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其对生命和宇宙的本质认识为基础的。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源于气。注重对“上药三品,神与气精”的把握。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要求为医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为工”和“审查病机,勿失气宜”。并把修练内丹的成就用于诊治疾病,从而形成了庞大复杂的道教医学体系。
道医理论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是医学理论,包括“精、气、神理论”、“经络理论”和“脏腑理论”,其中以“精、气、神理论”最为突出。二是丹道理论,包括 “丹道”理论派生出来的“性命双修”理论、“后天返先天”理论、外丹制药技术理论等。共同构成道医祛病养生的理论基础。
道医的诊治始终不离“一阴一阳谓之道”范畴,一方面,在“气”位上,把阴阳之气的“开”、“合”、“枢”的调节与和谐作为入手处。尊重人体自身的自治机制,“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审其阴阳,以别刚柔,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擎引之”。不时地调整机体气机,帮助其恢复自治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在“神”位上,从阴阳未分处下手,直接进行灵性的调整,解除“因果链”对健康状态的影响,使生命层次得到提升。这才是道医无为而治的精妙之处。
在入手处,道医始终把疾病与健康放在天地的大系统中整体考虑,遵循“审查病机,勿失气宜”的原则。运用道医技术使人体的气机的“生、长、收、藏”循行无滞,与时偕进,疾病自然不复存在。在气机调节的“开、合、枢”方面,更强调“枢”的作用,枢不灵则开合不利;在“生、长、收、藏”的四种状态中更注重“藏”的功用,藏不强则生长不壮。
在“究竟”位,道医注重的则是心灵的洗涤。通过忏悔,通过守一、内视、存思、存神、行气、胎息、导引、按摩、辟谷、服食、房中术、调摄、外丹术、内丹术等措施。借助身体“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从而达到康者健,健者寿,寿者仙的境界。
实际上,道医真正注重的不是治病,而是养生。养生就是对生命的滋养。涉及养生的机制也包含了两方面的理论,一方面是涉及导致人体出现疾病状况的原因、机制及其过程的理论;另一方面是涉及消除导致人体疾病衰老死亡的原因,延缓和制止衰老死亡过程的方法及理论。其着眼点是正向的,是立足于人体内在的“精气神”及其在宇宙气运构架中的关系,对待疾病的态度只是作为生命动态的一种辩证加以考虑。
长期以来,尤其是进入现代医学时代以来,疾病与人类展开了游击战术。简单的疾病被治愈,然后就会产生困难的疾病。你治好一种疾病,另外一种就会进来,而比第一个来的更复杂。第一种是身体的自然反应,,第二个则是身体不自然的异常的反应。你压制了第二个。第三个就会出现,而第三个就会更难对付就这样继续下去。目前癌症是最难对付的,如果癌症被压制住了,那么更困难的疾病将会被生物体制造出来。
道医则认为: 健康与疾病两者同是生命活力的显现。疾病是健康的特殊表现方式,是健康的一个特殊状态。生命通过疾病与人类对话,警示人体及时收回外溢的能量自我调适。并通过疾病使生命层次在进化中不断提升。所以,在道医的眼里没有病人,只有人的“气立”与“神机”的不同状态。因此从根本上避免走入人类对疾病“压迫越深反抗越剧”的怪圈。
道医还注重食疗,所谓“食其时,百骸理”。中国有句俗语: 药补不如食补。古今中外饮食治大病、怪病者不乏其例。道教医学在这方面更有甚者。食疗有利于健康的恢复,但效果较慢,这是现代人觉得等不及的,总是稍有不适就服药。药商为了商业目的,铺天盖地的促销广告,对身体症状和药物疗效夸大其辞,诱导服用药物压制身体在适应环境的自我调整中可能出现的这样那样的不适,这是有害身体健康的。道医善于运用食物的寒热温凉,汗清消补的食性进行调理,使人们在通过日常生活的饮食调节达到预防为主,自我保健,自然健康的良性状态。
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说明“食”对生命的重要。道医在饮食养生方面更有独到之处。老子强调“五味令人口爽”,这也是道医所遵循的饮食观。这里的“爽”字当“差错”解。什么差错?人的味蕾差错。意思是说,如果追求口味的享受,就会降低味蕾的灵敏度,难以品尝和准确摄入各种精微之味。对品酒员食用厚味食品的限制说明了这一点;美国著名保健产业专家保罗·皮尔泽在他的《财富第五波》中激烈批评许多当代快餐食品对人类味蕾的损害。自古以来老子强调“味无味”;孔子讲“食不厌精”,都是希望人们食之清淡和认真仔细地吃出食物中的精微营养。
