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成都科甲巷朱子宗祠,即“朱祖文祠”,为朱子入蜀后裔之祠堂,原址在今成都市春熙商圈内,1992年被拆。历史上的科甲巷朱子宗祠,并非今天在青龙湖公园的十陵“朱熹宗祠”,而是十陵“朱熹宗祠”之总祠(十陵“朱熹宗祠”为其陪祠)。清乾陵年间朱家人取“登科中甲”中“科甲”二字,立祠于成都市中心,留下今天依然保留名称的科甲巷。因总祠常常容纳不下,故又在十陵建立了十陵半节河祠(今“朱熹宗祠”)作为陪祠。1992年,政府将总祠转让日本某商团,导致总祠被拆。考虑总祠已不复存在的现实,将原总祠之陪祠,十陵半节河祠改名为"朱熹宗祠"。

总祠虽不复存在,但今成都市春熙路仍保留了“科甲巷”巷名


朱熹后裔入川最早的要算其裔孙朱朝选了。朝选公以武承袭万户侯,于元朝仁宗延右年间(公元1314年-- 1319年) 车赦抚蜀。其裔孙先后在乐山安国、仁寿县安下乡、井研偏龙溪、资阳市雁江区等处居住。明未清初,长达三十四年战乱和瘟疫,使四川人丁锐减,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清政府鼓励各省贫民入蜀开垦。在长达105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朱子后裔大量进入四川。随着人口的增多,他们在各自所在地建立家庙祭祀先祖。随着省会——成都政治、经济、文化的复苏,中心城市地位的显现和提升,朱子后裔中的有识之士决定建立省会中心祖祠,以“笃宗族昭雍睦、敦孝弟重人伦、训子弟禁非为,明礼让厚风俗”。
清末朱俊洪公裔孙《朱氏族谱》手稿中书:“朱公俊洪、俊华以后‘成’字辈,但首鸠族聚金置基创祠于省内科甲巷”。因之考,首倡创祠时间为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
“祠之立也,所以妥先灵。谱之修也,所以别昭穆”。癸卯(公元1783年)科举人、二等特授绥定府(今达州)教授朱廷策于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撰的《立宇引》日:“继后,由闽粤而入蜀川之东西南北府县州郡,各谋乐土兹木祖德所庇。绍书香而人泮水,共来乡试,虽萍萃都城,而茗梳询源,莫不慨然,而兴孝敬之思缘,商购宇为祠,奠列祖以作趋跄之”。这是朱廷篆参加“癸卯乡试”商议购宇为祠的记录。
简州岁贡生朱兆飚,于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撰写的《重修家乘引》记:“熹公所遗渊源一脉,支分派别星罗棋布……共萃益州各区州县,川之东西南北随缘丽处;有创置而大箕裘,有经商而宏富稹。他乡游览之余,望云思舍,莫不怀木本水源之慨。一时萍聚共溯来踪,乃晓然知显祖之云初祖,於齐昌者永安、兴宁者,真卿公之一派也。祖于祖卿者连平州和平程乡,河源连州之一派也。其博罗、海丰、翁源、惠来、归善即祖于文卿公者:至上有吉安、赣州、兴国、南度、瑞州、广西及闽之泉州流,虽不一亦只此婺源一脉支分而派别也。适‘丙午乡试’,有太学应恒,朱煌治酒于场:毕之,后招赴试者,而欢晤焉。时有明经、朱琳博士,怀理、锡鉴、敬修、应埸,飚亦与焉。交献酹酢之下,即议构宇立祠,订篆告捐孝廉廷策,乃命飚作簿引首,以化族人。因及于迄今,数十年来祠虽粗立,昭穆亦颇有……”。.朱兆飚对丙午乡试商议构宇立祠等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使人一目了然。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资阳联宗祠庠生朱正朴在《简阳续修朱氏大进族谱序》中还有这样的记述:“珍公<朱熹 孙、广东五华始祖>四子<真、文、君、祖卿四公>后裔均来蜀立业……立祠修谱特敬宗收族之”。
数十谱碟对成都科甲巷总祠有记述。而科申巷与“朱祖文祠”是种什么关系?为何得名、得名何时等。众多成都史志,街名书籍均无表述。不讳浅考如下:
成都科甲巷在朱子后裔购宇立祠为成都“郊寨”之地,无“巷”,有叫“诸葛庐”之名。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在清朝,是按察使司署“臬台衙门”之“监狱”。太平天国领袖石达开1863年6月18日就被关押和杀害於此。乾隆五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朱熹入蜀裔孙们以“朱祖文”之名、用七百两纹银购刘继文、范光周等七人之宇立祠的《杜卖文契》也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为什么会出现此“巷"呢?
明、清两朝科举制度规定:“进士科主考经义。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为准”。众所周知,清朝朱熹学术地位达到极点,康熙皇帝对朱熹推崇备至。公元1714年康熙皇帝命编修《朱子全书》,并亲自作序,称朱子“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万世一定之规”。并下诏将朱熹配祀曲阜孔庙“十哲“之列。孔庙“十哲”中,朱熹是唯一位春秋战国时代以外的大哲学家和思想家。所以“朱熹宗祠”的宗联为:“德配先贤典隆十哲、恩承博士名重五经”。朱子后裔购宇立祠酝酿时间长达十年之久,其中,经参加四川“癸卯”、“丙午” 两届乡试的朱氏举子们集体商议过“ 祠街巷名”之事,并“订策告捐”举人同意。决定取“登科中甲”中“科甲”二字,作为立祠之街、巷名。因立祠之地左侧已有“成都府华阳县城内北打金街”,故将立祠之处,命名为“科甲巷”及“登科中甲之巷”。此巷得名,无疑在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丙午乡试”之后,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六月二十九日购立立祠之前。
由于科举考试答案以朱熹《四书集注》解释为准,故参试举子员生蜂拥而至,提前半月住进科甲巷栈房,天天进入“朱祖文祠”朝拜“先贤朱子熹”,许下保佑登科中甲之愿。待乡试开始时,方离开科甲巷住所,进入贡院“应试”。这就是“清代来省应试举子生员”为何“多住此巷客栈”之原由。由于举子生员多住此巷,人满为患,后才有了正科甲巷,并将原“科甲巷”更名为“大科甲巷”、“良医巷”也改名为了“小科甲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學宗朱子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成都科甲巷朱子宗祠考发布于2023-10-30 17:49: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