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桃花谷兵法学术交流基地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OTk1NDc0NA==&mid=2247483696&idx=1&sn=ddd1a24226d2413abe0cc7178283f356

第二十六篇

 四备

     用兵安民之道,备也。故国之道曰四:一曰备固,二曰备荒,三曰备乱,四曰备战。备固者,得篡贤能也。备荒者,得存货也。备乱者,得养死士也。备战者,得习士卒也。故得四者生,失四者死。

     夫有荒而乱,有乱而变,有变而战,有战而胜者,所以有备也;夫有荒而乱,有乱而变,有变而战,有战而败者,所以无备也。故有备者胜,胜则安矣;无备者败,败则亡矣。何以安之昜乎?常备也。常备,和如天兵行空而一揽天下。故常备者,天兵也。夫陷齿戴角,前蚤后锯,喜而合,怒而斗,天兵之道也,不可止也。故无天兵者,自为备。自备者,圣人之作事也。昔者,黄帝作剑,以阵象之。羿作弓弩,以势象之。禹作舟车,以变象之。汤武【作】长兵,以权象之。凡此四者,兵之用也。

     何以知剑之为阵也?旦暮服之,未必用也,不用备之,亟有应之。故曰:阵而不战,剑之为阵也。剑无锋,虽孟贲之勇不敢将而进者,无迎阻之兵也。阵无锋,非孟贲之勇也敢将而进者,无阻兵之至也。剑无首铤,虽巧士不能将而进阵者,无迎阵之兵也。阵无后,非巧士也敢将而进者,深知阵之情也。故剑有锋有后,相信不动,敌人必走。阵有锋有后,相信不动,敌人必走。故剑无锋无后,甲卷不道,敌处我走。阵无锋无后,阵甲无道,敌处我走。凡剑之有锋有后之进者,选阵谨也,爵势决三而圆阵之锋后,以迎进阵之敌,阵必不动,敌必走矣。此阵备之道也。图,第三卷第五图:兵理剑阵克敌图。

     何以知弓弩之为势也?戮目以同,同视招,柄正两相,相而和,发于肩應之间,杀人百步之外,不识其道所至也。故曰:势而不见,弓弩之为势也。弓弩有翕张。弩翕,势之有也。弩张,势之备也。势有一立,立有戮力以同。中招者,势之备也。故势有能有不能,距远而钧力大者,势能也。距中而钧力中者,势能也。距近而钧力小者,势能也。故距远而钧力小者,势不备也。距近而钧力大者,过势者也。是故善战者,其势备,其势险,其招中,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故以此势而迎敌者,敌必惧矣。此势备之道也。图,第三卷第六图:兵理弓弩势备图。

     何以知舟车之为变也?高则善监之,下则善藏之,行则善载之,动则善通之,静处则善固之。故进则利四,退则利四,攻则利四,守则利四,静处则利四。故曰:变而为利,舟车之为变也。舟车可高可下,高则监其远,下则察其近。故知远近之情者,变之备也。舟车可行可处,行则载其重,处则盟其固,何载何盟?变之备也。舟车可动可静,动则致远以通,静则致固以封。弗通弗封?变之备也。舟车可进可退,进则如风而至,退则望尘不及。进退自法,变之备也。舟车可攻可守,攻则威其杀,守则固其舍。能威能固者,变之备也。故高下得其厄者,行处得其生者,动静得其理者,进退得其法者,攻守得其道者,此变备之道也。图,第三卷第七图:兵理舟车变备图。

      何以知长兵之为权也?击飞高下,非重弗轻,重则碎颅毁肩,轻则手残足折。击飞前后,非重弗轻,重则碎颅毁肩,轻则手残足折。击飞左右,非轻弗重,重则碎颅毀肩,轻则手残足折。击飞进退,非重弗轻,重则碎颅毁肩,轻则手残足折。故曰:权击重轻,长兵之为权也。凡此四者,杀敌之权也。权者,有远近;权者,有轻重;权者,有动静;权者,有视闻。故视之远,中之近,飞距不达者,权者不备也。视之近,中之远,飞距过达也,权之越也,权者过备也。视之中,中之中,飞距中,权之中也,权者备也。