老子还强调要“为腹不为目”。这是道医饮食观的又一特征。是说在饮食方面要听身体的而不是听眼睛或“知识”的这就要求食者了解自己身体的真正需求。很多人“眼馋肚饱”,为了解馋使劲吃,吃不下松松腰带继续吃,因此摄入过量食物;也有人狼吞虎咽,心不在焉,不知不觉摄入过量食物;还有人看到资料介绍说这个减肥,就吃这个;那个抗癌就吃那个。这都不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饮食态度。这里说的实际,就是你自己身体的真正需要,这只有你自己知道,也只有你深刻了解了自己身体不断发出的需求信号警示时才能知道。帮助食者了解自己身体的真正需求,也是道教医学一大特色。
道教在普渡众生的传道历程中,发展出门类齐全的医、药技术,对解除人们疾苦,提升生命层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生命科学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生物工程学、物理学突飞猛进的发展,道教医学的价值正在被彰显出来。有人预言: 道教医学这颗人类文化的璀璨明珠,不仅会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航标灯,而且在解决癌症、艾滋病等顽疾和溶解一切可能出现的恶性变异方面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养肝就是养命,春季养肝正当时!牢记五大护肝秘笈,肝好百病不侵!
动植物感应到了春天勃勃的生机,在雨水和阳光的“召唤”下慢慢复苏,开始新的生长周期。人的身体也要顺应天时来养生,经过一冬的休养和潜藏的人体,趁着春季的阳气升发之势,好好掌握这养肝护肝、祛病防病的好时机。春天,天地之间阳气升发,人则容易肝火旺。春天人们易于烦躁,发脾气表面上是让别人受气,其实不然,发脾气的人自己受伤最重。肝火一动,气机乱窜,火扰神明,诸脏受病。俗话说“气大伤身”,即是如此。由此也提示我们,春天养肝,是养生的关键。中医认为人的健康跟自然界四季是相关联的,并称此为“天人合一”。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肝正好是这个特点,肝主生发,也是向上生长的一个过程,所以说春天跟肝是对应的。春天阳气升腾,万物生发。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春季养生以顺应阳气自然生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如果按五运六气来看,今年是木运太过。《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同样指出脾土的问题。《素问·气交变大论》:“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上应岁星。甚则忽忽善怒,眩冒癫疾。”人们多患飱泄,消化能力减弱,食欲不振,肢体沉重,烦闷抑郁,肠鸣腹胀、四肢肿胀等病。由于木气太过,导致在本藏经络也会出问题。容易会出现失意,易怒,头昏眩晕,眼黑发花等头部疾病。《素问·五常政大论》:“发生之纪……其经足厥阴少阳,其藏肝脾……其病怒”说明脾土问题是肝引起的,木过旺容易过怒。丁壬化木,壬水又生寅木,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木气太盛。脾之气在人体主平衡协调,肝气上升太猛,脾之气则无法平衡协调,从而出现气逆、气滞、气胀、气下等各种肝脾不和的症状表现。肝,对脏腑、气血津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保证肝脏本身功能和其他脏腑功能协调有序“办公”的重要条件,是维持机体健康状态极为重要的一环。比如说体内的气机、情志的疏泄,当一个人的肝脏功能正常的时候,整个人表现得气志昂扬,精神也比较好,情志也会比较欢乐。但如果肝主疏泄的功能受到了压抑,那么人的情绪也不会太好,消化吸收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这是指肝脏具有储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有些人年纪大了以后,眼睛会干涩、昏花,这里面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肝主藏血功能的下降,可以使用一些滋补肝血的食物或者药物来改善双目不适。