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丹阳(作者精擅诸子百家理论研究及品论历代风物,四大门户专栏作家,著有图书《三国大军师》)



《反经》中的大智慧(品目)篇:怎样识别“鸿鹄”与“燕雀”

 

【导读】

 

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在其著作《材论》中曾经说过:“驽骥杂处,其所以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感慨系之,不禁令我们发出“人才难得亦难知”的浩叹。

 

的确,人有庸贤之分,又有“伪才”、“卧龙”之别,面对苍茫大地、芸芸众生,要想披沙拣金、去芜存菁绝非一件轻而易举之事。如果鉴定无方,判断有误,就会察举失当,严重者甚至最终导致社稷倾颓,国家沦亡。有鉴于此,历朝历代的“王佐”与“谋臣”们无不煞费苦心,欲探研一条“既知其名,又知其实”的上善之策。

 

三国时期的思想家刘邵根据阴阳五行把人物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中庸、德行、偏材、依似、间杂,而其气质类型也有圣人、大雅、小雅、乱德、无恒的殊异。他在《人物志?九征》中指出:“气度之不同可分为三种,其品德亦有不同名称。因此,偏精独诣之人材,以其所偏精独诣之材而自称;兼具多方材质之人,以品德为重;兼具各种品德之人,更有完美之名。因此,兼具各种品德而至于最高者,可谓之中庸,中庸是圣人之所重。具备各种品德之本体而不表露于言辞者,可谓之德行,德行是大雅之名称。专于一门而达于最高者,可谓之偏材,偏材是小雅之资质。具备一种品德之表征而不能兼备其它者,可谓之依似,依似是似是而非之最易乱德之人。在某方面至于最高而在另一方面却背离品德者,可谓之间杂,间杂是变化无常之人。变化无常与似是而非者,皆附庸风雅之诗人末流。末流之资质,不可尽述,因此略而不论。”(原文:三度不同,其德异称。故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为目;兼德之人,更为美号。是故: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中庸也者,圣人之目也。具体而微,谓之德行;德行也者,大雅之称也。一至,谓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质也。一徵,谓之依似;依似,乱德之类也。一至一违,谓之间杂;间杂,无恒之人也。无恒、依似,皆风人末流;末流之质,不可胜论,是以略而不概也。)

 

在本章中,作者赵蕤又对刘邵的理论有了新的认知和突破,并融入了《素书》与《孔子家语》中的部分精华,值得反复咀嚼。



 

【反经原典】

 

“德行高妙,容止可法,是谓清节,延陵、晏婴是也。思信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范蠡、张良是也。建法立制,强国富人,是谓法家,管仲、商鞅是也。其德足以厉风俗,其法足以正天下,其术足以谋庙胜,是谓国体,伊尹、吕望是也。其德足以率一国,其法足以正乡邑,其术足以权事宜,是谓器能,子产、西门豹是也。

 

清节之流,不能宏恕,好尚讥诃,分别是非,是谓臧否,子夏之徒是也。法家之流,不能创思图远,而能受一官之任,错意施巧,是为伎俩,张敝、赵广汉是也。术家之流,不能创制垂则,而能遭变用权;权智有余,公正不足,是谓智意,陈平、韩安国是也。能属文著述,是谓文章,司马迁、班固是也。能传圣人之业,而不能干事施政,是谓儒学,毛公、贯公是也。辩不入道,而应对资给,是谓口辩,乐毅、曹丘生是也。胆力绝众,材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

 

《家语》曰:“昔者明王必尽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实,然后用天下之爵以尊之,则天下理也。”此之谓矣。



 

【译文】

 

品德行为高妙,进退举止皆可为人楷模,有这种品质的人叫做“清节”之士。延陵、晏婴就是这样的人。能创建法规、制度,使国家强盛,使人民富足,能这样做的人叫做“法孚”之士。管仲、商鞅就是这样的人。思想能与天道相通,计策谋略出神人化,奇妙无穷,有这种能力的就是“术家”。