视之静,中之静,飞距无量也,距量者,权之备也。视之动,中之动,飞距有量也,距量者,权之备也。进之近,退之远,飞距中,近远者,权之备也。故视之生,中之死,飞距有量也,重量者,权之备也。视之生,中之伤,飞距有量也,轻量者,权之半备也。视之见,听之闻,见闻者,权之备也。故昼多旗,夜多鼓,所以送战也。凡此四者,兵之用也。人皆以为用,而莫彻其道者,徒劳而无功也。此权备之道也。图,第三卷第八图兵理长兵权备图。凡国之道曰四:曰备固,曰备荒,曰备乱,曰备战。凡兵之道曰四:曰阵备,曰势备,曰变备,曰权备。彻其二四者,所以善治国、善安民也;所以破强敌、取猛将也。一千三百四十二。

“四备” 篇·韩信序次语

      此篇三简名:齐安城简曰“势备”,缩立简也,何人缩立,不考不参也。秦宫郿坞简曰“事备”。景林简曰“四备”。《孙膑兵法》八十九篇,图四卷有“势备”篇。言:定、交、攻、分、合、变六势之备也。《军政》二十七行有“事备行”论:根、格、推、夺、盘、刑、习、货、阴、阳、内、外十二事之备也。信参之而曰:齐、秦二简名实不妥也,乃传之谬误也。二四相生,二四相通,解备而不离其旨者,信以为景林简名符以其旨也。故定名“四备”。

      备固、备荒、备乱、备战者,国恒民安之道也。阵备、势备、变备、权备者,兵胜破敌之道也。此之二四之彻者。逸其前贤之妙也。非齐民而不可为也。汉楚王韩信于汉五年二月。二百二十五。

书理周书汉简 民国十二年秋于西安药王洞 张联甲


注评:

银雀山汉简有出土和此篇相合的兵书,并有篇题“势备”。手抄本“韩信序次语”有说明“此篇三简名:齐安城简曰“势备”,缩立简也,何人缩立,不考不参也。秦宫郿坞简曰“事备”。景林简曰“四备”。”根据此篇可断定:手抄本为“景林简”,银雀山汉简为“齐安城简”。《银雀山汉墓简牍集成》一书中,裘锡圭把此两字读“設備”,有图为证。

?


?     简背有篇题,放大彩图没有此篇简背,红外线影像特别清晰。


关于“囗备”的问题,看谁更高明


裘锡圭作为文字专家指出了“势备”作为篇题的不足,是以偏概全。裘的意见有道理。读为“设备”,也有理有据。裘的论述水平己经很学术,引经据典,高人一筹。

      但是裘先生不熟悉兵法,在这方面,孤陋寡闻。在古兵书的篇名中,作者各有所好,以偏概全的篇题常见。不可求全责备,擅改古人之说。

     依裘之说,解为设备,确实避免了“以偏概全”,但是重点变了。此篇的重点在“备”。依裘之解,重点转移到“设”了。改变了全篇主旨。

       所谓的韩信序次语,应是任宏、刘向等大学问家的手笔。其中称:齐简称“势备”;秦简称“事备”;吴简称“四备”。序次语对齐、秦之说,也不满意。所以用了吴简之说“四备”。这其中出现的几种说法,各有特点,各有強调。只有裘锡圭跑题了,外行了。离开了兵法,冲淡了“备”。      最高明的是任宏、刘向一级兵法专家的“韩信序次语”

   “……之有锋者,选阵囗也。爵……”。此简简号2367。《银雀山汉墓竹简》,《银雀山汉简释文》,《银雀山汉墓简牍》均未收录。此简应在三五三(0295)简后。我一个小学生比对手抄本重新对银雀山汉简进行排序,确定了此简位置,某些人说手抄本“抄袭银雀山汉简”,谁抄袭谁?谁“伪造”?

      “……所循以成道也。知其道者,兵有功,主有名。”此简简号三五八(0829),《银雀山汉墓竹简》此篇却误收此简。为什么把此简置于“势备”篇,谁在“伪造”文物?

     《银雀山汉墓竹简》收录三五九a(3266),简文为“……用而不知其道者……”为误收。     《银雀山汉墓竹简》收录三六〇(2553)简,简文为“势者攻无备出不意”为误收。《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者就此简还特意提到了《孙子·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既然是《孙子》有记载,为什么定为《孙膑兵法》?有什么理由呢?

兵法探秘,兵家,兵法,兵家大忌,兵家思想,孙子兵法,兵家四圣,兵者诡道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张藏本《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手抄本之“四备”篇发布于2023-10-24 23:25:33

美丽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