如果说筋膜失养,那么四肢的关节就会出现拘急、麻木,如果肝血失养影响了女性的胞宫,那么妇女的月经量就会减少,甚至可能导致出血倾向的病理变化,比如说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等。古人认为,肝脏还有一部分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素问 · 六节脏象论》记载:“肝……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张氏医通 · 诸血门》记载:“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则归精于肝而化清血。”春季常不少人都有“春困”的表现,常见困倦无力、昏昏欲睡,早晨闹钟响了多遍也不愿醒来,这正是肝失所养的表现。《黄帝内经》载:肝为罢极之本。“罢”,音同“疲”,说明肝是耐受疲劳的根本,春季没有好好养护肝脏,就容易出现“春困”。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五脏与四季相对应,五脏也跟自然界一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循环。四季之中,肝脏主四季之首的春季,“五脏应四季” 即四季之中春天属肝,肝外应春天,肝脏在五行中属木,春天正是万物复苏、阳气渐生的季节,与肝相呼应,春气与肝气相通,春季养肝即是应季养生。四季养生遵循“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中医将 “肝”明确定义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春季是养肝的最佳时机,春天阳气升发,既充满希望,也容易出现一些病症:1、春气内应于肝,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升,干扰神明,易致失眠;3、原有躁狂症患者易出现激愤、骚动、暴怒等状态;高血压患者易见头晕;4、阴虚火旺之人易见病情反复;老年人肾根不固,若阳气升发太过,易致阳脱。现代人生活压力过大,节奏过快,肝气郁结,郁结久了之后容易化火。因此,血压升高、乳腺胀痛、月经失调、失眠等是因为肝火引起的不适,在春季尤为常见。除了常见的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外,春季养生还要注意健脾祛湿,舒肝降火。春季容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而肝气郁结容易导致气滞血瘀,从而引起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也会受到干扰而得病。中医讲,肝主疏泄,百病从肝治。春天肝主时,因此,春天是治疗各种与肝主疏泄相关的病症的最佳时间。比如,女性容易出现乳腺增生、痛经、子宫肌瘤;男性出现阳痿、早泄;再如顽固性偏头痛、各种眼病、失眠、抑郁等等,都可在春季借天时而治肝。治肝之法甚多,其核心不外乎两条:温升肝血,助肝疏泄。春天木旺,由肝主时。平素肝旺之人逢春最需重视养肝,需心情舒畅,少发脾气,以顺肝气之升发。春天过怒,最伤肝气。或肝火上浮而为头晕、耳鸣;或肝气横逆而为脾痛、纳差。肝主疏泄,为气血食湿代谢之动力,肝郁而失疏泄,初则湿聚成痰化饮,久则周身气血失调,痰饮血瘀化成症瘕积聚,故治此首在疏肝。跟古人比起来,现代人的肝血简直被耗得不像话,调查发现,近九成人有伤肝行为。哪些行为是伤肝罪魁祸首?晚上23点~3点正是胆经、肝经当令,睡眠状态下肝胆会自动排毒、调养、修复。这个时段不睡觉或者睡不踏实,那肝血就很难得到充分补养,过度熬夜会让肝脏疲惫不堪,而平时过度劳累会降低免疫力,两者相加对肝脏的损害很大。子时之后,为丑时,即凌晨1点到3点,由胆经最旺转为肝经最旺。肝藏血,此时人体应处于深度睡眠,才可使肝血推陈出新。另外,人的思维和行动也要靠肝血的支持,丑时入睡可使人体肝气足,从而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反之,熬夜者则反应迟钝、工作效率降低、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所以千万不要熬夜,保持按时睡眠就是最好的养肝。除了睡觉时间,眼睛几乎不是对着电脑就是盯着手机。专注地看外物时,能量是耗散的。而肝开窍于目,如此肝血日夜得不到休养,眼睛散出去的能量最终耗伤的还是肝。
就会出现:眼睛干涩、红肿、见风流泪、容易犯困、疲劳、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毛病。社会竞争压力大、工作紧张,人们容易愤怒、焦虑、抑郁,这些负面情绪可能导致肝功能失调。