 

范蠡、张良就是这样的人。其德行足以移风易俗,其方略足以匡正邪恶,其权术足以移山倒海,改朝换代,这样的人叫做“国体”。伊尹、吕望就是这样的人。其品德可为一国之表帅,其治国的方法能够改变穷乡僻壤的落后面貌,其谋略能够用来权衡时事的契机,这样的人叫做“器能”。子产、西门豹就是这一类人。

 

具有“清节”之风的人,不足之处是为人不够宽弘大量,喜欢推崇一些人,讥刺苛责另一些人,凡事太认真,动不动分辨是非,这就叫做好品评人。

 

子夏之流就是这样。“法家”这类人,并不能做出具有开创性的计划,其思想缺乏长远性,但能承担独当一面的重任,创意新奇,策略巧妙,这可以称之为手段高超。汉宣帝时的名臣张敞和赵广汉就是这样。“术家”这类人,不能独创新制,垂范后人,但能够在遇到变乱时运用谋略,拨乱反正。他们的特点是谋略和智慧有余,公正平允不足,这可以称之为智囊型的人。陈平和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韩安国就是这样的人。能写传世奇文,著书立说,可以称之为做文章的大手笔。司马迁、班固就是这样的人。能够传承圣人的学问,但不能从事实际的政治活动,做这种工作叫“儒学”。汉代儒生毛公和贯公之类的人一生所做的就是这些事情。论辩起来不一定合于真理,但反应敏捷,对答如流,这只能叫做有口才。乐毅、曹丘生就这样的人。胆略、勇气过人,才能、谋略超众,这种人叫做“骁雄”。白起、韩信就是这样的人。]

 

《孔子家语》说:“从前贤明的君主一定要对普天下的名流都了如指掌,不但知道他们的名声的好坏,而且知道他们的品质优劣,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授予他们相应的头衔,使他们显得尊贵荣耀。这样一来,天下就好统治了。”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意思是对人才的品行之等级要有个基本估量。



 

【史海沉钩】

 

本篇是《反经》中的第三章,作者论述的要点在于“夫天下重器,王者大统,莫不劳聪明于品材,获安逸于任使”,意思是说,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国家成就一统天下之基业的资本,没有比辩别人才之高下,并量才使用这件事更重大的了。如果能这样做,那作领袖的就能使自己既显得耳聪目明,又显得安闲自在。

 

孔子说:“人分五个层次:庸人,士人,君子,圣人,贤人。若能清清楚楚的分辨这五类人,那么长治久安的统治艺术就全明白了。”

 

让我们回首“多少楼台烟雨中”的魏晋南北朝,看一看大名鼎鼎的桓温是如何“察人观物”的。

    

枭雄桓温怎样鉴定人才的“真伪”?

 

桓温,字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是晋明帝时期的驸马爷。他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战功累累。回溯其前半生的峥嵘岁月——西平巴蜀,进取中原,疏陈七事,推行土断,辟举寒门,其功业之懋,即令是当年的司马宣王,也“无以远过”。

 

可叹的是,这位老英雄到了晚年,不思栖心默,适志恬愉,含饴弄孙,反而野心膨胀,再三逼迫朝廷加其九锡。但恰是他的这一举动,使大家瞧出了一对儿“黄金珠玉”的“成色”。

 

