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十二经的气是不流的。那么古人为什么说经络里边的气能流呢?而且有流动的感觉呢?还有阴经从胸走手,阳经从手走头,为什么有这些感觉呢??
从传统功来讲,练功练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出现气住、脉住,全身就“日月停轮”,全身的经络气就不动了,心跳也不跳了,血管里边的血也不流了,慢慢就会“血化为膏”(血化成脂膏,就是红的血变成白的膏了,拉一刀不出血,流出点白水来,功夫高了就没血了)。到那个时候,经络已经不显现作用了。
那么对经络怎么看?因为中医讲经络非常重要。“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工之所以起,病之所以治”(《灵枢经》)。过去作为一个中医医生来讲,必须要懂经络,“不懂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我们说,有经络现象,但是古人对经络的讲法本身有问题。到现在为止,人们对这个名词都不是非常确切。古人讲经是气行的径路、通道、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把那个营气在血里边管起来的叫脉,就是咱们现在说的血管。经和脉是不能划等号的。有些人以为血管、血液循环就是经脉,把经和脉连到一起了,实际按道理讲是不太确切的。不过已经都习惯了,有时不注意,一说话就连起来了;十二经脉,经是经,络是络,脉是脉,正确对待名词应该这么分。可人们早就把它们叫混了。如“奇经八脉”,奇经就是特殊的经,可是后来都变成脉了:督脉、任脉、阴维脉、阳维脉……我们现在学了智能功,要正确对待中医的这些名词。我们要告诉大家:中医基础知识中有的知识从中医学讲是对的,从练功混元整体理论来讲它是不确切的。
经是气行的径路,脉是血行的管子。古人讲:“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气(与血有关的气)在脉里边行,卫气(与血没关系的)在脉外边行,就说明经和脉不是一个东西。大家不要把经脉混为一个东西。
古人讲血走在管里边是为脉,但血管什么样子,中国古人研究得不够。也许古人有研究,有书,但没有传下来。汉朝以后,“人之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不能把人拉开看看。可《灵枢经》写了“七尺之士,生可以度量而知之,死可解剖而视之”,就说明古人那时可能有简单的解剖学,但那时没有认真研究(不像西方有个解剖学)。封建社会之后,医学比较发达了,但又不能解剖了,所以这样解剖学没有了。那个血管是从哪儿到哪儿,没有这一套系统的知识,只知道这个脉是管血的,这个经是走气的,又跟那个血掺合起来了。
那时人们通过练功有点功能对人体里边一内视,看到血在动弹,也看到气在动弹,气那么一动以为是有个脉。不过古人只是一安静之后,能够使得心神得养就够了,没能把它作为一门科学项目自觉地、系统地来考察。他自己练功,从有病到正常到超常,他就这么上去就完。他不是说每走一步研究研究看看是怎么回事情。所以那时只有个大概的认识,感觉体内有个气柱在动弹,“哟,气也在流动”,以后就认为血管有个管,里边灌着血,气有个管,里边灌着气。血管有个管子是对了。而气它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呢?
