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说,道门,道人,道士,道教,道家文化,斋醮科仪,超度


1


老子说话的特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正言若反”,老子善于正话反说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比如《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此章是《道德经》中最难理解的章节之一,因为这与我们的生活经验完全相反。


从生活经验来说,多接触、多观察外部事物,才能认识他们,以及发现背后的客观规律。


但老子偏偏说,不出门,就能知道天下事,不看窗外,就能了解天时。


我们认为要长见识,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但老子偏偏说,出门越远,知道的反而越少;有道的圣人不必经历就能知道,不必亲见就能明白,不事作为而能成就。


老子在此表达的观点与我们常有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完全相反。


为什么此章表达的观点如此“反常”呢?



2


我们看看《道德经》接下来的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于下。”以此章再来回看四十七章,也许可以霍然开朗。


“为学日益”,是指对现象界之认识,对现象界之认识是越学越多的。比如人之始生,必从认识父母、兄弟开始,之后认识花鸟虫鱼,山川草木;及至长,渐渐认识人伦关系、社会规则、科学规律……这是一步步深入和增多的过程。


“为道日损”,学道的话就不一样了,是一天一天减损的,减损什么?减损我见、我执。任何人生存于世界,无不以自我的感官与后天的观念来认识世界,这有多少偏执与我见啊。为道,就是减损这些东西,减损到毫无偏见,就达无为之境。可见这个无为,非不为也,而是放弃我见、我执之后的作为。


道既然是绝对的,人不能绝对的认识道,只能从道的运作特色来勉强认识它。道的特色是生育、养育万物,但不占有、不把执、不主宰。


圣人效仿道,就是效仿道的这种虚、静的功夫,越矫揉造作,反而离道越远。


所以,“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根本而言,就是致虚守静的功夫。



3


儒、道两家都讲修身治国,其修养都强调无私,其根本目的都是养育生命,让生命幸福安乐。


但区别在于,儒家的德是仁德,它重有为。我有仁心仁德,必发之于外,才是真的仁德,所谓“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但道家讲道德,这个德是来自于道的某种赋予,它重无为。因为人人都从道中获得了某种天赋,他就有条件自正、自富、自朴,并不需要太多的干扰。


道家之道德主张万民自为自养,自富自正,反而与今日尊重个性、尊重自由的价值观更为切合。看来,欲有为之政治,需无为而实现之。


观老子五千言,字字处处是爱民、重民、惜民的情怀。老子的思想本来就是为了治世之用,汉代立国之初采用黄老之术治国,就是道家思想在政治上的某种应用。


另一方面,老子的道论对个人身心的安宁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后学也开启了道家的另一条路径,即由修身悟道而至静美人生。


最后,发挥一下对“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的理解。“不行”非不行也,不自行也;“不见”非不见也,不自见也;“不为”非不为也,不自为也。


道家最高的智慧,就是把个人的思、为完全融合于大化之中。陶渊明有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是何等光明磊落至静至美的人生境界

道教常识问答

推荐阅读   

什么是真大道教?

道教怎样解释天人感应? 

道教怎样敬香叩拜? 

道教的五行与相生相克关系?

朔,望,晦,电,是哪一天?

全真道士为什么要冠巾? 

何为昊天玉皇上帝 

纯阳祖师圣迹如何 

孙清静仙姑事迹如何 

何为三官大帝?

张三丰是何来历?

李铁拐事迹如何? 

道教有哪些节日? 


转载亦是功德,欢迎大家关注分享

免责声明:

图文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为公益分享、交流、参考之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文章仅为作者观点。图/文/音频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本平台对文章内容保持中立!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留言联系,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




道家学说,道门,道人,道士,道教,道家文化,斋醮科仪,超度



洗靈归正 

 纯心真性

今日高考,持诵此宝诰,愿学子逢考必过

她曾被说是短命之人,最后却白日飞升?丨真 · 我命由我不由天!

恭贺碧霞元君神诞丨小茅山仙姑庙祈福开运法会圆满周隆

书生习得穿墙的道术,最终却头破血流,道士:他悟了!

高考日,为高考学子祈福!祈愿学子们广开智慧、金榜题名!


道家学说,道门,道人,道士,道教,道家文化,斋醮科仪,超度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老子:为什么足不出户却能“知天下,见天道”?发布于2023-10-25 22:36:14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