中医认为,抑郁的人常肝气郁结,易怒者则会肝气横逆、肝阳上亢,这两类不良情绪都会伤肝。国外研究发现,易怒的人患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故大怒易伤肝。《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怒伤肝,肝失疏泄,肝气横逆犯脾,脾失运化,胃失受纳,从而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所以,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肝气调顺,脏腑和谐,气血流畅,病不生矣。人体90%~95%的解毒工作都由肝脏负责,长期过量饮酒会让肝脏不堪重负,久而久之形成酒精肝,甚至演变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暴饮暴食以及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这些食物不只对肠胃造成负担,更会过度摄取热量,多余的热量只能转成脂肪、胆固醇堆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过多的脂肪会将肝细胞包围,细胞无法正常从血液中获得营养,进而因缺血导致脂肪性肝炎。很多现代人忙到没时间看医生,反而自己当医生买药吃,还把止痛药当仙丹一样每天来一颗。要知道“是药三分毒”,你吃下去的药只能靠肝脏来解毒、代谢。
一项研究称,长期服用止痛药等药物,会加大肝脏解毒负担,导致肝脏损伤。严重的药物性肝损伤可引起肝衰竭,造成肝细胞大面积坏死或严重损害,总体病死率高达50%以上。研究发现,国内最常见的伤肝用药行为是:同时吃多种感冒药(造成扑热息痛过量)、乱服中草药(过量或错误服药、轻信不靠谱的偏方)、滥用抗生素。肝主疏泄、藏血,影响着气机升降和血液运行。肝气通达,则身体轻松、精力充沛;肝气受损,人很容易出现疲劳困倦、眼干目涩等不适。因此,春季养生要点首先要让肝“休息”好。过度劳累会严重耗损气血,直接影响肝藏血的功能,将会有以下表现:“胁”是指从腋下到腰上的部分,两胁下痛大多是因为肝气淤滞;严重时还会引起小腹疼痛,因为肝经也从小腹部经过。肝开窍于目,如果是平时视力正常,但忽然出现两眼模糊、视物不清,就需要考虑到是否出现肝血不足。肝经循行于头、耳、胸胁,若眼睛有红血丝,并伴随有眼干、头昏头胀、两耳轰鸣、胸胁胀痛等情况,则需要考虑是否因生活不规律、不良情绪积郁,或者烟酒过度导致的肝火旺。口苦属于口味异常,另外还有口甜、口臭、口酸、口咸,甚至口有铁锈味、口有血腥味等,这些都属于口味异常。肝与胆相表里,如果口中有明显的苦味,并伴有口干舌燥,两胁胀痛,小便短黄等症状,大多是因为肝胆湿热。“面尘脱色”也可理解成贫血似的“脱色”;“如蒙土状”,即脸上没有光泽,好像蒙着一层尘土。若同时出现两种症状,很有可能是肝血虚的表现。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有其对应的功能,肝脏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解毒”。肝脏是人体解毒器,却没有痛感神经,所以无论它出了问题并没有什么明显症状,这也是人们经常忽略它健康状况的原因。出了问题,下面18种方法可以直观判断:一起来自测一下吧,如果你也常有这些情况,就要当心护肝了。如果您有1-2种以上的症状,就必须开始调理肝功能了,长期不去调理有可能导致你的肝功能衰竭,甚至出现更严重的症状。《黄帝内经》中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主谋虑。人体的精神活动跟肝密切相关,比如说人生气了,时间久了,肝气郁结,就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也就是消化功能就差,所以人生气了就不想吃饭。肝藏血,血不养肝,则很容易导致肝脏无法正常代谢。中医讲,百病之源,根在肝脏。如果肝脏代谢不正常,人体所需养分得不到及时供应,各个器官无法正常工作。肝脏是人体的排毒工厂,吃进去的喝进去的有毒物质,有损肝脏的药物,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等都必须依靠肝脏来解毒。如果肝脏无法正常排毒,毒素就会滞留在体内,再美的女性也会变成“黄脸婆”。肝气疏泄正常,气血就不会瘀滞。水液也需要跟随气机流通,气机畅通无阻,水湿就能正常排出体外,脸上也不会长暗疮。大家平时吃的这些东西中热量很高,在进入人体后,经过脾胃的消化,一定会被带入肝脏。肝脏一下子分解不了如此多的脂肪,就会留下一部分。长期下来,肝脏内部堆积的脂肪越来越多,肝脏首先变“胖”了,人也得了脂肪肝。生病了的肝脏不能尽快将废物清除出去,体重也会上升。