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娘》是近二十几年来京剧舞台上流行最广、影响颇大的一个戏。对这个戏的剧本改编与表演处理,剧团内部和评论界都存在许多分歧意见。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指正。

 

这个戏的最初演出本是有很多缺点的。主要缺点是低极趣味很多,以此迎合小市民观众不健康的娱乐要求。戏里,从头到尾都有“插科打诨”的无聊穿插,琴童成了重耍角色之一,他和红娘有许多打情骂俏的场面,造成了庸俗的舞台气息。《南西厢》的《佳期》也搬了过来,这段戏唱词表演都很黄色。戏还渗入有小姐配公子、丫环配书童等不健康因素,并把红娘热情帮助张珙、莺莺写成含有自己想将来能当二房的成份。这些东西模糊了戏的主题。以后这些缺点在一些演出里更被突出了、扩大了,戏越演越不象样子。

 

但是这个改编本也还不是一无可取的。在处理《西厢记》这个题材上,它有两个特点:一是以故事中最富反抗性的红娘为主角;一是企图全部以喜剧形式表现。这为改编《西厢祀》开辟了另外一条道路。此外,在唱腔表演上,除了不健康部分,也有成功的创造。因此,可以说,这个本子基本上是被糟粕淹没了,但还有好的地方,可以拯救。

 

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许多演出单位在不同程度上修改了这个戏。其中以一九五二年由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荀慧生先生和袁韵宜同志吸收王实甫《西厢记》精神执笔修改的一个本子,改得较为彻底。十余年来荀慧生先生通过自己的舞台实践不断修改、丰富,不只推了陈,也出了新,成为一个有一定思想意义的戏。

 

有人说新本《红娘》仍然无甚可取之处,我认为这种税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西厢记》故事中,矛盾冲突的两方,一方是以老夫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另一方是以张珙、莺莺、红娘为代表的反抗力量。其中反抗性表现得最坚决的则是红娘。她是奴婢,她不象莺莺那样受了更多封建教养,她比莺莺性格上更大胆、更泼辣。她面对面地向着封建堡垒老夫人斗争,而她斗争的目的却是为了别人的幸福。原作主要写莺莺、张珙的爱情,从而完成反封建反礼教的主题。改编本则以张珙、莺莺情事为网来突出一个为奴隶、受压迫,但支持正义、助人为乐、勇于斗争的形象。歌颂她的斗争和胜利。这样一个主题当然是站得住的。改编本只是用了原作的情节和人物,但它的艺术处理都是在为新确立的主题服务。如果仍然用对原作的主题和处理方法的要素来看它,显然会发现这样或那样不合适的地方的。改编本主要通过刻画红娘的性格来完成主题,所以戏就围绕着红娘来写,这应该是被允许的。

 

戏运用原作的情节,集中地来突出红娘的行动。她最初发现了张珙、莺莺一见钟情,继之听到张生向她做自我介绍,意外地感到此人之直爽甚而有些不近人情。张生“笔尖儿横扫了五千人”的正义行动与表现出的文才和她去猜宴时发现他的深情款款,使她感到这是称心女婿。这样老夫人赖婚后就更使她义愤填膺。《悔婚》这段戏,剧本着重写了她的不平、激动。她对老夫人的行为表示愤慨,同时热烈地同情张珙、莺莺,乃不顾一切,答应代为传书递柬。戏主要写她的斗争方法和不屈不挠精神。她先是安排了使莺莺听琴的场面,从而进一步了解了莺莺的主动要求。继之她发现了莺莺爱张生的感情不愿在她的面前暴露,她便争取主动使莺莺不得不露其真情实感。莺莺赖柬,她没灰心,仍继续帮助他们,莺莺籍于大胆私奔。《拷红》一场,戏突出了红娘的不畏强暴,仗义执言,让她发挥了雄辩才能,使老夫人不得不允婚。她的斗争取得了胜利。在这一系列行动中,剧本是把红娘这个人物树立起来了。

 

改编本写红娘还是有一定厚度的。剧本在写她的行动的同时也在揭示她的思想活动。比如对红娘和莺莺的矛盾的一段描写就写出了她与小姐的深厚感情。莺莺不愿意让她知道自己与张生相会的事情,而且还要在她面前端一点小姐的架子,她有些怨。而莺莺把信柬扔给了她,她最终还是去了。她唱道:“看小姐做出来许多破锭,对红娘偏用着巧藉花言,本来是千金体大家风范,最可怜背人处红泪偷弹。”她多么了解莺莺!她同情莺莺、爱莺莺,同情得深擎、爱得深擎,这成为她为他们奔忙的又一感情基础。