人体里边有各种组织,比如某个地方有B、C、D三个实体性组织一挤(图7-2),
经络本质示意图
当中是一个空隙A,这个空隙当中的气多一点,就似乎是有个管子有个气柱。其实A不是管子,是三个东西挤成的空隙,和血管不一样。因为古人体察这个东西不是认真有意地去体察,只是觉得里边有这么个气柱子,似乎有条管子,周围有壁,其实不是壁,是肌肉、骨骼、血管、神经等各种不同的组织。
在实体组织周围有弥散的混元气E,B、C、D一挤,它们三个周围共同交叉的A处的气就比E处的气多了,周围的混元气汇集到一起,就相当于一条气柱子,叫一束气,这一束气比实体物的气少,但是它是B、C、D弥散气的交汇。尤其身体内皮下组织比较疏松,周围的气往一处挤,一汇聚形成一个气束。这气束相对来说气多一些,气多的地方,气就还会起一定作用,这样就使得在气束走行的这一段里边有些组织发生“变性”,因为那些组织都给气统一了,这样的一些结缔组织和不在气束周围的结缔组织就不完全一样了,似乎是它们的有序性高了一点。有一个材料说,上海一个搞激光的人研究发现,经络走行的部位,里边的液晶细胞比较多(细胞膜都是液晶)。这对我们混元气理论的经络学说可以作个佐证。经络里边没有一个管子,这个气束气比较多,练功后敏感的人可以感觉到了,因为那儿气多,气的传递就容易。
由于这个气束是实体组织周围的气,所以它本身是不流动的,这一点和传统中医和气功的经络学说就不一样了。传统气功里认为经络的气是流动,有十二经流注“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同,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经络在十二个时辰中,一个时辰一个时辰流转着,过去叫十二经流注次序。实际上十二经的气是不流的。那么古人为什么说经络里边的气能流呢?而且有流动的感觉呢?还有阴经从胸走手,阳经从手走头,为什么有这些感觉呢?
气束虽然不动,可周围的血管里边的血液是流的。血液里有血球,有血球之混元气,血里边还带着很多的基砖,还有液体,液体有液体的混元气,气束气比较多,它就比较敏感,血管的血一流动它就有感觉,敏感的人就感觉到似乎气束里边也在流,是这么一个作用。因为有血液的流动,有淋巴液的回流,另外还有神经,神经有传递,往里传的,往外传的,都可以影响到气束而使它有动触的感觉。古人们没能够这样认真地去分析、体察它,所以就得了个错误结论,所以现代科学怎么研究也研究不出来。
征诸实际,临床也是这个样子。扎针,如扎手阳明经的合谷,按道理应该向肘部串,但实际上既可以住手指部串,也可以那么串。很多穴位,它的经络循行是可以双向的,不是像过去说的流注,只能这么流。有时间可以搞:放松、安静……什么也不要想,安静会儿,放松(把胳膊拿起,一撒手,胳膊“啪答”掉下来,就放松了,就没有阻力了),你可以拿个火柴轻轻地把合谷穴或商阳穴点一点,刺激刺激,敏感的人如果有经络感传,大肠经可以往上走,一引导就上去了,走……上来又到了胃经,一条经络可以走下来。如果没有经络知识的人,要做经络试验不太好走完。有经络知识的人,闭着眼稍稍加点意念导引,气按着这条线路“呜——”走过去了。一般能做一条经,十二条经就都容易做下来了,他就比较敏感了。以后你不用刺激他,他自己睁着眼睛自己搞,经络也能感觉到了。因为他脑子打上烙印了,意元体里边起作用了。做经络敏感试验也可以提高人的敏感性,当然这一切要有意识引导在里边,意识引导是对方给引导,你这放松了,脑子里什么都不想,你高度入静时意念集中到一条经络的一个穴位上去,稍稍加点意念之后,可以动起来了。过去说运转十二经脉大周天,打通这六十六穴,基本就可以这么打通。
经络不是内部走的,它是气多了,意念加了能量,意念带上混元气那么走的,要懂得这个道理,把这个道理懂得了,我们就知道,经络这个东西是身体里边有一个气束,不是古人说的气血在流,为什么通过练丹田气能改变经络呢?因为腹部气场很强,食物来的混元气先在腹部集中,丹田气聚在那个地方了,如果膈膜经常在动弹,来回一动弹,就加强了腹腔里边的混元气的压力。而且要提会阴,使气不能往下跑,往上聚,通过膈膜那么动弹,把压力增加了,就像谐振腔一样是个原动力,一动就把经脉的压力波(该处为比喻)传过去了,就能强化经络气。所以说意守丹田能够强化经络,气束和周围气连着呢,就这么个道理。练功气足了局部一动弹,血液循环增加了,血里的混元气强化了,内外的交通强化了,使我们每个部分的混元气功能强化了,这个气束也就强化了。
