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说,道门,道人,道士,道教,道家文化,斋醮科仪,超度
受影视剧影响,很多人的认知中,道家戒律繁多,道士都是不准喝酒吃肉,喝酒吃肉的都是“假道士”。
其实,这是因为世人不了解道家文化所导致的误解。道士是道家的神职人员,世人眼中,道士作为出家人应当是粗茶淡饭,青灯几盏,过着远离尘嚣的闲云野鹤的生活。
喝酒吃肉似乎是有悖于道教家戒律的,同为出家人的和尚是严禁喝酒吃肉的,今天谈一谈古代道士可以喝酒吃肉吗?
远古神祀宗教把酒作为祭奠神祗的重要供品,还设有专门掌管宗教活动中敬酒事项的官职,称为“酒人”。
《周礼·天官·酒人》记载:“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供奉之。”早期道教受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并不一概忌酒。张道陵祖师在蜀中创立五斗米道,设二十四治,治首即称“祭酒”。
祭酒原为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乃德高望重者才能担任,说明早期道士所行宗教职能与原来的祭酒有相通之处。戒律并无不饮酒的条规。现存最早的道家戒律《老君想尔戒》,分上中下三行,每行三条,共九条皆无戒酒之条。
道家历代仙真、历史人物中也多有与酒有不解之缘者。
最为出名的是唐代谪仙大诗人李白,有名的“道士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甚至有仙真因酒而得度。
传说被全真道奉为祖师的吕洞宾在唐末、五代之际,少习举业,两举进士不第。后游长安,整日迷醉于长安酒肆,在酒肆中遇钟离权祖师,经过“十试”,得授长生久视之术而成仙。蓝采和在酒楼饮酒放歌时,仙鹤从天而降,接引他飞升成仙。
金代道士王重阳是道家全真道的创始人。他出生在陕西威阳大魏村富户,早年习文,入府学,后改而习武,于1138年曾应试武举,考中甲科,慨然有经略天下之志,然长期任征酒小吏,卒未能得志。四十八岁时,自称于甘河镇酒肆中遇异人,饮以神水,授以真诀,自此假装疯癫,自号“王害风”,弃家入终南山南时村穴居修炼,号所居处为“活死人墓”。
清代光绪年间著名道士李涵虚是丹道西派创始人。史载他自小颖悟,年轻时善琴、嗜酒,陶醉于诗词文赋之中,堪称诗酒中人。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三、全真与正一的饮酒观
全真派《初真戒律》中:初真五戒就有明确规定戒酒的条例。
“五戒”指:一、不得杀生;二、不得荤酒;三、不得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盗;五、不得邪淫。教规中有明确的不许饮酒的戒律。一些教内文献,明确违反了这些教规的惩罚办法。
《教主重阳帝君责罚榜》:“四酒色财气食荤,但犯一者,罚出”的规定。
相较于全真派的戒律森严,道家另一大派系正一道的戒律则是较为宽松。
正一派的道士可以不忌荤腥,也不需出家修行,还能结婚生子。
不过无论是全真派还是正一的道士,都要遵守“五荤三厌四不食”的禁忌。
正一道虽然并不严格戒酒,但是坚决反对酗酒。道家重要经典《太平经·丁部》对酗酒的害处有专门论述:
“盖无故发民令作酒,损废五谷”,“念四海之内,有几何市,一月之间,消五谷数亿万斗制”。
“凡人一饮酒令醉,狂脉便作”,“伤损阳精”,“或缘高坠,或为车马所克贼”。
酒醉之后“买卖失职”,“或早到市,反宜乃归”。
因酗酒“或孤独因以绝嗣,或结怨父母置害,或流灾子孙”。
酒醉之后,“或为奸人所得”,“县官长吏,不得推理,叩胸呼天,感动皇灵,使阴阳四时五行之气乖错,复旱(干)上皇太平之君之治,令太和气逆行”。
酗酒的害处是很多的,“推酒之害万端,不可胜记。”鉴于此,该经还规定了对酗酒者的惩罚办法是鞭笞和贬降:“但使有德之君,有教敕明令,谓吏民言:从今已往,敢有市无故饮一斗者,笞三十,谪三日;饮二斗者,笞六十,谪六日;饮三斗者,笞九十,谪九日。各随其酒斛为谪”。
除了主张饮酒适量外,道士在养生实践中还总结出一些饮酒宜忌:
凡欲饮酒不欲速,速则冲破肺。肺为五脏之华盖,固不得损。损即多涕洟兼患肺气、肺痿、咳嗽之疾。若患劳风、风疳、五痔人, 切须忌之。若患风人加之药物浸酒,不令甚醉。”饮酒过速,不仅伤身,还容易醉酒。
不问四时,常吃暖酒弥佳。若冬月但杀冷而已,不要苦热,热即伤心肺。凡是饮食皆不欲热吃,非独热酒耳。酒宜热饮,利于养胃。
空腹饮酒,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而且空腹喝酒对胃肠道伤害大,容易引起胃出血、胃溃疡,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油质食物,或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
