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修心的过程,是去浮弃躁、修身养性,进而达到“无为无不为”境界

然而,很多拳友在这个过程里,连门槛都没踏进,就放弃了。最直观的的表现就是:晨练的队伍里,练拳的人如潮水一般来来去去。

为什么在追求太极真谛的修炼人群中浅尝辙止、半途而废者甚多?

要害是习练者心不沉,意不静。


首先,习练者对太极拳修炼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陈鑫拳论曰“ 运用在心,此是真诀”,“身法端凝莫测,收敛精神,别无他诀,心平气和则得”。故平素打拳,“临场先去其轻浮慌张之气,清心寡欲,平心静气,招招循规蹈矩,积久功熟,然后历尽难境,苦去甘来,妙趣横生,心中有情有景自然打出神情来。要知此皆人力所能为者,至于无心成化,是在涵养,日久优游,以俟其自至则得矣”。


在练拳的整个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松其身、锁其心、定其神的要求,认真盘练拳架,力求做到松、圆、轻、柔、匀、沉、定、静,慢慢就会感觉到整个身心都融入大自然之中,浑身上下像被大气沐浴着一般,进入一种虚无忘我之境界,松柔之极,宁静之极,轻灵之极,舒服之极,此所谓:“沿途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

拳景至此,可以观矣:练者情景交融,妙趣横生;观者称奇叫绝,心往神驰,身临其境。······················

其次,要有正确的太极修炼观。

··························

功从平常中得,拳从自然中来。“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如果我们习练太极拳之人,不能达到身心两健,何来体悟,又如何达到“腹内松静气腾然”、“气遍身躯不稍滞”的境界


这些都是从平常、自然中得来的。


正所谓:拳里的一些东西,是可得不可求的.一句话道出了由心知而到身知的过程。也进一步说明习练者要把拳理拳法融进拳架.一丝不苟悉心苦研,自然会水到渠成、体悟于身。不贪、不欠、不丢、不顶,勿忘勿助、松静自然,这是对练拳者心态素质的基本要求。


“无念神自清,清而心意定”。心静神定才能体松、气沉、神凝,才能体现太极拳古朴凝炼的风貌。

太极拳是一种性命兼修、身心兼练的拳术,故有人称太极拳为神经体操和心理训练方法,只有心志淡泊自在,才能使身心宁静致远,使健康和功夫渐人佳境。

正所谓:“追求恬淡虚无这种心境,正是为了使我们能够做到渐修的持之以恒,并在这渐修中能淡化欲望达到静悟,悟者何?拳与道合耳。”


太极拳可以是精、气、神的高度协调统一下的形体运动,可以是以内养外、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从而达到身心双修的一门学问,也可以是在松静自然的状态下,静养灵根、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的一门艺术。

让我们在自然无为、勿忘初心中去体验太极拳的神奇魅力吧!

坚持下去,才能一览太极妙境!


24式太极拳,太极拳,陈氏太极拳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地址:练拳半途而废的人,废在了哪里?发布于2023-10-28 15: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