故在此首要疏肝。肝属木,应于春。春天肝气升发,当养肝、柔肝、润肝,而不能耗肝、损肝、燥肝。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养好肝,则五脏六腑都会和畅起来。酒性慓悍滑利,能增湿热,能伤肝气,因此说春天喝酒一定要适量,否则其对肝的伤害甚大。从一日来看,肝应于晨,所以晨起建议喝点姜糖水,这样能温升肝气,利于健康。春天阳气升发,有人说,应该顺应节气吃一些升发物,这样才是顺应天时。的确,若平素健康无病之人可以按节令调节饮食。但若属易过敏的体质,每逢木气升发病情易见反复。因此逢春需忌辛散升发之类的食物,反而可以吃些酸性收敛的食物。古代大医早已明示,肝德在散,用辛味可助肝之散,用酸味可敛肝之过散。“春宜养肝”,即春天应调畅肝气,补肝血,滋肝阴。春天肝主时,肝要努力工作,就会因疲劳而生病。因此,春天要养肝。男女的养肝之法有共同之处,也各有侧重。正确养肝,找准方法很重要,方法对了,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肝肾同源,男人养肾先养肝,中医自古就有“肝肾同源”、“精血同生”的说法,我们认为,男人补肾先养肝。肾虚在中医上有肾气虚、肾阴虚和肾阳虚三种情况,但无论哪一种,都要先补肝血。肝血充盈,血液才能顺利转化为肾精,肾精才能充满,肾藏精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可以说,补益肾精的时候应当先补充肝血。需要补肾养肾的多养肝。女子以肝为先天,养肝先养血,“女子以肝为先天”,养好肝,就能拥有好气色,好身体。女人一辈子都和血有不解之缘,除了每个月必须来的“好朋友”,之后怀孕、生产,甚至哺乳,女人一生所经历的每一个生理过程都和血息息相关。因此,“女人以血为本,以血为用”,要想一生健康幸福,就一定要从养血做起,多养肝,补充气血,皮肤轻松就可变的水嫩了。元代医学家朱丹溪曾提出,司疏泄者,肝也。在春季,肝气升发太过,容易肝气郁结,易烦躁或者郁郁寡欢,失眠多梦,健忘等。长期坚持点按膻中穴,可以起到舒肝解郁的效果。在空闲时间,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大拇指关节,点、按、揉我们的膻中穴,位置就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正中间处。起初会有一点痛,随着点按揉后,疼痛会逐渐消散。把双手臂打开,在腋窝中间可摸到一根大筋,就是我们的心包经。我们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去来回拨动它,直至疼痛减轻。对侧也是同样。这个动作,常见坚持除了能改善睡眠质量外,还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缓解胸闷憋气、心慌气短等不适。古云“百病生于气”,“怒伤肝”, “大动肝火最伤身”,言明肝脏的健康与否和情绪是有直接关系的。易怒或忧郁会伤肝气,久而久之,可诱发肝病或加重原有的肝病。肝病常见的症状有易烦躁易怒、眼干耳鸣、口干口苦、肝区胀痛、食欲不振等。所以养肝第一步就是保持微笑、保持愉悦的心情,则肝的疏泄功能就正常,气血调和,肝气顺达。养肝护肝在春季就要注意调节情绪。“人和百福生”,避免“怒发冲冠”,这个在中医里被归类为“肝火上升”、“肝火旺盛”、“万病气上来”, 我们要学会控制和管理情绪。《黄帝内经》说:“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人卧血归于肝”,肝有藏血的功能。春季应“夜卧早起”意思是说春季应该入夜即睡觉,早些起身。“被发缓形”意思就是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散步。“春主风,动为基础”。“累”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养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规律作息。尽量十一点前入眠,让肝能养血,血足则肝和;让肝能够自觉清除疲劳。所以春季宜早睡早起,多到户外运动,运动能生阳通阳,故有“踏春”“春游”之说。起居有常,历来视为养生之首位。立春之后,夜渐短,日渐长,属阳长而阴消。故秋冬宜养阴,春夏宜养阳。除了上述方法,在平时还可以多吃些养肝护肝的食品,如桑叶、葛根、红枣、决明子、枸杞、菊花、黑芝麻等。特别适合平时有心烦气躁、目视不清、口苦口粘、饮食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睡眠质量低下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