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兼相爱、交相利
我: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墨子》书中,更多的是围绕社会、经济、军事、宗教等宏观问题,以为广大百姓谋求福祉为目的而进行的论述,墨子被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称为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布道家。可以说,墨子是自渡而后渡人的救世主。在墨子看来,“兼爱”便是自渡而渡人的根本途径。
而今天讨论的命题主要是围绕:如何自渡?
无论人类世界发展到多么复杂,对每一个人类的个体来说,其本质的、终极的需求应该是不变的,那这个终极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是要达到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自由。这也是一个人要自渡的努力的方向。
(一)我心安何处?
前面的文章中,我提到自己的主张,即人是不存在灵魂的,人是物质世界的产物,顺应物质世界的规律。但是,由于人是有意识,于是人类便除了肉体之外,还存在精神的需求,需要满足。我暂且把这个“精神的我”称之为“心”。那么,这个“心”到底是什么?它在哪里?
《墨子》书中没有关于“心、性”这方面的阐述。但墨家人的精神追求在《墨子》行文中却清晰可见。墨家人的牺牲精神,充分的体现了墨家的“无我”。因为“无我”,所以墨家人得以自渡,才有余力去帮助普通的劳苦大众。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墨家学派不能象儒家、道家一样传承到今天,主要也是因为这种牺牲精神、这种“无我”境界,对普通人来讲是很难达到的。佛教也讲牺牲和奉献精神,但佛教信徒的牺牲与奉献都具有功利性,是为了来生的福报或解脱;而墨家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却是纯粹的救世。但“无我”真的那么难吗?
通常,人们对“无我”的理解是,放弃自我的追求,心只中有大众利益,没有自已。“无我”的人不在乎自己的生命、身体、财产、情感等需求,随时可以舍弃。如果是这样理解,一般的凡夫俗子肯定是做不到的。
所以,为了使墨家的精神能够更好的弘扬,对墨家的“无我”需要做出一些新的解释。我所倡导的墨家的“无我”,更是一种修心的方式,让“自我”能随时从现实中超脱出来,以达到“精神”自由的目的。
既然是修心,那“心”到底在哪里?佛教经典《楞严经》里面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关于“七处征心,八还辨见”的论述。大致意思是:佛与阿难的对话,问“心”在哪里?往返讨论了七点,心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但“心”到底在哪里?佛主最后也没有说,只是交待了两点:一者,这个“心”是无始生死的根本;二者,这个“心”是元清净体。
人们往往容易把思维和意识当说是真心、真我。西洋哲学家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我非常赞同著名的国学大师南怀谨的判断,说这句话是错了,只是普通人的错误的思想观念,把大脑的思维当作了本“心”。其实,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人的思维意识只不过是一组脑电波而已。但明白了这一点仍然不够。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没办法悟到“心”到底在哪里?
我个人的体悟是:心,就是你的觉识。这个觉识,它就好象是一只无形的眼睛,它能看到你的一切。你的思想、行为、情绪、身体、潜意识等等。当你生气时,你能察觉自己正在生气;当你悲伤时,你能察觉自己正在悲伤;当你思考时,你能察觉自己正在思考……那个能察觉的就是你的“心”。这个能察觉的心,它虽然能觉察一切,但它是中立的,包容的,不带任何偏见与喜好,让所见到的一切自然流动而不干预。它除了“看到”,它没有任何别的功能。
不知道现代人听到我上面这样的表述,是不是立即能体悟到那个“心”,即“本我”的存在?比起佛教的经典中,许多对“本性、真心、佛性”的深奥难懂、犹如“水中月,镜中花”一般的描述,我的陈述似乎把它简化到有些不可思议。但,即使如此,也是完全能切合佛经的描述的。
比如:《金钢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年六袓慧能正是听到这句话而悟道,并开创了“顿悟法门”。所谓“应无所住”,就是指这个能觉察的心,它能让所见的一切自然流动而不干预。慧能的那一首最有名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就是说,这个能觉察的心本来就是清静圆满的,自身不动摇的。《心经》的开篇第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至般若波罗密多时……”,所谓“观自在”也大概说的是这个意思。
