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说专题

余闻之师曰:大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杳冥恍惚,虚无自然。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自非至明之士,岂能造其玄妙。

又况异人志士,着书立名,愈说愈远,无畔岸之可测,无尺寸之可量。且真伪混淆,邪正交杂。不遇至人芟繁削冗,指玄示要,虽皓首穷极,吾知其无所入矣。深可痛哉。

余习性清淡,希志神仙。丹经子书,传广万卷。再一披阅,目眩神昏。深欲得人印证,而后诚感天地,悯其勤劳,得遇真师,成就大事。嘘枯振槁,受赐良多,刻骨铭心,报恩罔极。

初,真师命之曰:夫道在人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谓之无,则恍惚而有象,谓之有,则渺漠以难穷。自非至人,孰能捉摸。子学道勤苦,骨相合仙,今有秘文相传。虽曰违科,既得其人,受授由我。子当长跪,重作誓言。我以心传,子当谛听。

夫人也,地水火风,假合四大,为万物灵,死为臭腐,何所恃焉?但恃精气神三者为根本。夫人固其精,养其炁,保其神,使之三宫往来,升降不息,则家家蓬莱,处处神仙矣。

夫何以淫泆而败元精,以忿躁而耗元炁,以秽浊而昏元神,使关窍窒而不通,炉鼎渗而不固,宅舍坏而不修。欲望长生,奉行道法,胡可得也。

体而用之,则致雷霆于倏忽,呼风雨于须臾。人天所师,何施不可。故曰:行先天大道之法,遣自己元神之将,谓之法也。

予得诀之后,殷勤苦志,所以发白反黑,齿落更生,年几三余,视听不衰,筋骨愈固。其诸效验,一如师言。

念子不辞跋涉之劳,求师访道,己知子名仙籍,故以诸阶大法,罄竭相传,子当利物济人,积功累行,庶得诸天拥护,魔王保迎,易于成就。

然人人有份,个个有缘,不可重于隐藏,又戒轻于付受。后有学道之士,用心果而信心深者,方可依戒传受,同证无上神仙之果。稍背盟誓,风刀考身,虽悔何追。惟依奉行此符篆咒诀简要之文,不在遍参广览。

先师有云:要知大道通玄处,不在三千六百门。后之学者,徒执己见,空泥尘言,适所以贻 断轮者之消矣。

守坚庸琐下士,遭遇明师,得其设施以正,故驱雷役电,祷雨祈晴,治祟降魔,禳蝗荡疠,炼度幽魂,普施符水,累行累验,如谷应声。今玆付受,敢不尽其所传。

夫人之一身,二炁五行之精而己,圣贤设为法以卫民。证诸于己,大抵法本诸道,道源诸心。能以吾之精神,融会一炁之精神,以吾之造化,适量五行之造化,则道法妙矣。

愚当会此理于太极未奠之先,而证此理于三才既判之后。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此道何常一日不流通于天地间也。而法或未之闻焉。圣人者,作法始肇矣。

如今之禹步,皆可考也,而法或未之详焉。既有汉天师阐扬此法,复有宗师扶持此法,而法始大备焉。法乎法,岂道乎。然当考之往古,参之来今,古既有此法,有触斯应,今虽有法,有祷无应,何也?

盖心有邪正之不同,而法有真伪之或异。古人求备于法,其心虚一,其德灵明,无一事之非法,故身无不通之天地也。今人多假此以求售,侵坏正法,眩惑世人,奸巧其心,邪秽其行,即此可知其不足行法矣。

又其甚者,大可伤叹。夫雷之声何所别耶?今之学者,分姓立名,各开户牖。有所谓之某雷有法,为之某法,纷纷不根,皆饰欺之论也。学者无求之他,但求之吾身可也。

夫五行根于二炁,二炁分而为五行。人能聚五行之炁,运五行之炁为五雷,则雷法乃先天之道,雷神乃在我之神。以炁合炁,以神合神,岂不如响斯答耶。夫二炁五行萃于人之一身,非通道者不足以语法也。

且如肝气通左目,诀用卯文,取东炁行事;心气通口,诀用午文,取南炁行事;脾气通鼻,诀用中指中文,取中炁行事;肺气通右目,诀用酉文,取西炁行事;肾气通耳,诀用子文,取北炁行事。

