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辙兄弟画像


绍圣四年七月二日,经过长途跋涉,苏轼终于到了琼州昌化军。这一段生死险途,反复考验着苏轼的身心。他在昌化军写的《到昌化军谢表|中说:“臣孤老无托,瘴疠交攻。子孙恸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外,宁许生还。”可见其不抱生还之望。在此而言,惠州美好的生活所抚慰的绝望、愁苦,随着映入眼帘的琼州景色被一一唤醒。


困难还不止是陈年的悲苦,在昌化军,苏轼面临的的第一问题是居住问题,据《苏轼文集|卷十九《桄榔庵铭|记载,苏轼刚到海南,无地可居,只好居住在一片桄榔林下。其次就是生活物资的缺乏,据《苏轼佚文汇编|所载《答程大时|一文,苏轼在昌化军是“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窘迫的生活状态无疑更加重了苏轼的内心负担。


绍圣四年中秋,苏轼写下了那篇著名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在这首词中,自“乌台诗案”以来的各种负面情绪得到一次总的发泄,悲痛、愁苦、仓皇、绝望交相传递而出,结句“把盏凄然北望”一出,真是令人同悲。


不过,似乎应该说这个负面情绪的发泄是有益的,嗣后其所作各篇和陶诗章,其风味皆如“翛然独往来,荣辱未易关”一语所言,颇近淡然。在昌化军,苏轼同当地的百姓有亲密地交往,也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在离开海南之际,他写下“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的诗句,来表达他对海南的深厚感情。


琼州昌化军见证了苏轼人生中的最后一段传奇岁月。所谓“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的诗文在此(其《海外集|部分)也沾染上了奇特的气息。如《别海南黎民表|诗中说“平生生死梦,三者无优劣”,将生死之间插入“梦”;又如《和陶〈东方有一士|诗中说“还将岭茅瘴,一洗月阙寒”,所谓用岭南瘴疠之气来清洗月华之寒,俱为奇思奇笔,大有“非子瞻不得道此语”之感。


纵观苏轼由惠州到琼州昌化军的前后,其心态历程转折起伏之复杂,是历代诗人中罕见的。而其由困苦转惊惶,由惊惶转释然,由释然转欣喜,由欣喜转绝望,由绝望转淡然,最终由淡然转入对人生种种迹遇的开怀的过程,也是他的诗文熔铸他的生命风格的过程。可以说,苏轼自惠至琼前后的诗文,也是一部“诗史”——一部苏轼个人的“心灵史”。



版权说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文字及使用配图旨在学习交流,均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转发、文字、图片都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按版权法规定妥善处理与删除 。非常感谢! 觉得不错,请分享和转发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苏轼:生活有多艰难,人生就应有多达观发布于2023-10-26 18:59:09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