 

红娘的性格色调是明朗的。她豪爽热情,机智伶俐,天真活泼,戏写她还有点调皮。戏的喜剧格调就是从红娘的喜剧性格来的。荀慧生先生为了使形象符合原作精神,使原作形象活在舞台上,艺术创造上下了很大功夫,从而弥补了剧本某些不足。红娘在台上有鲜明性格色彩,和唱、念、做、舞方面的丰富创造是分不开的。

 

红娘的唱腔基本倾向是健康明朗的,爽利、奔放、热情、富于浓郁的抒情色彩。比如头场红娘拾白张珙“你枉蔽爵书习樱典,岂不知非礼勿能言”一段豪爽、流畅的〔流水〕就把红娘噢怪于色、严正指责的神态刻划得很好。《传柬》一场唱的“看小姐做出来静多破锭”一段(四平稠〕也以柔美抒情、活泼跳跃和富于喜剧性的旋律,把红娘对张生、篇撼的了解、同情,把她天真调皮的神气和助人为乐的心情描写得很生动。在传统曲稠不足表现人物情绪情况下,荀慧生先生还创造了(反汉稠)“听琴吟”和〔反四平〕“佳期烦”两只曲子。这些唱腔是从塑造红娘形象出发设计的,旋律优美动听、新颖别致,因而脍炙人口、广为传诵,这不是偶然的。

 

为了切合红娘口吻、全面表现她的性格并强稠生活气息,在念白方面荀慧生先生创造性地运用了溶京白、韵白、尾白神韵的一种念白方法。

 

舞蹈设计,整个基调是落落大方、热情奔放,个别场合甚至是很激越的。象老夫人赖婚后,红娘随张生去修书,由于激动和愤慨,她超然忘我,走着快速飞跃的“圆场”,到了书房,她推开房阴,“跳步”至桌前,用了一个象敦煌壁画中飞天舞姿的扬袖动作:露出双手、大褥身,急切地帮助研墨。这一莲申动作不只拾人很强的美感享受,也把红娘的正义感与热心助人的精神品质拾以强烈的表现。

 

京剧表演艺术的高度程式化本来应该是好事:它象征着一个剧种的成熟。可是程式在大部分演具身上变成了僵死的东西,它不再被当做塑造人物的手段而使用,往往徒有程式而无内容。表演缺乏生命力,缺乏性格色彩。而荀慧生先生创造红娘的舞台形象,却正是特别强调了性格与生活气息。这样的创作倾向是好的,是值得提倡的。

 

这样的情况是存在的:因为红娘的表演比起一般花旦戏的表演,在风格上更自由些、开阔些、生活气息更浓些。学习这种表演很容易“走样”,有时会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演红娘的人太多了,有不少演员,演出《红娘》没有体现原创作者的意图,甚至歪曲了原意。举一个小例子:《惊艳》一场,红娘向长老问了追荐相国日期去向莺莺报告,突然听到张生阱她“精娜”。生活中,由于被唤者没有精神准备,听到背后有人叫,会有个因突然停止前进而凛冽的动作。荀慧生先生把它加工提炼拿到了戏里:红娘阴唤,突然停步,身体有一个比生活动作夸张、富于节奏的前后晃,然后大方地搏身答示眺象这样提炼生活动作到戏里来丰富程式表现手段的做法,是京剧表演里很需要的。不幸竟会被某些演员演成这样:红娘出了方丈门先漂了张生一眼,似乎知道他要叫她,然后矫揉造作地装做耍回去。张生讲道“请转”,她“胸有成竹”,故意摇晃一下肩膀、抖动一下手臂,慢慢地回头,来了一个大摊身,同时飞逸了一个妖里妖气的目光。这就把原创作者的意图全给歪曲了。有些同志对《红娘》的表演留下很坏印象,就是由于看了这样的演出。这怎不叫人为戏鸣不平!