会此之道,参此之理,则二炁不在二炁,而在吾身,五行不在五行,亦在吾身。吹而为风,运而为雷,嘘而为云,呵而为雨,千变万化,千态万状,种种皆心内物。

质之圣人之论,有曰:精气为物,敛之不盈一握,道之体也。游魂为变,散而可弥六合,道之用也。有道则有体,有法则有用也。皆本诸一而已。若泛举其繁,则千百言而不足;善撮其要,则一二语而有余。夫苟贪条目愈多,而本真愈失,虽皓首穷经,无所益也。

叹夫世变日下,人心日奸。立论者既无所讲,徒尔乎他,传法者复无所稽验,明矣。受其诳,亦无轻乎。风非可捕风,影非可抟影矣。

黄石公《素书》一编,张留侯用之,时为帝王师。简耶,繁耶?愚之所言,今亦倦于喋喋矣。然得师传者如是,故不得不详以告也。抽关开钥,不过在吾身二炁五行之精而已。参之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受者诚思之,毋忽。

阴阳凝聚,阳在内而不得出,则奋击而为雷霆。声亦阳也,光亦阳也。光发而声随,此阳光奋击欲出之势。雷缓小,则震亦缓小。雷迅大,则震亦迅大。雷电交至,则必有雨。震而不电,电而不震,则无雨。由阴炁凝聚之有疏缓迅密也。雷自是雷,霆自是霆。雷则有声,霆则有光,二者皆阳也。故聚则成形,散则成炁。    

虽则阴阳聚散,岂自为之聚散哉?故上帝又为之神,以主是炁之聚散耳。今之击物,有见其字,或遗其器,往往有之,非神遗也,是以显鬼神之灵。所谓神者,皆前代聪明正直,有功于人者为之。是以其人存一念,无非推济人利物之心,所以形消炁化,而后为雷霆之神也。今人行法,亦是以炁感动耳。故于祈祷之时,亦由乎中。

欲起雷,须当檄召雷神,通地气,焚地气符。地气乃阴炁,当阳方壮之时,作用以升地气。地气则阴炁也。阴气方升,却包阳炁在内。阳炁为阴炁四合包含而不得出,久则阳炁迸裂而奋击。

又当焚召雷符,立应召万灵符,运翼轸作用,催促将吏行事,如意用之。焚毕,其阳愈迸,更取天罡真炁助之,阳炁迸出,即今电光是也。大凡阴炁包罗阳炁,无窍可出,故用天罡真炁冲阴炁以引导阳气。便如世间人以火点爆杖子,纸在外,即阴炁也,硫黄在内,则阳也。火点处便是天罡气也。惟志者当以此意默会。

夫雷声奋击,则阳炁一泄也。击之后,阴气复闭,阳气复藏。闭之久则又迸裂,则气又一击也。击而又闭,闭而又击。此雷声击搏而无穷,阴阳之炁蒸郁而成雨也。盖雷霆之震大小,所以致雨亦有微骤也。雷是阳炁,阳炁轻清。雨是阴炁,阴炁重浊。所以一阵雷震,则一阵阴炁压定阳气,蒸而成雨。

符篆虽有异名,符者,合也。圣人初立符篆,欲人人皆归大道,皆知信向。其间或有不能文者,但焚符篆,自然应也。今更通诸理而又能文者,加之行移合格,作用如仪,天地岂无感格?

大凡显幽一理,要当以默会。譬如阳间官司,则有行移,阴间又加符篆事。了办者则日紧一日,时紧一时。如祈祷驱使之事,既召诸将,则当如今日见任官,驱使帅将,无施不如吾意。在行法人临期圆机而用之耳,不可胶柱而调瑟也。

度师有言:能召得土地灵,亦可以召役万神。以此观之,如饭甑盖气,气蒸郁而泪下淋漓也。当多布天罡气以助雷威,焚驱龙致雨符,召雷行雨等符助之。

大概道理已透彻,又不可不先以诚达于上也。凡诚心所至,虽金石犹可动,况上帝乎?须要具述事由,虔奏上帝,尽我虔切之忱,然后却移文合属,役龙行雨。太上一应符篆,得之师传。

以人为万物之灵,皆禀天地之余气,但形为梏耳。我举此一念,则天地之气自然感召。然今所以能与不能者,则有贤愚之间也。是亦不必泥之高远之地,只要得其宗,奏得明,身为阴官,何患不能役使鬼神。恐学道之士,有所执为,故及之。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雷说发布于2024-01-26 12:20:50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