项目有着独到的见解,但是由于语气强硬、缺乏条理而使小组成员心生抗拒与隔阂;
家庭中,明明心里是关心与担忧,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一顿争吵。
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隔阂,往往是少了一场心贴心的交流。
与亲近的人交流,不逃避,体谅换位思考是关键;
与同事伙伴沟通,不防备,清晰的己见与及时的反馈很重要;
与敬者爱者问候,不逾矩,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真正有效的沟通,是智商与情商的双向奔赴,不仅让人活的高效,更活的通透。
现实中,能拉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是“最不起眼”的执行力。
真心想通过一场考试的人,是不会大张旗鼓地让全世界为自己加油的,因为安心备考的人默默放弃了休闲娱乐社交;
迫切想要改变自身现状的人,不会将自己的蓝图绘声绘色地宣告,因为计划悬在天上,路永远在脚下。
但是真正的执行力也并非遇见事情头脑发热地遇事蛮干,而是沉淀思考后对事情负责,也对结果负责的稳健与坚持。
不迟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所以,不要纠结也不要想太多,只有迈出第一步,一段旅程才算真正开始。
与世间美好的一切相比,我们永远是那么年轻,拥有着无限可能。
资料来源 | 人民论坛新媒体、洞见、每晚一卷书、帆书、十点读书;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