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
五臟 | 肝 | 心 | 脾 | 肺 | 腎 | ||||
五臟之官 | 將軍之官 謶]出焉 |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 智周之官 諫議出焉 | 相傳之官 治節出焉 | 作強之官 技巧出焉 | ||||
五腑 | 膽 | 小腸 | 胃 | 大腸 | 膀胱 | ||||
五腑之官 | 中正之官 決斷出焉 |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 倉廩之官 五味出焉 | 傳導之官 變化出焉 | 洲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氣化則能出矣 | ||||
三焦 心包絡 (相火) |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膻中為心包絡) | ||||||||
五臟所藏 | 魂 肝藏血 血舍魂 | 神 心藏脈 脈舍神 | 意 脾藏營 營舍意 | 魄 肺藏氣 氣舍魄 | 志 腎藏精 精舍志 | ||||
臟象 | 罷極之本 魂之居也 其華在爪 其充在筋 陽中之少陽 通於春氣 | 為生之本 神之處也 其華在面 其充在血脈 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 | 倉廩之本 營之居也 其華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肉 為至陰之類 通於土氣 | 為氣之本 魄之處也 其華在毛 其充在皮 陽中之太陰 通於秋氣 | 封藏之本 精之處也 其華在髮 其充在骨 陰中之少陰 通於冬氣 | ||||
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 | |||||||||
五臟生成 | 肝之合筋也 其榮爪也 其主肺也 | 心之合脈也 其榮色也 其主腎也 | 脾之合肉也 其榮唇也 其主肝也 | 肺之合皮也 其榮毛也 其主心也 | 腎之合骨也 其榮髮也 其主脾也 | ||||
五臟之華 | 爪 | 面 | 唇,四白 | 毛 | 髮 | ||||
五臟所充 | 筋 | 血脈 | 肌肉 | 皮 | 骨,髓 | ||||
五臟開竅 | 眼 | 舌 | 口 | 鼻 | 耳(兩陰) | ||||
五臟化液 | 泪 | 汗 | 涎 | 涕 | 唾 | ||||
五志 | 怒 | 喜 | 思 | 悲,懮 | 恐,驚 | ||||
關節分布 | 兩腋 | 兩肘 | 兩髀(髖) | 兩肘 | 兩膕 | ||||
臟熱分布 | 左頰紅 | 顏面全部紅 | 鼻紅 | 右頰紅 | 兩顴紅 | ||||
舌分布 | 舌兩旁 | 舌尖 | 舌中心(肺胃) | 舌中心(肺胃) | 舌根 | ||||
五聲 | 呼 | 笑 | 歌 | 哭 | 呻 | ||||
五指 | 食指 | 中指 | 大拇指 | 無名指 | 小指 | ||||
氣血筋脈注入處 | 諸筋者皆屬於節 (睡覺時血歸於肝) | 諸脈者皆屬於目 諸血者皆屬於心 | 諸氣者皆屬於肺 | 諸髓者皆屬於腦 | |||||
五精所並 | 精氣並於肝則懮 | 精氣並於心則喜 | 精氣並於脾則畏 | 精氣並於肺則悲 | 精氣並於腎則恐 | ||||
精氣注入 (五輪) | 五臓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郏珵榻j。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裏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并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則隨眼系以入於腦,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則精散,精散則視岐,視岐見兩物 | ||||||||
肝 | 心 | 脾 | 肺 | 腎 | |||||
黑眼 | 絡 | 約束 | 白眼 | 瞳子 | |||||
風輪 | 血輪 | 肉輪 | 氣輪 | 水輪 | |||||
角膜,黑睛 | 眼角的血絡 | 眼臉,眼皮 | 鞏膜,白睛 | 瞳孔 | |||||
藏 舍 虛 實 | 肝藏血 血舍魂 肝氣虛則恐 實則怒 | 心藏脈 脈舍神 心氣虛則悲 實則笑不休 | 脾藏營 營舍意 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 實則腹脹經溲不利 | 肺藏氣 氣舍魄 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 實則喘喝胸盈仰息 | 腎藏精 精舍志 腎氣虛則厥 實則脹 | ||||
五氣所病 | 在肝為語 在膽為怒 | 在心為噫 在小肠為泄 | 在脾為吞 在胃為逆、為噦、為恐 | 在肺為咳 在大腸為泄 | 在腎為欠為嚏 在下焦為水 膀胱不利為隆 不約為遺溺 | ||||
五臟所惡 | 肝惡風 | 心惡熱 | 脾惡濕 | 肺惡寒 | 腎惡燥 | ||||
病發 | 驚駭 | 病在五臟 | 病在舌本 | 病在背 | 病在溪 | ||||
傷 | 怒傷肝 | 喜傷心 | 思傷脾 | 懮傷肺 | 恐傷腎 | ||||
五勞所傷 | 久行傷筋 | 久視傷血 | 久坐傷肉 | 久臥傷氣 | 久立傷腎 | ||||
五邪所亂 | 五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痹,搏陽則為癲疾,搏陰則為瘖,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是謂五亂 |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
五臟 | 肝 | 心 | 脾 | 肺 | 腎 | ||||
五臟之官 | 將軍之官 謶]出焉 |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 智周之官 諫議出焉 | 相傳之官 治節出焉 | 作強之官 技巧出焉 | ||||
五腑 | 膽 | 小腸 | 胃 | 大腸 | 膀胱 | ||||
五腑之官 | 中正之官 決斷出焉 |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 倉廩之官 五味出焉 | 傳導之官 變化出焉 | 洲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氣化則能出矣 | ||||
