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先生的心学,是治国之道也是修身之道。如果说“致良知”是最核心的部分,那么“知善恶”就是核心部分。
提到“知善恶”,就不能不提“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代表了阳明思想的终极关怀和基本宗旨,读懂这四句,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心学”,对于个人在现实中的为人处世也大有裨益。
配图 | 视觉中国
无善无恶心之体
阳明先生认为,本心无善无恶。善与恶是一种相对存在的理念,是建立在道德和良知之上的一种区分。所以,“四句教”第一句的意思是,心作为客观存在的主体,本来无善恶可言,是空灵清净之物。
就好像一把刀,在被使用之前,它就是一个“无善无恶”的存在。如果握在厨师手中,那它就是烹饪的工具;如果被杀手拿在手中,它就沦为了凶器。
这句话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说心一定要保持本真,不能有善恶之偏,如果有善恶之偏,心体就会失去本色,丧失了它的本来面目。因此,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丧失本心,不要丧失自己的信念。因为无论你身处的环境如何,只要有决心总是可以变成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配图 | 视觉中国
有善有恶意之动
意是指意念,意念就是心动。“四句教”第二句说的是,善恶是与人的意念同时出现的。
人只要心动,只要有意欲,就必然相伴出现善或恶。意动是知也是行。从这里也可引申出,只要有知有行就必然会出现善恶,非善即恶、非恶即善。
因此,践行心学很简单,只要时时关注自己的念头,日进一善、注意修行、定有所成。但践行心学也很难,因为“知行合一”的过程并不是自发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一个“致”的“工夫”。“致”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磨练修习的过程,因此需要动心忍性、省察克治、反身求己,才能“静亦定、动亦定”。
配图 | 视觉中国
知善知恶是良知
当善恶已经存在,如何分清善恶就非常重要。由此可见,“知善恶”,一是知,要有判断力;二是良知,要有判断的标准。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所以,只有把善作善,把恶当恶,才叫良知。
如果只“知”,而没有“良知”,虽然能分清善恶之别,但有可能会把“善”当“恶”,或者把“恶”当“善”。只有良知,才能以“善”为善,以“恶”为恶。良知作为先天原则,不仅表现为“知是知非”或“知善知恶”,还表现为“好善好恶”,既是道德理性原则,又是道德情感原则。良知不仅指示我们何为是何为非,而且使我们“好”所是而“恶”所非,它是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感的统一。
因此,“四句教”第三句说的是:要通过教育和实践,明确善恶的界限和标准,良知虽然是天性,但也能通过知识教育,使得人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从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配图 | 视觉中国
为善去恶是格物
“格物”的涵义非常丰富,指人类各方面的活动,如果概括地说,就是探究事物客观属性,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是人生实践的目的;而“为善去恶”就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和标准,人类对自己、对他人、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应以“为善去恶”为标准。
虽然阳明先生历来提倡“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一个人的价值观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他也补充说“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正因此,“知善恶”就需要“致良知”,致良知的目的就是更好的规范善和恶的区别。
从“知善知恶是良知”到“为善去恶是格物”,也即通过“致良知”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这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因此,“四句教”第四句说的是:我们要真正将心里的道德发动出来,影响社会,而不是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要追求最好的自己,因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在当今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秉承一颗充满善良的心,心中怀有良知与对天地、对人对事的敬畏,才能时刻自省,自成方圆。
版权说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文字及使用配图旨在学习交流,均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转发、文字、图片都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按版权法规定妥善处理与删除 。非常感谢! 觉得不错,请分享和转发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王阳明:知善恶,追求更好的自己发布于2023-10-26 17: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