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轻人眼中,只要年过半百的都是老人,但我们知道,50岁和60岁有很大不同,更不用说往上还有70岁、80岁和90岁,各位朋友,到底多大年纪才算老?
在年轻人眼中,只要年过半百的都是老人,但我们知道,50岁和60岁有很大不同,更不用说往上还有70岁、80岁和90岁,各位朋友,到底多大年纪才算老?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您觉得自己老了吗?
看到一篇精彩好文《您老了吗》,读完以后豁然开朗,送给大家。
人活到多大年纪算是老啦?
按照咱们 的规定,年满60岁即为老年人。其实,这只是一个法律上的说法,属于“一刀切”,具体到每一个人那标准是不一样的。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
未成年人:0至17岁; 青年人:18岁至65岁; 中年人:66岁至79岁; 老年人:80岁至99岁。
在新标准下,是不是越活越年轻了呢? 记得刚入伍的时候,在新兵连里,我们那一伙新兵蛋子互相之间都以“老”相称——老张、老李、老王……
终于有一天,班长实在听不下去了,冲着我们吼了起来:十八九岁的毛孩子,老个屁!嘴上长毛了吗?于是,“老字辈”们立马回归为“小字辈”了。
那个时候,我们认为人长了胡子就是老了。
十年前,我去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他当过多年的县委书记,是那种到了村里就拉起架子车和农民一起干活的领导干部。
年近八十的他对我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人在75岁以前没有老的感觉,体力、精力都和中年的时候一样。过了75岁以后,才真是老了。”
当年我40多岁,听了他的话以后,我觉得自己离老还远着呢,于是,继续和20多岁的小伙子们一起打篮球、去野外爬山。
春节,我陪着省领导去干休所看望老干部,一位老阿姨的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受到了鼓舞。
她说:“我今年感到自己确实老了。去年还没有这种感觉,能张罗一大家人的饭,今年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位阿姨93岁,按照她的说法,92岁以前人都不老。于是,50多岁的我信心倍增,继续打球、爬山。
老还是没老,虽然自己说了不算,但至少有可以自己做主的因素。
首先,老是一种自我的感觉,以“老”自居的人,也许50岁就进入老的状态了。
著名作家王蒙说他从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爱唱一首丹麦民歌《在森林和原野》,现在70多岁的他更喜欢这首歌了,因为这歌里的一句词,他觉得是真理:“只要我们心不老,幸福的生活就快要来到。”
可见,老还是不老,要看自己是不是有一颗年轻的心。
如何才能让自己具有不老的能力,我查遍了老年学、老年社会学和各种益寿延年的书,都没有“不老的能力”的方法。
后来,我想起了自己在学校里教书的时候讲的课程《组织行为学》,那里面有关于能力的说法,我权且套用一下:影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四个方面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实践、自我提升。
我觉得“不老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也是这四个方面。
那如何才能发展这种能力呢?我还是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吧。
我的朋友大刘,每周有三个晚上必然得回家看独居的老母亲。不管有什么事,他都说,不行,我今天得回家让我妈给我做饭吃。
大刘母亲90多岁了,他为什么一定要让老母亲给自己做饭吃?
他的观点是,我让我妈给我做饭吃,我妈就不会变老。如果我要是请个保姆给她做饭,她可能早就不能生活自理了。
仔细琢磨一下,大刘的这个理论和实践正对应了那“四个因素”。
怎么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老了,有标准吗?
没有官方标准,也没有科学依据,我只能给您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受王蒙先生喜欢的那首歌中歌词的启发,我认为标准是:只要您觉得幸福天天在您的身边,您就没有老。
会有人问了,能否有具体的做法?
我觉得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这七点,就可以“永远年轻”! 1
有一颗童心
成年后依然保有一颗童心很难得,这不是没心思、幼稚的表现,而是看过世间的千变万化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始终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这样的人离幸福最近,自然也会显得更年轻。 2
喜欢微笑
爱笑的人,走到哪里都像一缕清风,让人心旷神怡。爱笑的人,能给人慈祥的感觉,有助于和家人朋友和谐相处。
这样的人不会攀比,不会被琐事烦扰,珍惜自己的生活,懂得知足常乐。唯有笑口常开,才会容颜不老。 3
有追求
看起来年轻的人,会使自己永远保持生命的朝气和活力,不安于现状。
即使退了休,也在各个方面有新的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投入各项活动,如唱歌、摄影、书画、跳舞......这样,展示在你面前的生活才会更有朝气,也才会使你的精神状态更饱满。 4
有生活情调
爱生活还不够,如果能再有点情调就完美了。
不享受钱买来的优越,愿意花心思养几盆绿植,动手制作一些小玩意,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人,岁月怎么忍心让其老去呢? 5
坚持运动
身体健康才是保持年轻的基础,不显老的人一定都坚持运动,让自己由内而外散发着活力。 6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一把抗衰老的金钥匙。独立自主的人,不会为别人而活,然后忘了好好休息和照顾自己;也不会总是想着依赖别人,没有自我。
这样的人,不忧虑,不彷徨,坚强果敢,岁月很难刻下痕迹,因而也不容易变老和显老。 7
内心丰盈
内心丰盈的人,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从不迷失生活的方向,更不轻易服老。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态的选择。
内心丰盈的人,会用心生活,即使经济条件一般,也能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充满智慧的人,才不会在岁月蹉跎中老去。 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
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能活成不怕老、不会老的人。
1
2
3
4
5
6
7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到底,多大年纪才算老?(满分答案)发布于2023-10-22 17: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