 

自然,《红娘》的改编本也还存在缺点。

 

新本《红娘》是在旧本《红娘》基础上修改的,有些地方仍然未能摆脱旧本的影响。

 

首先,剧本的思想深度是不够的。戏里除了红娘的形象之外,其他几个重要人物的刻画都是不够的。红娘当了主角,她的戏增多,张珙、莺莺的戏比原作相应减少,这是不能用原作标准来衡量的。但配角也应塑造得饱满才能更好地衬托主角。戏里的张生,只强调了他热烈追求莺莺,然而写他和莺莺的爱情基础又很差,便使他的形象近于一个爱情至上的狂生,不够朴实可爱。莺莺的主动性写得也不突出,在一系列情节里,她的思想活动都没能得到清楚明确的展示。老夫人给张珙莺莺、红娘的思想压力也是写得不足的。这些形象不能树立起来,当然对红娘的性格刻画有所影响,因而使文学本也缺乏思想深度。

 

其次,剧本的文学语言格调不很统一。剧本要求写得通俗易懂些,这是好的,但我仍还是要求藉言精炼、有意境,给人以更丰富的艺术美的感受。《红娘》有一部分语言是好的,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意境,而且通俗易懂,容易接受,如“看小姐”一段(四平稠)唱洞。但有的唱词,缺乏意境,比较粗糙,比如“听琴吟”《逾墙》的唱词就是。《西厢记》的文学语言有很高的成就,根据这部名著改编的戏,文学本应让人读了感到味道很浓才能使人满意。

 

此外,旧本个别不好的安排还有影子留在戏里,比如《泡墙》一段删除了旧本的低极趣味成份,但还没把整个格调提高。《佳期》一场从唱词到表演都作了修改,但典型环境没有变,仍然不易完全排除人们的不良印象。


说到这里,耍淡淡对“佳期颂”和“棋盘舞”的看法。这都是《红娘》表演中有名的部分,也是争论较多的地方。

 

首先,我认为这都不是《红娘》表演最突出、最好的部分。前面我大体敲了一下红娘的唱、念、做、舞,我觉得与“佳期颂”同样出名的“听琴吟”,“看小姐”的(四平翎〕,斥查张生和请宴的〔流水〕等名曲都是比“佳期颂”更突出的,那是表现红娘性格成功的唱腔。《悔婚》、《听琴》的舞蹈设计也是比“棋盘舞”出色得多的。因而有同志说《红娘》的唱腔表演就是佳期颂”、“棋盘舞”突出,但它仍是不好的,所以《红娘》的表演是不好的。我认为,这种态度是粗暴的:没有全面看一下《红娘》的表演而只提出其中两个部分,说这是最突出部分,已经是不切实际的了,继而再去用以否定全盘当然更不能服人;何况,“佳期颂”和“棋盘舞”是否那样坏还值得研究。

 

佳期颂”原词是黄色的,相适应的声腔也有黄色成份。新本把这段唱词处理成表现红娘对张珙、莺莺姻缘成就、老夫人虽厉害也难禁“一双心意两相投”的满意愉快心情。老声腔里的不健康成份剔除了,根据新的词意,唱腔体现了另一种情绪。有同志说它仍很黄色,这倒未必。荀慧生先生自己这一段表演有新的处理,表演情绪健康激越,动作幅度很大,表现了红娘成人之美的快慰。看这段单人歌舞场面,就它“是把人带到不好的境界里面去’,这说法是过份的。

 

这并不是说我很同意“佳期颂”的处理。我觉得,在戏的后半部抬红娘一个单人歌舞的场面,表现一下她对张琪、篇篇姻椽成就的快慰心情和对老夫人反复无常行为的报复心情是需耍的,但这需耍一个更适合的典型环境,才会有更好的效果。现在放在张珙莺莺佳期这样一个典型环境里,是不适合的。这样一个环境,加上人们对旧“佳期”的印象,很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与改编者意图不符的联想,这就会对红娘有损害。佳期颂”的唱词,现在仍是粗糙的,作为表现红娘成人之美后的快慰,有点概念化。声腔本身也因不能完全摆脱原来调子的影响,显得委婉有余而明朗不足,表现红娘的性格不是很理想的。

 

“棋盘舞”作为表现红娘帮助张珙借机会见莺莺,增加一些舞蹈动作,这一意图是好的。红娘拿棋盘引导张珙去见莺莺,用较为夸张的动作来表现两人此时心情也是可以的,这样可以使舞台面更活跃些。现在,这一段处理还不能更好地体现创作意图,问题出在这里:这一段唱词没有准确表现红娘心情。“棋盘舞”之前也没把张珙心情表现得较好,他的格调不够高。这就对这段舞蹈的格调有所影响。还有表演问题,张生随着红娘的舞姿做些相应的动作来增加画面的美是应该的,现在许多演员的表演没有把张秀才应有的风度表现出来,也给人留下不良印象。如果作进一步的修改、加工,这段舞蹈的格调是会比现在提高,更好地完成创作意图的。

 

《红娘》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它应该在我们的时代更加焕发出光彩来,它可以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创造变成为更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


1963年9月 王 家 熙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王家熙:《红娘》剧本存在不足发布于2023-12-21 12:07:55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