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赵国任命廉颇代理相国之职,率军征伐魏国,攻取了繁阳。这时,赵国国君孝成王赵丹去世,他的儿子赵偃继位,是为悼襄王。悼襄王刚执政就令武襄君乐乘取代了廉颇。廉颇因此大怒,攻击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便逃奔到魏国的都城大梁。但他在魏很久,仍得不到信任重用。此时,赵国的军队多次遭秦军围困,赵王想重新任用廉颇,廉颇也渴望着再为赵国效力。赵王于是派使者前往大梁,观察廉颇是否还能被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以重金贿赂那位使者,让他在赵王面前说廉颇的坏话。廉颇会见使者时,有意一餐饭吃下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挂铠甲,跃上战马以此显示自己还可以率军去攻城陷阵。使者回到赵国后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好。只是陪我坐着的时候,不一会就去拉了三次屎。”赵王由此认为廉颇已经老了,便不再召他回国。楚王获悉了这一情况,即偷偷地派人到魏国去迎接廉颇。廉颇一担任楚国的将领后,就没有什么战功了。于是他感慨地说:“我真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最终死在了楚国的寿春。


【解析】廉颇,一个备受瞩目的将军,他的能力和威名在整个战国时期都是无人能及的。然而,他却在政治斗争中成为了一个失败者,最终不得不以客死异乡的下场画上句号。这一切背后,隐藏着权力斗争和利益计算的迷局。


1.郭开选择的时机

悼襄王上位后,他面临巩固自己权力的需要,这通常会涉及到扶持自己的亲信来占据高位。然而,而在上位之初就将刚立下大功的廉颇换下来,于情于理都是不合适的,这种处理方式可能引发了人们对悼襄王的疑虑和不满。唯一的解释是有人借机说廉颇的坏话,结合下文来看,这个人应该是郭开。郭开选择的这两次时机非常好,一次是权力变更的不稳定时期,一次是悼襄王想要重新任命廉颇的时候。通过在这些关键时刻对廉颇进行搬弄是非和作梗,郭开成功地除掉了他的仇敌廉颇。


2.廉颇最后的价值变现

廉颇在赵国受到政治迫害后为什么会选择去魏国?去一个刚刚被他夺取城池的国家?这其实是一种利益计算的结果。作为被迫离开赵国的廉颇,他意识到自己在赵国的前景已经受到了限制,而魏国作为当时的势力域,在扩张的军事氛围中会给予他更好的发展机会。而且自己手里还有握着赵国的许多军事机密,这些东西是换取未来发展最好的筹码。


3.魏国的价值取舍

魏王明知廉颇的手中价值,但并没有给予廉颇充分的信任和重用,这是多方面原因的结果。一方面,廉颇在赵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忠诚度,魏王可能担心他的忠诚度问题,尤其是在长期敌对的赵魏战争背景下。另一方面,廉颇作为一个在赵国立下大功的主将,更是和魏国的将门世家和百姓结下了死结,若是重用廉颇,就会在朝野中产生撕裂和舆论,这都让魏王不得不慎重考虑。


4.领导的决策方式

赵国的军队多次遭到秦军围困,这时赵王意识到廉颇的重要性,希望重新征召他。然而,郭开作为廉颇的仇人,利用贿赂来破坏廉颇的形象,向赵王诋毁廉颇的能力和品行。这一事件揭示了领导者在职场上的决策方式,他们更看重的是一个人当前的能力和价值,而不是过去的功绩。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往往恃功傲物,不把人放在眼里,最后落个鸟尽弓藏的下场。


5.野无遗珠

廉颇作为一个备受瞩目的将军,他的能力和威名在整个战国时期都是无人能及的。然而,尽管廉颇的才能被世人所称道,楚国却没有选择充分利用他的能力,并最终让他在楚国度过余生。首先,楚国对廉颇的不重用,其实和魏王一样对他源于缺乏信任关系。其次,廉颇的声望和能力使得其他国家都对他虎视眈眈,有可能会试图将他吸引到自己国家效力,这样有可能会对楚国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只好召而不用,野无遗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总的来说,廉颇作为一位杰出的将领,他的命运受到了各方势力的利益计算的影响。无论是赵国、魏国还是楚国,都在权衡利弊和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对待廉颇。这个故事也反映了权力斗争和政治博弈在历史上的普遍存在,以及个人能力和忠诚度在职场中的重要性。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廉颇的命运:权力斗争与利益计算的迷局发布于2023-10-24 23:56: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