无论是一个什么样人,我相信他都或多或少的有过这样的“觉察”。所以,要悟到自已的“心”,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一个人,能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做这样的“察觉”,慢慢地,他便会越来越容易地从现实世界中超脱出来,从而到达精神的自由。
人们在用“心”做觉察时,要避免一个误区。许多时候,我们习惯用脑来“觉察”,比如,当我们到一个花园里欣赏花朵,我们只会注意到我们喜欢的花朵,有时候,大脑会下命令:你要去发现更多更好玩的东西。这是大脑在工作,而不是心在“觉察”。心的“觉察”其实更简单,它不需要知识,也不需要专注,它是被允许而自然而然的发生。《圆觉经》说:“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照此修行,便能证得佛果。
离幻即觉,即觉即离。所以,“觉心”的意义在于,可以让我们当下即离开现实,获得解脱。特别是,当我们面临困境或痛苦情绪时,它能帮助我们立即减轻痛苦。举例来说:当人们碰到被不公平对待时,往往很容易将自己的不满表达出来,有时甚至具有破坏性。此时,你的“觉心”如果起作用,它会让你看到自已就好是一只暴跳如雷的大猩猩,你的愤怒一旦被自己看到,它很快就会平息下来。再或者,当人们处在极端痛苦的情绪中,失恋了,被背叛了,被冤屈了,“觉心”可以让你看到那个悲伤的自己,而你的悲伤一旦被自己看到,也许你仍然在歇斯底里的哭泣,但悲伤的情绪已经离你远去。
苏东坡一生对佛法身体力行,并有很高的境界。虽然他在官场上频频失意,但他丝毫不减豪放本色,其自我解脱能力也超强。他有一首自嘲诗:“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认为自己一生的功业,不在做礼部尚书或祠部员外郎时,恰恰在被贬谪的三州即黄州惠州儋州。失意被看到便不再失意;悲伤说出来便不再悲伤。
“觉心”在尘世之外,中立,包容,清静,圆满;它让现实世界自然流动,不予干预,不被扰动。智慧由此将而产生;人的精神自由由此而到达。我非常喜欢吟唱这句话:“蓬莱山,在何处?我欲乘风归去也!”这便是精神自由的美好境界。
(二)我身安何处?
一个人如果能体悟到“觉心”,并能很好的应用它,他便可以从情绪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精神的自由。这种境界用佛教的一个表述,叫“有余涅盘”。但因为仍有身体的存在,身体所面临的种种痛苦,仍是难以避免的。如何安处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的身体也获得自由,对我们普通凡人来说,也是同等重要的。
身体是物质的,它存在于这样一个物质世界之中,它必须服从物质世界的规律。所以,“身体的我”,必须在尘世间,积极地游走,顺应规律,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滋养,这样才能获得身体的自由。
正如墨子所提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日本动画篇《千与千寻》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寓意非常深刻:10岁的小女孩千寻和她的爸爸妈妈,因为迷路,误闯进了一个神秘的小镇。在这个小镇,有一条铁律:所有的人都必须劳动,才能换取食物。否则,如果不劳而获,就会变成猪。千寻的爸爸妈妈因为不懂规矩,贪吃小镇的一个店里的食物,结果,也变成了猪。用身体付出劳动,再用劳动成果给养自己的身体。如果不遵循这个规律,你便失去了成为人类的资格。
禅宗六祖主张:“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要求弟子们修心不离修身;修身不离尘劳。一个修行的人,首先得成为人,供养自己的身体。否则,修行便是空中楼阁。
既然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每天都需要给养。这些给养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在社会化大分工的今天,我们也许不再需要像墨子所提倡的那样,自己去耕种纺纱,从头到尾解决自己的身体所需,但我们需要每天都为社会创造一些的价值东西,以此来满足自身身体的需求。正所谓墨子所说的“交相利”,大家相互往来,交易,最终也提升了自已的利益。这个利益,也就是“金钱”。“在当今社会,合理的赚钱是最光荣的事情。”这也是新时代墨家精神倡导者的金钱观。
让身体回归现实,劳动,创造,合理的追逐“金钱与利益”;同时满足身体的种种需求,不禁欲、不纵欲、渴则饮、饥则食、困则寝。这便是我所主张入世之道。
待续......
作者注: 一些读者会发现我在篇中对佛教的经典也有比较多的引用,会提出疑问:"你到底是宣扬佛教精神,还是墨家精神?" 佛教确实博大精深,充满了智慧,其中给出了许多的具体的修行方法,这些在墨家学说里面是没有的。我把它借用过来,以使自己的世界观更具有可实践性。
本文由本平台原创,欢迎转载。(微信ID:mozi_2000)
墨家精神。
墨家文化,墨家,墨家代表人物,墨家巨子,墨家思想
墨家文化,墨家,墨家代表人物,墨家巨子,墨家思想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我心安何处?我身安何处? —— 一个新时代墨家精神倡导者的世界观(二)发布于2023-10-24 23: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