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推送的内容为辨心性篇。这篇文章内容强大,要用心领悟用力啃,所谓心性在中国古典哲学范畴,意为较抽象的唯心主义概念,在儒、释、道三家,对“心”和“性”各做了不同解释。本篇稍补充下三教在心性上的学说。
儒家早在战国时《孟子》有“尽心知性”之说。《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儒家主张修性,命不由己但人的“心”“性”是可以修行的与圣人一样的。另将心性不二为《孟子》提出的核心思想,《孟子》把心理解为,人之为人的本心。这种心性论的确立,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不仅弥补了《孔子》仁学为其所倡导的仁义之道缺憾,还第一次找到了理论上的根据,从而使其真正变得切实可行;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它将人与天、自我与外物沟通联结起来,从而将宇宙人生连成一片。
荀子则把心理解为感官之心。《荀子》说:“治之要在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有时候,《荀子》也把心理解为身之主宰。如其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然而,不管是感官之心,还是身之主宰,在荀子这里,心只具有主观性,心与性是没有关涉的。因此心性二分,以及由心性二分而引起天人二分,则是荀子学的基本特征。
道家所谓《老子》的自然人性论,把隐含在《老子》中的心性论萌芽提炼、塑造成较为成熟的心性论,目的是去“伪”存“真”,使人们从社会制度也就是礼乐和意识形态的仁义中解放出来,回归自然而本然的真性。道家于自然之性中容纳了无知和无欲即无为。
《庄子》的“逍遥游”意味着诉诸心性境界的精神超越。可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个包括外在的“游世”和内在的“游心”。所谓游世就是与世偕行而不替、游于世而不僻以强调,外物任我行之行天下。所谓“游心”则意味着“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乘道德而浮游”、“乘物而游心”的内在超越性,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内在的精神自由解放。
关于心性一类解说还有很多很多,后续专门推送心性论篇文章,在你收听内容时最好边看文字边跟语音同步一起,有些是古文字需要观看文字才能深入理解。这样能更深入听懂内容,下面我们开始原文精彩内容!
心何物乎?心是集起的东西,如眼与色相集,耳与声相集等。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也。根尘相集而起知识,于是有六识,遂名识心。故依外境而集起者为念,随念而起量度者为意,依量度而分别者为识,追索者为想,由识而决定之者为我见,坚固此见而不肯变通者为情执,以慧照力,运想此意念识见而转变者为观照。
证知智慧亦空,能大舍无住者为般若妙用,其实皆心之幻起幻灭,而此一起一灭,即一生一死,一因一果,一个轮转。住此者为缠缚,无住者为解脱。然心无出入无来去,更无生死,本来不迷,本不可得,又从何处说解脱耶?
答曰:心本来是觉,而今宛然有一个迷惑在,又奈何。譬如人本来不病,原说不到医药,但人确已受病,身热头痛,不可执幻,定指为无。明知病除后一切不可得,但不能不以幻灭幻。又如醉人与醒人比,虽一切完全不二,其动作狂乱,却不可谓为无有也。我人与佛比,亦只一醉与不醉耳。
世人每分明心见性为二事,又心与性,亦无从辨别,此机之所以难启也。儒、释、道、三家说性皆同,以零为代表。
在儒名之曰仁、大道、至善、天命、明德、浩然之气、帝则、天理、常存、心性、。
在释名之曰如来藏、真如、大圆镜智、法界体性智、圆觉、菩提、毗卢遮那、法性、法身、佛道、妙心、涅槃、金刚般若识心、阿赖耶、五智、九识、无边身、归。
