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立志成圣”是一个秘密,在父亲的反对下,他将这个目标埋藏于心底。

经过三十年,终于厚积薄发,成为一代圣人。


庄子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寂寞是万物的根本,在寂寞中,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沉淀自己、成为自己。

耐得住寂寞之人,能够专注于自己的理想,他们不会半途而废,更不会怨天尤人。


1、

心是身上的灯


王阳明与友人同游,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万事万物都是你内心的投射。


哪怕洪水滔天,我心安然,哪里都是桃花源;哪怕暗夜无边,我心光明,哪里都是水云间。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保持内心的光明,人生自然光明。


2、

不去猜人心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姚燧


 人有爱恨,有七情六欲,有放不下的牵绊,自然也会有内心的阴暗面。俗话说得好:人心隔肚皮。猜人心就像是隔皮猜瓜,难知好坏。买西瓜只凭经验就能判断,可猜人心却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日本著名小说家东野圭吾曾在《白夜行|中写道:“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直视太阳,容易被强光刺伤眼睛;直面人心,容易让猜疑占据心灵。


 古人言:“疑心生暗鬼。”疑心重的人,对别人的一言一行都会特别注意。他们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仿佛每天生活在宫斗剧里,不仅影响身边人的心情,更影响了自己内心的坦然与自在。


 因此,王阳明也在《传习录|中强调:“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修德重在修心,一个人心里有着怎样的想法,决定了他能看到怎样的世界。自己首先要做到心地光明,才能看见命运最美的风景


 与人相处贵在舒服。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掏心掏肺;不是所有事,都值得鞠躬尽瘁。人的一生很短,没有多少时间可以供我们挥霍,与其费尽心思去猜测别人的心思,不如把时间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陪伴深爱的人。


 有些话听过就好,切莫当真;有些事知道就好,切莫说破;有些人看清就好,切莫拆穿;有些情随缘就好,切莫执着。不要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不要再为想不开的烦心事彻夜不眠,不要再为看不惯的事据理力争。对朋友,多帮助点;对感情,多付出点;对自己,多心疼点。


 人生苦短,珍惜每次遇见,珍惜每一段缘。岁月是公平的的,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有的人忙忙碌碌地活着,有的人停下脚步去欣赏。这其中的差异,都能从心上找到原因。


3、

忙时心不乱


人生在世,忙是不可避免的。事务繁杂,身体得不到休息,是一种忙;思虑过多,内心得不到安宁,也是一种忙。


王阳明的弟子曾问他:“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也忙,何也?”

这位弟子对王阳明说,自己一忙起来就容易烦躁。

有事时固然心烦意乱,没事时也闹得心绪不宁。

弟子感到很苦恼,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

王阳明举了个例子:“令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一些人被忙碌的生活所挟持,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安宁。

就拿吃饭这件小事来说,人坐在饭桌前,眼里放不下电视,手里放不下手机。

并非真有什么要紧的事等着他们去处理,只因为平时忙惯了,吃顿饭的功夫都收不住心。饭也不能好好吃,觉也不能好好睡。心里总感觉到累,身体也得不到好的休息。

人生苦短,珍惜每次遇见,珍惜每一段缘。岁月是公平的的,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有的人忙忙碌碌地活着,有的人停下脚步去欣赏。这其中的差异,都能从心上找到原因。


4、

多一份淡然,少一些浮华。

多一份安宁,少一些纷扰。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桃花源”:与清风明月为伴,与湖光山色为邻。远离红尘烦扰,了却世俗恩怨。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凡尘的我们,纵使内心几多向往,终是割舍不下太多的牵绊。或迷茫困顿,或意气风发……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奔涌向前。
唯有在书中,觅一方净土,让心灵自由地呼吸。
初读《瓦尔登湖|,只是佩服梭罗敢于抛下一切,活出自我的勇气。
如今再读,恍然明白,梭罗是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人生的三重境界:是自由的心态,是极简主义的活法,更是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5、