三焦 心包絡 (相火) |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膻中為心包絡) | ||||||||
五臟所藏 | 魂 肝藏血 血舍魂 | 神 心藏脈 脈舍神 | 意 脾藏營 營舍意 | 魄 肺藏氣 氣舍魄 | 志 腎藏精 精舍志 | ||||
臟象 | 罷極之本 魂之居也 其華在爪 其充在筋 陽中之少陽 通於春氣 | 為生之本 神之處也 其華在面 其充在血脈 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 | 倉廩之本 營之居也 其華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肉 為至陰之類 通於土氣 | 為氣之本 魄之處也 其華在毛 其充在皮 陽中之太陰 通於秋氣 | 封藏之本 精之處也 其華在髮 其充在骨 陰中之少陰 通於冬氣 | ||||
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 | |||||||||
五臟生成 | 肝之合筋也 其榮爪也 其主肺也 | 心之合脈也 其榮色也 其主腎也 | 脾之合肉也 其榮唇也 其主肝也 | 肺之合皮也 其榮毛也 其主心也 | 腎之合骨也 其榮髮也 其主脾也 | ||||
五臟之華 | 爪 | 面 | 唇,四白 | 毛 | 髮 | ||||
五臟所充 | 筋 | 血脈 | 肌肉 | 皮 | 骨,髓 | ||||
五臟開竅 | 眼 | 舌 | 口 | 鼻 | 耳(兩陰) | ||||
五臟化液 | 泪 | 汗 | 涎 | 涕 | 唾 | ||||
五志 | 怒 | 喜 | 思 | 悲,懮 | 恐,驚 | ||||
關節分布 | 兩腋 | 兩肘 | 兩髀(髖) | 兩肘 | 兩膕 | ||||
臟熱分布 | 左頰紅 | 顏面全部紅 | 鼻紅 | 右頰紅 | 兩顴紅 | ||||
舌分布 | 舌兩旁 | 舌尖 | 舌中心(肺胃) | 舌中心(肺胃) | 舌根 | ||||
五聲 | 呼 | 笑 | 歌 | 哭 | 呻 | ||||
五指 | 食指 | 中指 | 大拇指 | 無名指 | 小指 | ||||
氣血筋脈注入處 | 諸筋者皆屬於節 (睡覺時血歸於肝) | 諸脈者皆屬於目 諸血者皆屬於心 | 諸氣者皆屬於肺 | 諸髓者皆屬於腦 | |||||
五精所並 | 精氣並於肝則懮 | 精氣並於心則喜 | 精氣並於脾則畏 | 精氣並於肺則悲 | 精氣並於腎則恐 | ||||
精氣注入 (五輪) | 五臓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郏珵榻j。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裏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并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則隨眼系以入於腦,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則精散,精散則視岐,視岐見兩物 | ||||||||
肝 | 心 | 脾 | 肺 | 腎 | |||||
黑眼 | 絡 | 約束 | 白眼 | 瞳子 | |||||
風輪 | 血輪 | 肉輪 | 氣輪 | 水輪 | |||||
角膜,黑睛 | 眼角的血絡 | 眼臉,眼皮 | 鞏膜,白睛 | 瞳孔 | |||||
藏 舍 虛 實 | 肝藏血 血舍魂 肝氣虛則恐 實則怒 | 心藏脈 脈舍神 心氣虛則悲 實則笑不休 | 脾藏營 營舍意 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 實則腹脹經溲不利 | 肺藏氣 氣舍魄 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 實則喘喝胸盈仰息 | 腎藏精 精舍志 腎氣虛則厥 實則脹 | ||||
五氣所病 | 在肝為語 在膽為怒 | 在心為噫 在小肠為泄 | 在脾為吞 在胃為逆、為噦、為恐 | 在肺為咳 在大腸為泄 | 在腎為欠為嚏 在下焦為水 膀胱不利為隆 不約為遺溺 | ||||
五臟所惡 | 肝惡風 | 心惡熱 | 脾惡濕 | 肺惡寒 | 腎惡燥 | ||||
病發 | 驚駭 | 病在五臟 | 病在舌本 | 病在背 | 病在溪 | ||||
傷 | 怒傷肝 | 喜傷心 | 思傷脾 | 懮傷肺 | 恐傷腎 | ||||
五勞所傷 | 久行傷筋 | 久視傷血 | 久坐傷肉 | 久臥傷氣 | 久立傷腎 | ||||
五邪所亂 | 五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痹,搏陽則為癲疾,搏陰則為瘖,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是謂五亂 |
=========================================
道家辟谷、太极、气功授课老师
卢老师
电 话 :15872699979
辟谷乃是修道之人必会的功课。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云:“夫做道士,皆须知长生之要。尔既未能餐霞饮景(餐霞饮景即辟谷功法),克己求真,徒在世上,无益于体”!
辟谷亦是长寿之法。《淮南子·坠形训》:“食气者,神明而寿。”
《西游记》第十七回:“想是那个妖精,传他些甚么服气的小法儿,故有此寿。”
学习真正的辟谷需要专业的老师,真辟谷法只用一点清水,不用其他任何有形营养类物质,可以一个星期、数十天及数月数年不吃,纯正的道家辟谷功法!
辟谷期间除了剧烈运动外,基本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真正的道家辟谷不服用辟谷丸、黄精、黄精汤、水果、水果汁、酵素、蔬菜、蔬菜汁、黄芪水、阴阳水、蜂蜜等等(用这些营养物质称作辟谷的,只能算是一种饮食的调节方法,非道家讲的辟谷功法,道家的辟谷功法,有完整的一整套的练功练习方法,以解决人体能量需求的问题)有形营养物质!
【功态下的彩光,无意中拍摄,无任何作假】
===========================================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藏象表》,学中医必备必存之表!发布于2023-11-01 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