旧的理论不符合情况,但它还有一点真值。说经脉分开变成络脉,络脉再分开更细了,什么道理呢?大的气束那是经脉,小的地方彼此间相接的气束,那叫络脉。络脉平行那么走的,立着走的叫经别,另外小的分开的叫络脉,还有孙络、缠络更小了,它不是分支,而是像树似的连着的气束,
从中医道理上讲,一般都是“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可是《灵枢经》中还说卫气有从头里出来,有从眼睛出来,有的从耳朵出来,往下行到手、脚。从头往下走的。就是说古人已觉得是脉外之气。对于这样的卫气循行,古医学家们都没有做出应有的解释。古人在练功中体察到有好多的形式,有好多的动触感觉,但是他们不明白,只好把它们记录下来了。从头下去,实际上是头和四肢神经的兴奋连带的感觉。动脉血液、静脉血液、淋巴血液,或者是神经的兴奋传导都能影响经脉气束的动触感,知道这个以后,反过来再看中医说的那个经脉卫气的走行就好理解了。当然过去有的书说的不确切,也有完全说错了的。
将来真是内视功能很强的时候,真正内视得很清楚的时候,感觉感觉里边气的状况,会发现和古人、和中医说的是不一样的,现在真正能内视体察经脉的人并不多,说是有特异功能,那个特异功能和内视还并不是完全相等的东西。
在一般人身上,人体生命活动、混元气的变化,好多方面、好多内容就按照生物医学特性、生物遗传特性进行活动的,可人体里边又有受意识活动支配的变化。我们练功着眼于混元理论而不着眼于经络脏腑,关键就是要强调意识,要慢慢用意识促进混元气的变化取代生物遗传工程的变化。这就是我们的混元整体观、生命观。
要用混元气、用意识来统帅它,按照人的意识去变化。我们的生理观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我们看具体问题多了,那是生物遗传内容多了,自然之性多了,而我们要用主观的来改变它,这个主观实际上也是混元气的特殊自然表现。我们只有把人体内在混元气变了,才能更好地和外面的气相交换、相统一。如果我们不能把人体这种有形之物的这种特殊性尽快地改变了,受到这种具体物的局限,那我们人的混元气、人的意识就只能在这个框框里边活动,就不能进入更大的范围和更广泛的混元气结合到一起。只有通过意识来解决了人体混元气的局限性而慢慢进入非实体性物质层次里边去,你才能够和外界统一起来。
古人对这些问题有类似的论述,但不那么明确。古人讲:“修身者,或元气尝破则精神不全,必候其精神具而气全,然后可以养命而化者也,不然内外之气不相合,难以成道。内者人之气,外者天地之气。且夫天道皆一气,内气不足,则于旧不全矣。”必须把内气练得很充足了,而且把有形之体化掉了,你才能做到内外之气合为一体。
============================================
道家辟谷、太极、气功授课老师
卢老师
电 话 :15872699979
辟谷乃是修道之人必会的功课。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云:“夫做道士,皆须知长生之要。尔既未能餐霞饮景(餐霞饮景即辟谷功法),克己求真,徒在世上,无益于体”!
辟谷亦是长寿之法。《淮南子·坠形训》:“食气者,神明而寿。”
《西游记》第十七回:“想是那个妖精,传他些甚么服气的小法儿,故有此寿。”
学习真正的辟谷需要专业的老师,真辟谷法只用一点清水,不用其他任何有形营养类物质,可以一个星期、数十天及数月数年不吃,纯正的道家辟谷功法!
辟谷期间除了剧烈运动外,基本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真正的道家辟谷不服用辟谷丸、黄精、黄精汤、水果、水果汁、酵素、蔬菜、蔬菜汁、黄芪水、阴阳水、蜂蜜等等(用这些营养物质称作辟谷的,只能算是一种饮食的调节方法,非道家讲的辟谷功法,道家的辟谷功法,有完整的一整套的练功练习方法,以解决人体能量需求的问题)有形营养物质!
【功态下的彩光,无意中拍摄,无任何作假】
==========================================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实际上十二经的气是不流动的发布于2023-11-01 15: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