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尼伯龙根工厂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ODg4NjM0MA==&mid=2247510519&idx=1&sn=b714d8d7a41e81b07ebc017b4198f51e
A. 和平时期伙食标准
1936年德军制定的和平时期每周菜谱样例如下:
表中咖啡、茶等饮品分量指咖啡粉、茶叶等干制状态的饮品原料分量,而非实际制成的饮品分量。而粥、汤等流食分量则是汤料分量、以及肉汤、调料等配料分量的总计,并非实际领取到的分量。除了表上这些,德军官兵在早餐和午餐时还可以领取到作为主食的面包,每天共计750克,早餐还会提供用来涂抹面包的人造黄油,或梅子酱、混合果酱等其他酱料。
在和平时期,每名德军官兵的每日餐标定在1.35-1.5帝国马克之间。按照如今的营养标准,他们的食谱存在明显缺陷,首先是完全没有新鲜水果,其次是沙拉和乳制品的比例也偏低。
德军有专业的面包连,他们装备了机械化的揉面机和烤面包车,具备机动能力,可以随作战部队行动。
B.战时伙食标准
士兵野战口粮每日配给量:
a) 冷食口粮 - 面包750克,油脂150克(分为黄油、猪油、人造黄油等涂抹脂肪约60-80克;动物或植物脂肪约70-90克,用于烹调热食)
- 香肠120克(新鲜或罐头装)或罐头鱼或奶酪
- 果酱或人造蜂蜜最多200克
- 香烟7支或雪茄2支
b) 热食配给:
- 土豆1000克,或可部分替换为
+ 新鲜蔬菜250克,或
+ 罐头蔬菜150克
+ 面条、大米、面粉、西米、珍珠米等125克
- 新鲜肉最多250克(烹调脂肪取自冷食口粮配给量)
- 调料15克(盐、香料等)
-咖啡豆8克和咖啡代用品10克(或等量茶叶)
此外,根据供应情况,还会酌情发放鸡蛋、水果、糖果和巧克力等。
第167步兵师的士兵正在收拾从后方送来的鸡蛋,鸡蛋装在填满稻草的板条箱里。
1939年底平民口粮配给标准为:
面包:340克(普通消费者)或685克(重体力劳动者)
肉类:70克或170克
脂肪:50克或110克
按每天卡路里计算:
普通消费者:2570千卡
重体力劳动者:4652千卡(矿工)
德国国防军:平均3600千卡,野战口粮约4500千卡(相当于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单人包”,含配给面包的卡路里含量)。
普通消费者的配给值(按配给卡规定份额)到1942/43年冬季下降至每天2078千卡,1943/44年冬季1980千卡,1944/45年冬季1670千卡,1945/46年降至每天1412千卡。到1942年底,日益严重的营养不良已经在1924年之后出生人群的体检结果当中体现出了负面影响。
在德国占领区域,1943年底平民的每日卡路里配给标准为:
- 波罗的海国家:1305千卡
- 比利时:1320千卡
- 法国:1080千卡
- 荷兰:1765千卡
- 波兰:855千卡
“铁配给”:
“铁配给”是一套耐贮的应急口粮套装,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期,几经改进,被德意志帝国陆军、帝国防卫军、德国国防军和战后的东德军队沿用下来。第三帝国时期的“铁配给”每套有两份,装在特殊的包装里面,由野战厨房或辎重队负责运输。
一套完整的“铁配给”包括:
- 250克硬饼干
- 200克肉罐头
- 150克汤罐头(浓缩汤或者速溶压缩汤块)
- 20克咖啡(磨粉并包装)
一份“铁配给”口粮复制品。
“铁配给”未经命令不得私自动用,只有上级下令才会分发。官兵们最常分到的应急食品是一份“半铁配给”,其中包括:
- 250克硬饼干(袋装)
- 200克肉罐头(罐装)
“半铁配给”口粮复制品,存在不同口味罐头和不同种类主食的搭配。
在前线作战的德军士兵会把“半铁配给”放在干粮袋或背包里随身携带。除了给参加大型战役或急行军的士兵准备的“铁配给”应急口粮之外,德国的军马也有自己的“铁配给”——每匹马可以分到5公斤燕麦,平时放在车上随部队运输。
这名戴着眼镜的技术军士负责为战友发放“铁配给”当中的硬饼干。
这位陆军高射炮兵正在食用盒里的硬饼干。
而这位选择先吃糖……
实际情况:
在交战期间,食物往往每隔24小时往前线输送一次,一般等到夜幕降临之后才会进行运输:
“天黑了,整条防线的地鼠们纷纷出洞,各部队都派出人手去后方搬运食品和邮件,家信起码要在路上蹉跎两周之久。热食通常都是一水壶的咖啡,还有一饭盒的炖菜。冷食包括半条面包,几勺子人造黄油或者人造蜂蜜,还有150克的熟肉制品,或是奶酪。至于在接下来的24小时之内如何安排这些食物,完全由士兵自己决定。”
——摘自国防军第65步兵团官方战史《从圆顶树冠到手榴弹:第65步兵团的历程》
打饭归来的士兵,他左手提着饭盒,右手拎着邮包,背上还背着一串水壶。
直到战争结束,除了遭到围困等危机情况之外,前线部队基本都能严格遵守配给标准。只有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和其他被围部队无法做到按照配给标准发放食物。
如果人数较多,野战厨房还会提供保温桶,让来打饭的士兵们把热食背回去。图中的这些背负着保温桶的士兵正在沟渠里躲避炮火。
从1944年开始,后备军的口粮质量开始出现下降,但分量没有怎么缩水。原本属于肉类和脂肪的份额逐渐被更多的土豆和蔬菜干替代。
二战期间的德国国防军全体官兵都执行同样的伙食标准,并没有因为军衔高低而区别对待,从列兵到集团军司令部的将军们吃得都完全一样,同期与之类似的例子可能只有苏军。
但也会有一些违反规定大吃大喝的情况出现,例如在1942年,党卫军警卫旗队师轮调期间,就有一位该师的高级将领在克拉科夫火车站请他认识的一些党政大员吃早餐,其中包括波兰总督汉斯·弗兰克。这些人擅自动用了车站里为经过的医疗列车准备的冰块,用它们来冰镇酒水。
一些长期驻防在一个地方的部队或机关会干出掠夺食物的丑行,这在乌克兰南部和法国尤其严重。1944年盟军登陆之后,德军逐渐从法国溃退,出现了类似于1918时候那种“一路跑,一路抢”的现象。
有位老资格的将军说,1918年撤退的德军与1944年的这些土匪相比,简直算得上是模范部队。
但必须要指出的是,二战末期的德军起码在伙食供应上并没有出现类似于一战德军的种种乱象。有许多记载可以证明,在1917年的西线,德国部队克扣了前线官兵的伙食,把食物优先供应给军官食堂,德国国防军很少会出现过这种状况。
希特勒、希姆莱等人在视察部队期间品尝大锅菜。
时间到了1945年初,国防军已经溃不成军,无法有效管束军事人员。各路溃兵、还有或真或假的的休假、公出、执行任务的官兵汇成了一支足有几十万人的盲流大军,在第三帝国残余的领土上四处游荡,觅食。纳粹当局用尽了一切措施,都无法把这支盲流大军重新归拢起来,赶回前线。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此时都已经无可救药地乱作一团。
拓展阅读:
德棍吃什么?二战德军前线伙食简述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德棍吃什么?简述二战德军的伙食标准发布于2023-10-22 18: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