人生真正的自由,

是内心的自由。


1845年7月4日,梭罗独自一人来到瓦尔登湖畔,开始了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
在那里,他自己建造房屋,有了安身之所。日常所需,也很简单,他对物质没有太多的欲望,只要能够支撑正常的生活就可以。
他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春耕,秋收,冬藏。
闲暇的时间,可以出去散步,看草长莺飞,听鸟雀啼鸣。也可以读书,写作,与自己的灵魂对话。
在梭罗看来:
“人们交口称赞和认为成功的生活,无非是生活的一种而已。我们为什么要夸耀一种,而牺牲其他各种呢?”
是的。他想要清醒地活着,追随自己内心的想法,活出自己真正喜欢的人生。
多少人,浑浑噩噩,把自己束缚在狭隘的圈子里。活在世俗的评判之下,活在别人的看法里,活在自我的压抑中。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总是受到欲望和世俗标准的捆绑。那么,无论物质生活多么丰富,内心依然会有负累。
人生真正的自由,是内心的自由?,是精神的自由。
只要内心是自由的,不管处于什么样的人生境遇,都能用一颗坦然自若的心,无所畏惧。
生活是自己的,无需别人的干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好好生活,便是人间幸事。
往后余生,全力以赴地过,云淡风轻地活。??

6、

好的人生,需要做减法


梭罗在瓦尔登湖居住两年后便离开了。他不是一位隐居者,而是通过隐居瓦尔登湖的经历,证明真正的生活所需,并没有太多。
好的人生,需要做减法,一直减到简单的状态。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极简,是一种智慧,取舍有道。
极简,删繁就简,去伪存真。只留下最重要的那部分,保持恰如其分的比例。
学会欲望极简
有时候我们活得不快乐,并不是得到的太少,而是欲望太多。过多的欲望,会让人身心疲惫。
到了一定阶段,便会慢慢明白,所谓的名利,所谓的物质,并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和安宁。
健康的身体,温馨的家庭,简单的生活,更能够让人满足和心安。
学会物质极简
我们的生活,早已物质过剩。
然而,过多的物质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反而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
给自己的生活做一次断舍离,把自己从物质的依赖中解放出来。
不必因为虚荣而去攀比,不必因为无聊而去购物,更不必因为空虚而用物质填补内心。
物质极简,灵魂便会越来越丰盈。
学会关系极简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需三两枝。
不合适的圈子,不必强融。不讨好别人,不委屈自己。??
在懂你的人群里,悠闲地散步。
在简单朴素的生活里,学会知足和感恩。在细水长流的时光里,收藏美好和感动。
学会生活极简
曾经如此渴望命运的斑斓,到后来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平平淡淡才是真,简简单单就是福。不再过多地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再关注那些无用的信息,不再热衷于无聊的社交,也不再羡慕别人的热闹和繁华。
生活,终究是自己的,与别人无关。放下莫须有的执念,放下过去的遗憾,放下内心的负累,好好做自己。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历经山重水复,看透万千风景,习得极简的智慧。
???学会做减法,人生也会快乐而从容。

7、

用顺其自然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结尾处这样写道:
“让我们如自然一般悠然自在地生活吧……
让我们该起床就起床,该休息就安心休息,保持安宁而没有烦扰的心态……
让钟声回荡,让孩子哭喊——下定决心过好过每一天。”
对于人生的境遇,不用过分地衡量。接纳命运的一切给予,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自然而然,过好自己的人生。
人生最难得的,便是一颗纯粹淡泊的心。
多一份淡然,少一些浮华。多一份安宁,少一些纷扰。
作家周国平曾说:
“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唯有内心富有充盈,方能从容抵抗世间所有的不安与躁动。”
内心安静,才能处变不惊。内心简单,才能潇洒自在。
人生没有完美,生活也未能尽如人意。但成长,会教会我们释怀一切,也教会我们与生活和解。
熬过泥泞,便会走上另一段坦途。熬过严寒,便会遇见另一场明媚。
《瓦尔登湖|中有句话特别治愈:
“我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
凛冬散尽,春日可期。春天总会来的,花儿也会开的,一切美好也都会如约而来。
人生无需刻意,随缘便是境界。不用费尽心思地去追逐,一切顺其自然。
用顺其自然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不为外物所扰,不被世俗所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好自己的人生。
人生路漫漫,愿你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
愿你生活极简,灵魂丰盈,活得潇洒而坦荡。
愿你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8、

忙时心不乱


人生在世,忙是不可避免的。事务繁杂,身体得不到休息,是一种忙;思虑过多,内心得不到安宁,也是一种忙。


王阳明的弟子曾问他:“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也忙,何也?”