在道名之曰玄、金丹、谷神、上清、无极、不死、大道等等。
三家都立假名,不可胜数,为物则一,亦表此空性而已。
今以性之湛寂不动,喻之如水,因境而动念,此念为心,喻如波浪,因风而起也。水有起波浪之可能性,非水之实有波也,此波既因风而有,是名幻生,风止波灭,灭还于水,是名幻灭。幻生幻灭,故不可得,以无自性,故空。水与波,二而一也,惟性本无生灭,虽经千万世,亦无变易,以不可见而非空,故曰真空不空。以不见其有而妙用却恒沙无尽,故曰妙有不有。
此物不生不灭,非垢非净,故湛寂不动者性也。此不动非如木石之不动,仍活泼泼地,见境而起念,幻生幻灭,毕竟不可得者,心也。心生于性,“性”字从心从生,言心之所自生也。心之灭也,灭还于性,故生处不可见,自何而来,不可得而知也。谓之依境而生,则当生于境,非关自有,于性宜若无涉矣;谓之依性而生,则无境何由起念,性中不得凭空起念也。
故知因缘假合而有,如钟之因击而鸣,声之出也,亦各种因缘和合而假有,是生处之不可得也。及其灭也,去至何方,不可得而知也,谓为灭于境,则境上不见有所增,谓为灭还于性,则心生时,性亦不见减,心灭时,性亦不见增,正如水之有波时,水未必减,波灭于水时,水未必增,动而不动,此灭处之不可得也。以不可得,故不生,以不生,故无可灭,是云不生不灭。
由是而知,生者幻生,灭者幻灭,均亦假名而已。幻生之义云何,曰依他起也,依法相。性本有三,一曰依他起性,二曰遍计执性,三曰圆成实性。圆成实者,言本来圆满,本来成就之实相也,忽为外物所诱,依他而起念,以不能觉知为幻,遂周遍计度而执持之,其病不在依他起,而在住著,住著之病,又不在周遍计度,而在坚固执持,遂使本性淆乱。然只暂时之淆乱,本性决不有增减,故名曰恒常不变如来藏性。
性心不二:性若为体,心若为用,体用不二也。一念起,因风成浪,不问其为善为恶,一转即空,当体即消,圣凡之别,亦此一转。去恶向善,在此一转,超凡入圣,本极容易。然最活者心,最死者亦心,世人老不肯转此心以向善,乃至九牛二虎之力,尚不动丝毫,此是固执心业力坚强,难调难伏,佛亦无可奈何,非自动不能转也。
但如何能转?只要觉悟,觉便是转。凡人本性,原来是圆满不缺,故名“本觉”,本来是妙故又名圆觉妙心。不幸而酒醉若狂,同一为醉,醉有深浅,醉人却与好人不异。先醒的人,去灌救未醒的人,是名行菩萨道。平等慈度,醉人虽狂,却轻慢他不得,因他的本性,不曾坏却分毫,只是一时糊涂,不能清白。一醒之后,和好人完全不二,所以烦恼菩提,实在不二。两者都属性空,都不可得,故名即是。
昔有人问“何谓烦恼即是菩提?”
余令其人举手,再令其放下,更问其人:“汝手是否有一举一放?”
曰“是”。
更问:“此一举一放,是两只手,还是同这一只手?”
曰“同”。
又问:“举放是不是二?”
曰:“二”,
问:“手是不是一?”
曰:“一”。
其人顿悟斯理,欢喜而去。可见醉醒亦不二,本来如是,人不肯放下,转这一转,又奈何。及至入门修行,一切贪懒性成,全去靠佛,要佛替他放下这只手,要佛去替他醒,又奈何又奈何。推本穷源,由于根本不曾明白心性的相貌。
以上内容为辨心性篇。若一篇没看明白可静心多看几篇,善书善学多多益善。每天品一篇古文,在身体良好的同时也不忘培养健康的精神。如果你想听到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打开微信搜索公众号,宗教哲学诸子百家,也可点内容里的左上角的蓝色字体,收听,你还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里直接回复关键字:语音两字,语文的语,声音的音。按上面的目录直接回复相应数字就可以免费听到宗教哲学诸子百家等新鲜内容了。最后你要是觉得不错你就分享给你的小伙伴,有你的支持我们才能提供更多的精彩内容。致此谢谢大家!
诸子百家秦时明月之诸子百家先秦诸子百家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辨心性-心性不二-儒释道三教合一发布于2023-10-23 21: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