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问鬼脚七:“为什么要修行?”鬼脚七说:“为了从苦中解脱出来。”

 然而,修行本身也是苦的,如何才能更好地修行呢?做到渡人、渡心、渡己这“三渡”,就是最好的修行。

 常言道:“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充实内心,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1、渡人,是一种善良



 王阳明平定叛乱,俘虏了宁王朱宸濠。还拿到朱宸濠筹备造反时,联络朝臣所用的账本。王阳明本可借账本大做文章,彻底击垮那些跟他唱反调的人。

 可他却一把火将账本给烧了,功劳也全让给了别人。在王阳明眼中,叛乱已经平定,再没有理由大动干戈,一切就到此为止吧!


 渡人,是一种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它无关乎学历、无关乎贫富、无关乎文化素养。


 世间的美好,正是因为一个又一个善良的人。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烛火,去点亮别人灰暗的生命;用自己心中的善意,去温暖每一个冰冷的角落。

 古人言:“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人生路上,谁都会遇到雨天,谁都会有没带伞的时候,帮别人打一把伞,总有一天,那把伞也会撑到你的头上。

 所以,永远都不要吝啬自己的善良。

  

2、渡心,是一种格局



 人生的道路布满荆棘、崎岖蜿蜒。修炼心态,才能不为泥泞所累。人生幸福,不在于一时的输赢,而在于内心的丰盈。


 王阳明多次参加会试,都没有上榜。他却不以为然,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在他看来,有人金榜题名,就会有人名落孙山。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无论快乐还是痛苦,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完全不值得挂心。渡心,是一场心的磨炼,一种看世界的格局。你的心是什么样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心态不同,看到的风景也大不相同。如果你的心是灰暗的,世界就是冰冷的;如果你的心是明亮的,世界就是温暖的。


 人生充满局限,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的心被困住了。学会降伏自己的心,是我们一生必修的课程。


 往后余生,渡好自己的一颗心,做个洒脱的人。不纠缠于生活的琐碎,不为生活的磨难而感到忧愁。不乱于心,才能不困于情;不念过往,才能不畏将来。


3、渡己,是一种成熟



 佛说:“众生皆苦,唯有自渡。”生命中的很多困难,你真正能依靠的,其实只有你自己,别人是帮不了的。敢于独自面对黑暗,你才知道如何走出黑暗。


 王阳明被贬至龙场,在山洞边搭茅草棚安身。洞中缺衣少食,他就向当地农民请教,在山的南面开荒种田。衣食住行全都自给自足,不向外求。


 所谓成熟,就是学会独自承受。与其等待救世主,不如做自己的“摆渡人”。咽下所有委屈,收敛所有脾气,戒掉所有情绪。哪怕是天塌下来,也能自己扛。


 三毛说:“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这个世界,除了你自己,没人能替你坚强,也没什么能真正打败你。

 所有的“渡”到最后,其实都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也没有平白无故的缘分。


 唯愿你,从今往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常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努力“渡”好自己的人生!

王阳明有诗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他认为,心是万物的主宰。


 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都会顺应心境而改变。任何时候,只要我心不动,一切便会豁然开朗。


 电影《阿甘正传|里有一句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你的心境,就是你生活的样子。

 当静时则静,当定时则定,当淡时则淡。


4、心静


 生活充满了种种偶然与不测,很多人的心情都容易因此受到影响。

 有一次,一个学生向王阳明请教:“老师,我在安静时修心,觉得心里的意思还好;可是一遇到事心态便大不相同了,这该怎么办?”


 王阳明回答他:“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没有人生来就懂得如何静心,必须要经受住世事的磨练,根基才能更稳固。学会按心兵于不动,就能如静水般从容,无论周围环境如何,我们都要学会静心。


 作家亦舒说过:“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切忌喧哗。”人的心境,应该像一面镜子一样平静:不牵扯,不妄动,不留恋。


 我们总以为,躲到一个世外桃源里,才能远离喧嚣,回归安静。实际上,真正的心静,是灯火阑珊处的修炼,是鸡零狗碎时的隐忍。

 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心静下来了,事情就顺了。


  5、心定



 心无所定,身似浮萍。普通人与圣人之间的差距,就在日常定心的工夫上。

 工夫浅的人,哪怕闲来无事,也难以定下一颗心。总能凭空想出一点事来,让自己担忧、烦恼、生气。种种杂念,搅扰得自己片刻不得安宁。


 工夫深的人,或许善于过滤外界繁杂的信息,始终保持内心的镇定。或许善于从有利的一面看问题,遇事不慌不忙,冷静地分析问题。


 王阳明一生的成就,多半出自涵养,小半出自学问。而他的涵养工夫,主要来自定心。他说:“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真正厉害的人,不用刻意追求宁静,而内心无处不淡定。


 在寻常人眼中,生活是生活,修行是修行,二者无法混为一谈。而在王阳明眼中,人生处处是修行,生活处处是道场。


 王阳明启示我们,要学会把浑浊、动荡的心澄清。让心安定,回复原本的澄澈,生活也就不会被境遇随意差遣。


《增广贤文|里有两句写得妙:“厌静还思喧,嫌喧又忆山。自从心定后,无处不安然。”心若不定,哪怕已经找到了桃花源,依然体会不到桃源的乐趣。


 若要宁静,不是非得远赴深山,避开车马喧嚣;而是身处闹市,依然能在心中修篱种菊。


 尽管身处滚滚红尘中,每一天都涛声依旧,但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随处可得寂静安然。


  6、心淡


 从容淡定,是一种活法,更是一种境界


 有这样一则笑话:下雨了,所有人都匆匆忙忙向前跑。唯有一人神态悠闲,在雨中渡步。旁边跑过的人十分不解,问他:“下雨了,你为什么还不快跑?”那人缓缓答道:“急什么,跑到前面,不一样在下雨吗?”


 当所有人都在狂风暴雨中四散奔逃时,不妨做一个欣然在雨中漫步的人。


 正如王阳明所言:“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排除心中的杂念,不为外物所累,方可追求心灵的自由。


 以一颗安静的心,隔绝外界环境的干扰。让自己专注于当下所做的事,用整个身心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不是与自我纠缠。


 丰子恺曾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点个“在看”,静下来,定下来,淡下来。生活中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你要自己成全自己。


版权说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文字及使用配图旨在学习交流,均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转发、文字、图片都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按版权法规定妥善处理与删除 。非常感谢! 觉得不错,请分享和转发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王阳明:先渡自己的心发布于2023-10-26 18: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