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韩信好几次与萧何谈话,萧何感觉他不同于常人。待汉王到达南郑时,众将领和士兵都唱歌思念东归故乡,许多人中途就逃跑了。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荐举过他,但汉王没有重用他,便也逃亡而去。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了,没来得及向汉王报告,就亲自去追赶韩信。有人告诉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发雷霆,仿佛失掉了左右手一般。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谒汉王。汉王又怒又喜,骂萧何道:“你为什么逃跑呀?”萧何说:“我不敢逃跑哇,我是去追赶逃跑的人啊。”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呀?”萧何道:“是韩信。”汉王又骂道:“将领们逃跑的已是数以十计,你都不去追找,说追韩信,纯粹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将领很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崐的人,却是天下无双的杰出人才啊。大王您如果只想长久地在汉中称王,自然没有用得着韩信的地方;倘若您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与您图谋大业的人了。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汉王说:“我也是想要东进的,怎么能够忧郁沉闷地老呆在这里呀!”萧何道:“如果您决计向东发展,那么能任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若不能使用他,他终究还是要逃跑的。”汉王说:“那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任他作将军吧。”萧何说:“即便是做将军,韩信也不会留下来的。”汉王道:“那就任他为大将军吧。”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想召见韩信授给他官职。萧何说:“大王您向来傲慢无礼,现在要任命大将军了,却如同呼喝小孩儿一样,这便是韩信所以要离开的原因啊。您如果要授给他官职,就请选择吉日,进行斋戒,设置拜将的坛台和广场,准备举行授职的完备仪式,这才行啊。”汉王应允了萧何的请求。众将领闻讯都很欢喜,人人各自以为自己会得到大将军的职务。但等到任命大将军时,竟然是韩信,全军都惊讶不已。
【背景】此事是发生在鸿门宴之后,当时项羽放过了刘邦,但之后却开始后悔并担心刘邦的野心。但双方已经达成和解,他又不想背负违背协议的骂名,因此决定将刘邦流放到巴蜀这片偏远的蛮荒地区。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削弱刘邦复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故意激怒刘邦,一旦他有所动作,项羽立即可以消灭他。
【解析】这一段讲的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上非常有名,紧接着就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是刘邦大胆用人?姑且算是吧,但其实更多的是无奈和算计,下面一一来论述。
1.刘邦的现状
刘邦被封为巴蜀王后,他的手下士兵和将领开始纷纷逃亡。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巴蜀在他们印象中是一个荒芜蛮荒的地方,是一个专门流放犯人的地方(实际上是天府之国),条件相对来说比较艰苦。二是这些人大多来自关东和中原地区,乡土气息很重,很多人不愿离开故土。
2.萧何的重要性
萧何月下追韩信,但被传言成萧何逃跑了,这对整个军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首先,萧何是丞相,负责整个后勤工作,如果他离开,刘邦的军队很容易完全崩溃。第二,萧何作为刘邦团队的二把手,他的离开对整个团队的信心绝对是致命的打击。
3.刘邦的无奈:
当萧何提出任命韩信为大将军时,刘邦内心是非常不愿意的。因为韩信既没有足够的资历,也没有经验和声望。任命这样的人做大将军如何服众呢?让其他诸侯王知道,岂不是让他们笑话?
但现在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现在军心不稳,丞相萧何出去追人,都被传言成他逃跑了,可见军心不稳到什么程度,关键刘邦自己还信了,可见他对整个现状是非常清楚的。现在最要紧的是要稳住萧何,就算是答应萧何封韩信当大将军那又如何,现在又不打仗,他一个大将军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4.封坛拜将
刘邦原本想轻松处理,直接任命韩信就行了,但萧何却不同意,坚持要举行盛大的仪式。刘邦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但我觉得刘邦之所以会同意,除了稳住萧何以及树立韩信的权威之外,还有两个原因:
首先,示范效应。刘邦大胆地重用了一个没有名气、没有资历的新人韩信,这树立了一个典范。这样的举措传出去后,必然会让许多志向未遂的人才看到希望,纷纷前来投效。刘邦希望通过这个示范来吸引更多的人才。
其次,韬晦。在刘邦入汉中时,他听从张良的建议,烧毁了栈道,以表示自己无意复出。而现在,他又选择了一个没有声望和经验的韩信担任大将军,这样的任命传到项羽耳中必然会让他对刘邦的军队更加轻视。对于刘邦来说,这可以起到隐藏自己实力的作用,使项羽在采取行动之前低估刘邦的实力,进而获得更大的优势。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背后的权谋:刘邦封韩信为大将军的巧妙算计发布于2023-10-24 23: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