这位弟子对王阳明说,自己一忙起来就容易烦躁。

有事时固然心烦意乱,没事时也闹得心绪不宁。

弟子感到很苦恼,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

王阳明举了个例子:“令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一些人被忙碌的生活所挟持,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安宁。

就拿吃饭这件小事来说,人坐在饭桌前,眼里放不下电视,手里放不下手机。

并非真有什么要紧的事等着他们去处理,只因为平时忙惯了,吃顿饭的功夫都收不住心。饭也不能好好吃,觉也不能好好睡。心里总感觉到累,身体也得不到好的休息。


对此,王阳明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精一之功”。所谓“精一”,就是专注做好眼前的这一件事。心若精一,哪还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曾国藩曾说:“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有此恒心。只要一心不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9、

闲时心不空


很多人认为,吃喝玩乐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其实不然。一个人忙惯了,一旦闲下来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劝民歌|里写道:“不见闲人精力长,但见劳人筋骨实。”人的身体如此,心也是一样。《菜根谭|里讲:“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一天到晚什么事都不做,闲得太久了,就容易胡思乱想。所以哪怕时间上得闲,也不能任由自己的心随意放空。


王阳明被贬龙场时,只担任一个小小的驿丞。由于位卑权低,整日也没什么公务,王阳明彻底沦为了一个“闲人”。他在屋后建了一个石椁,日夜端坐其中,参悟圣人之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静心思考,某天夜里王阳明突然顿悟,参透了“格物致知”的道理。


这段闲来无事的思索,也因此成为王阳明人生之中一次重大的转折,史称“龙场悟道”。

一个人闲暇时的所作所思,不知不觉间决定着他的未来。闲来无事,不如给自己的心灵充个电。存心养性,让自己做个更充实的人。


不管是忙是闲,心态乐观才是关键。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愿诸位心如莲花不着水,又如明月不落空


10、

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


“不经风霜苦,难得腊梅香”,成功的快乐,正是经历艰苦奋斗后产生的。古人“头悬梁,锥刺股”,苦则苦矣,但他们下苦功实现上进之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无穷。


人生就是一段航程,航行在人生之海上,我们可能经历波涛汹涌,也会遇到风平浪静的时候。喜悦和幸福充斥在航行的途中,苦难和挫败也是航行的一部分。因此,在经历完整人生的过程中,悲苦从来都是无法逃避的,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作晚餐。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弟子们听后立刻开悟了。


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会因圣水圣殿而改变;人生是苦的,修行是苦的,生命本质也是苦的,这点即使是圣人也不可能改变,何况是凡夫俗子!去看过著名油画大师凡·高故居的人都知道,那里只有张开裂的木床和一双破皮鞋。凡·高一生潦倒困苦,没有娶妻,但也许正是生活上的困窘,带他完成了在艺术上的造诣,使他成为大师中的大师。


对待我们的人生也应该是这样的,时时准备受苦,不是期待苦瓜变甜,而是真正认识那苦的滋味,这才是有智慧的态度。苦瓜本来就是苦瓜,是连根都苦的。这是一个苦瓜的实相、真相。变甜只是我们虚幻的期待而已,唯有真正面对事物的真相,我们才能从中解脱。


圆满的人生并不是一辈子没有吃过苦、没有失过恋,而是经历过、体验过、面对过那苦的滋味,超越那苦的感觉。苦与乐是生命的盛宴,是生命的波峰波谷,高低起伏,因而才会波澜壮阔。


当我们接纳苦,把苦看作是人生的必然历程时,苦便不再是世俗的苦。同样,接受乐,把乐当作是生命的历程,乐也不再仅仅是世俗的乐。去享受生命的盛宴,享受所有的高潮与低谷,活在生命的苦乐之中,由此生命的乐趣便已被我们掌握在手中。


来源: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阳明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尤其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也因此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想了解更多

扫描下方二维码



⊙版权声明

◎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 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

◎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陆王心学,阳明心学, 王守仁心学, 王阳明心学



◎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阳明学派微信平台整理发布不代表阳明学派的观点和立场。

觉得不错,请分享和转发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王阳明:人生的三重境界,自由,极简,顺其自然发布于2023-10-26 18:20:39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