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之中,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支离叔和滑介叔,在冥伯的山丘上和昆仑的虚无之所里游乐观赏,那里曾经是黄帝休息的地方。


过了一会,滑介叔的左手长了一个疙瘩,他感觉到惊恐不安,并且厌恶这个东西。

支离叔就说:“你讨厌这个东西吗?”滑介叔说:“不,我怎么会讨厌他呢?具有生命的形体,不过是借助外物而形成;一切假借他物而生成的东西,就像灰土微粒一时间的聚合和积累。

人的死与生,也犹如白天和黑夜交替运行一样,况且我和你一同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如今这变化来到我身上,我怎么会讨厌它呢?

这是庄子通过两人的对话,阐述了人对于外物的一种豁然态度,无论是健康或者是疾病,都是在自己身上的一种反应,当你不在意的时候,这些事情便伤害不了你。

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时至今日,王阳明为人处事的精髓,仍与当代不谋而合。


1、温和对人对事度


不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这个世界没有"应该"二字。保持头脑清醒,明白自己渺小,切忌自我陶醉。炮打出头鸟,凡事不要强出头,因为你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强!


2、学会放下


痛苦只是一阵子,过后回头看看,其实那都不算什么。学会放下,拽的越紧,越是无法自拔。学会感恩、随顺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因果原则。

3、不要太高估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真的没有谁离开谁就活不下去的情况。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4、永怀善良的心度


学会宽恕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也很可怜,被压力推动,不由自主。要知道别人光鲜的背后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痛苦,自己不喜欢的人,报之以微笑,默默为他祝福;对喜欢的人,真情流露、真诚相待就好。人在做天在看,冥冥中自有因果在安排,永远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持续做对的事。
时刻提醒自己,改变自己,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5、别低估任何人


收敛自己的脾气,经常要保持沉默,因为冲动会做下让自己无法挽回的事情。不管人生经历了什么,把这些看似糟糕的事情,想要排斥的事情,从内心去接纳,把它们当做生命本然出现的一种状态。

不管遇见了什么,都能够坦然的接受,你才会遇见一个更好的人生,抛开对抗的情绪,才能更好的减少内心的痛苦。

人生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一味去对抗,要学会接受生命中出现的种种境遇。


6、办事有力度


王阳明认为:办事是最靠谱的修炼。

所谓“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人需要在事情上磨炼,下功夫,在忍耐中成长,在逆境中成熟。

王阳明奉旨到江西庐陵县做知县的第一天,便有一群百姓涌入了县衙门,哭天喊地要求减免税负。

他一边安抚乡民的情绪,一边展开深入真相,原来葛布税并不是朝廷下达的合法税收,而是宦官鱼肉百姓的借口。

于是他向乡民们宣布,今年就会免去葛布税。

王阳明新官上任,居然直接跳过了官场的繁文缛节,贸然免除了一项税收,下属被吓得不轻。

王阳明却不卑不亢向上级报告,处理得非常漂亮。

做该做的事,说该说的话,一切都会顺其其然,不求自来。


7、说话要适度


老话常说:“一言折尽平生福。”

王阳明也道:“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将劝意多,方是。”

随意指责他人的人,只会暴露自己的低素质。

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说,以教人讲话为职。

有一个青年前来请教,并说明演说如何重要云云。

苏格拉底等他说了半天以后,向他索要双倍学费,青年问为什么。

苏格拉底说:“因为我除了要教你讲话以外,还要教你如何不讲话。”

出言有尺,说话有度。

不说大话、空话,不说废话、坏话,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

所谓“仁者,其言也讱。”谨言实为修身之要。


8、胸怀有宽度


古今成大事者,都是宽宏大量、气吞山河之人。

王阳明认为,心胸狭窄,是灾祸的根源,坦然才会有福报。

他曾说:“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心胸狭隘之人,局限的不只是自己的思想,困住的更是整个人生。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人无完人,事无完事,心胸大了,事就小了,彼此包容,天下太平。

有一句古语是这样说的: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芝麻绿豆大的事儿,无足轻重随它去。

容别人所不能容,将得别人所不能得。


9、眼界有高度


年仅13岁的王阳明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说当然考状元是第一等事。

王阳明说,“登第恐不是第一等事,第一等事是读书学做圣贤。”

在当时,考取功名是读书人的首要目标,但王阳明却不走寻常路,要做虚无缥缈的圣贤。他父亲知晓后有点不以为然,但祖父十分欣赏他。


因为,眼界决定思维,思维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

《颜氏家训|里有一个名言: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山中人不信。

眼界小的人,很难相信山外有海,海外有山。

比起见识的广度,眼界更是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深度,预示着人生的高度。


10、读书有厚度


英国作家雪莱曾说:“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深以为然。

一个人知道得越多,越会发现自己无知。

王阳明认为,读书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记得”,第二重境界是“晓得”,第三境界重是“明心”。“记得”只是记住了书中的话;“晓得”则是理解了话的意思;

“明心”是需要在心上用功,存本心,读好书,近贤人。


读好书就是与高尚的人谈话,多读书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读得越多,越能明事理,越能拥有不俗的人生。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人生投资。量变会形成质变,总有一天,你会感谢你读过的每一本书。您的人生现在有几度呢?


11、做一个简单的人


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很多时候,伤害我们的东西并不是苦难,而是自己的情绪。


当生命中,出现不好的状况时,你越是“对抗”,情绪越是糟糕。而最糟糕的是,很多人对于“负面情绪本身”也特别排斥,比如说有一些人遇到糟糕的事情,他不由自主的会产生负面情绪,这个时候他又排斥这种负面情绪,认为负面情绪又再次伤害了自己,又有二重对抗之心,这就是痛中加痛。


不管,生命出现了什么样的嘈杂和痛苦,又或者是内心出现了负面情绪,都坦然的去接受。

就拿负面情绪来说,负面情绪的出现,也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人生的修行和境界的提升,都需要建立在痛苦的负面情绪之上。


某一个知名企业的创始人,他说过这样一番话:“顺境不会让一个人成长,只有痛苦才能让一个人变得伟大。”


逆境,产生的负面情绪,往往是修行自己的“一叶扁舟”,乘坐这一叶扁舟,你才能上岸。

《道德经|中说“福祸相依”,万事好和坏都是互相影响的,那些你认为痛苦的事情,也会孕育着好的影响。


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要排斥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心态呢,所以,不要去和任何看似糟糕的事情对抗。


古人云:“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笑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这番话的意思是:世人被外在名利束缚,所以总说“人事皆为苦海”,却不知外面青山绿水,涧石林立,野花与鸟儿同唱,山谷应答着樵夫高歌,这都是人间美景。

人世间并非凡夫之地,人生也不是苦海,不过是内心落入繁琐之中罢了。


因为,每一种人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折磨,经历亲人的离去,经历爱的人从身边消失等,每一个人都无可幸免。

那么,为什么还要对抗这些东西呢,既然终究要经历,为什么还要排斥呢?



来源:文字与图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觉得不错,请分享和转发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王阳明:人的态度,决定你的人生的格局发布于2023-10-26 19: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