饮酒不欲风里坐卧,袒肉,操扇,盖缘毛孔悉开,不欲使风入,风入即令四肢不遂兼风,手足瘫痪等皆由斯得。
道家对酒的基本态度是,酒可以喝,但不要过多过量。夫酒少吃即益,多吃即损。少即引气导药力,润肌肤,益颜色,通荣卫,理气御霜,辟温气。酒能乱性,佛家戒之。酒能养气,仙家饮之。无酒时学佛,有酒时学仙。酒能够养气,因为酒有一定的活血作用。人之根本在于精、气、神,行血之流畅,所以能带动精气的畅通无碍,所以能够起到养生的作用。
《汉书·食货志》中称酒为“百药之长”,可以理解为在众多的药中,酒本身是效果最好的药。道家对于酒,也更看重其养生保健功效,认为“酒势辟邪,胜于他物之故也”。所以主张:“神仙不禁酒,以能行气壮神,然不过饮也”。
华夏古文化里,“荤”指的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香草类植物,《说文解字》云:“荤,臭菜也”。“五荤”是哪些植物呢?《本草纲目》记载:“五荤即五辛,为其辛臭昏神伐性也”。炼形家以小蒜、蒜、韭、芸薹、胡荽为五荤;道家以韭、薤、蒜、芸薹、胡荽为五荤;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为五荤”。道家之所以不吃“五荤”乃是由于它们都具有刺激性的气味,道士在修行时,吐纳服气如果吐出带有刺激性的浊气,不利于修行。另外道士在上香供神、诵经时如果吃了五荤之物,呼出的浊气也是对神明的不敬,所以道士练功、斋戒之时不可以服用“五荤”之物。
高道孙思邈的《孙真人卫生歌》:“雁有序兮犬有义,黑鲤朝北知臣礼。人无礼义反食之,天地神明俱不喜。”戒律里的“三厌”指的是三种动物,即大雁、狗和乌鱼。张道陵在创立道教时,也有“四不食”的戒律,即牛、狗、大雁和乌鱼这四种动物。孙真人的“三厌”和张天师的“四不食”合在一起规定了牛、狗、大雁和乌鱼这四种动物对于道教徒来说是不可以食用的。
牛在古代的农耕社会里是主要的劳动力,朝廷也是禁止宰杀耕牛的。唐玄宗时期《禁屠杀马牛驴诏》:“马牛驴皆能任重致远,济人使用,先有处分,不令宰杀。”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杀业至重,牛有功于稼穑,杀之业尤重”。牛的性情温顺,任劳任怨,道家劝善之书《牛图经》有记载:“劝人听吾说因由,世间最苦是耕牛,春夏秋冬齐用力,四时辛苦未曾休……劝君食味将牛戒,无牛亦有好珍馐,人从是处行方便,无量阴功万古流”。
“狗不嫌家贫”,《玉篇·犬部》称:“狗,家畜,以吠守”。狗自古以来都是忠诚的象征,是人类看家护院的不二之选。
乌鱼在民间又被称为“孝鱼”,据说母鱼在产卵以后,身体就会变得虚弱,尤其是眼睛,几乎处于失眠的状态,看不清水里面的食物。这个时候幼鱼便会游到母鱼嘴里充,让母乌鱼食之充饥,这体现了中华文化里的孝道精神。
大雁属于群居的鸟类,一般是一只雌雁配一只雄雁,向来都是从一而终的。如果其中一只死去,剩下的孤雁至死也不会再找别的伴侣,这是坚贞不渝的象征。
道教常识问答
推荐阅读
什么是五斗米道?
道教为何提倡寡欲?
何谓斋醮?
何谓三涂五苦?
道士戴的巾有九种是哪九巾?
什么是三元五腊?
何谓道教三祖
少阳帝君仙迹如何
郝广宁真人事迹如何
何为碧霞元君?
葛玄是何来历?
张果老来历如何?
太岁君是何神明?
转载亦是功德,欢迎大家关注分享
免责声明:
图文源于网络公开内容,仅为公益分享、交流、参考之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文章仅为作者观点。图/文/音频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本平台对文章内容保持中立!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留言联系,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
道家学说,道门,道人,道士,道教,道家文化,斋醮科仪,超度
洗靈归正
纯心真性重新和天地能量连接,找回失去的灵气!
道家智慧 | 不贪不争,通其善道
身为道体德含天地,修道就是修德!
神仙离我们并不远,你却常常寻不到
道家追求的“逍遥”,是心灵的最高解放!
▼
道家学说,道门,道人,道士,道教,道家文化,斋醮科仪,超度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道长是如何边喝酒,边修仙真的?发布于2023-10-25 22: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