宁康年,桓温亲携大军,入京朝见孝武帝司马曜,大有气吞斗牛、摇山振岳之势。太后褚蒜子见其指意不明,惟恐祸乱将至,希望己方派出使者,探问消息。但举首戴目、四下环顾,发现可以荣膺此任者实数寥寥。迁思回虑之后,觉得只有两个人尚能勉力为之。一个是太常谢裒之子、镇西将军谢尚的从弟谢安,相传此人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有宰相气度。另一个是东晋名臣,尚书令王述之子王坦之,其弱冠之时曾与卓越超群的郗超并称,时人谓之:“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有一次,仆射江虨选举官员时,本打算以王坦之为尚书郎,然而王坦之却口出大言道:“自东晋建立,尚书郎都只用次等的人才,怎可以打算由我去当此职!”江虨知道后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二人接到诏令后,遂动身前往新亭迎候桓温。当时,建康城里人心浮动,有人说桓温要杀王坦之、谢安,晋室的天下要转落他人之手。王坦之非常害怕,谢安却神色不变,说:“晋室的存亡,就取决于此行。”桓温抵达后,百官夹道叩拜,恭顺至极。桓温却始终严阵以待,暗布甲兵,真个是“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文武群臣都惊慌失措。王坦之吓得汗流浃背,连手版都拿倒了。只有谢安从容列席,他坐定以后,对桓温说:“我听说诸侯如果通达事理,为政有道,四方百姓都可以变成他的守卫,明公哪里用得着在墙壁后面安置侍卫,保护自己?!”桓温笑着说:“形势所迫,这也是无奈之举!”于是便命令左右的人撤走,与谢安笑谈良久。席间,谢安还不时拥鼻微吟,作《洛生咏》,历数江左豪杰,讽刺浩浩洪流。桓温见此,霎时被对方的旷远豁达所摄,认为大晋王朝的忠臣良将尚存,国祚未可轻断,于是退回姑孰,再做计议。

 

至此,“持重观望”的桓温对朝廷内的两类人物都有了初步的研判:谢安之流,沉敏有文,和靖御物,从容解纷,其逸志高情,可亚周郎;其忠贯三精,不逊鲁肃。这是尤其需要自己拉拢和提防的力量。而王坦之等辈,虽然为人冰壑玉壶,恐怕也只是清谈方面的高手,至于胆略却实在有限,不能算是什么大才。

 

这一研判很快得到了验证。

 

太八年,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志在吞灭东晋,统一天下。当时军情危急,建康一片震恐,可是谢安依旧镇定自若,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军事,并派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率兵八万前去抵御。谢玄手下的北府兵虽然勇猛。但是前秦的兵力是东晋的十倍多,谢玄心里到底有点紧张。出发之前,谢玄特地到谢安家去告别,请示一下这个仗怎么打。但谢安神情泰然,毫无惧色,回答道:“朝廷已另有安排。”过后默默不语。谢玄不敢再问,便派好友张玄再去请示。谢安于是驾车去山中别墅,与亲朋好友聚会,然后才与张玄坐下来下围棋赌别墅。谢安平常棋艺不及张玄,这一天张玄心慌,反而败给了谢安。谢安回头对外甥羊昙说:“别墅给你啦。”说罢便登山游玩,到晚上才返回,把谢石、谢玄等将领,都召集起来,当面交代机宜事务。

 

当时,桓冲在荆州听说形势危急,打算专门拨出三千精兵到建康来保卫。谢安对派来的将士说:“我这儿已经安排好了,你们还是回去加强西面的防守吧!”将士回到荆州告诉桓冲,桓冲很担心。他对将士说:“谢公的气度确实叫人钦佩,但不懂得打仗。眼看敌人就要到了,他还那样悠闲自在:兵力那么少,又派一些没经验的年青人去指挥。我看我们都要失败被俘了。”

 

同年十一月,谢玄遣刘牢之以五千精兵奇袭,取得洛涧大捷。十二月,双方决战淝水,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晋军七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十五万大军,并阵斩苻融。淝水之战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终。

 

相比之下,王坦之被任命为北中郎将、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徐兖二州刺史,镇守广陵,很长时间都没有拿得出手的业绩。两年之后,无功而逝。


为您品读华夏五千年历史!从中抽丝剥茧,提炼出有益事业发展的智慧!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诸子百家大讲坛”。


诸子百家,杂家学派,杂家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反经:怎样辨别能人与废物?发布于2023-10-23 20:25:54

美丽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