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说起中药,大家的首要印象应该一个“苦”字就能概括,再加上不少人都有儿时被捏着鼻子灌药汤的经历,久而久之,“苦口”便成了人们对中药口味的刻板认识。但是大家别忘了,药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众多药物中不仅有味甘甜的药材,还有专门的糖类药,它们既是可调配食物的味剂,也是能治疗疾病的药。
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我国主要的生活资料之一,其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油料和棉花。虽然目前世界上制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但是在我国悠远的历史长河里,除了这两类糖源之外,还有蜂蜜和饴糖这两处糖类来源。
蜂蜜
来源:蜂蜜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糖类,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是人类的食物之一。早期的人们只能采集野蜂蜜,直到东汉时期我国文献中才有了“遂隐居以育蜂”的养蜂活动记载。进而在西晋的《博物志》中有了“远方诸山出蜜、蜡处,其处人家有养蜂者”这样明确的驯养家蜂的记载。到了南北朝时期,家养蜂蜜在市场上已作为一种独立的商品来出售。唐宋时期,已有许多蜂农依靠养蜂采蜜而生存,蜂农对于蜜蜂的种类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尔雅翼》中出现了对家蜂系统的第一次详细记录。到了元代,官方颁布了《农桑辑要》,正式把养蜂作为农事纳入到农业范围之内。明代的《天工开物》一书中对招蜂驯养与分群技术有了更为详细的记载。
从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养蜂业的发展可以看出,社会对蜂蜜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大。
食用:对于蜜糖的使用,民间最常见的便是兑水饮用,《礼记·内则》中载“子事父母,枣、栗、饴、蜜以甘之”,足见蜜糖之礼遇规格。当然,蜂蜜作为甜味剂用于各类食物中更是普遍。

秦汉以来,粔籹、髓饼、粲、细环饼、截饼、茧糖等,都是在糯米粉或面粉中加入蜜糖制成的。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已经出现了蜜制的螃蟹、鱼以及蜜制姜的记录。到了宋代,蜜制食品的花色达到了顶峰,平时有蜜糕、蜂糖糕、蜜麻酥等食物,端午节有糖蜜巧粽、糖蜜韵果,重阳节有栗子粉制作的各种花式饼子,以蜜糖调糜,同时蜜饯行业也因蜜糖的普及而发达起来。“巧将蜜蜂炼玉液,胜似金丹万倍强”,此外,宋代的人们还尝试用蜜来酿酒。可见蜂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与重要性。
药用:《神农本草经》记载蜜能“主治心腹邪气,安五脏,补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本草纲目》记载蜜能“和营胃,润脏腑,通三焦,调脾胃”,《名医别录》中说到蜜能“养脾气,除心烦,饮食不下,止肠澼,肌中疼痛,口疮,明耳目”,《本草拾遗》中提到用蜜治“唇口疮,目肤赤障,杀虫”,《食疗本草》说“凡觉有热,四肢不和,即服蜜浆一碗”。此外,《药性》一书中也记载蜜浆可治突然的心痛,常服用姜蜜水还会使面如花红。
由此可见,不仅历代名医对蜂蜜的医用价值十分肯定,就连民间也非常流行吃蜜来保健和养生。
饴糖
来源:饴糖来源于发芽后的谷物种子,其淀粉在一定条件下经过糖化而产生的糖类,又称麦芽糖浆或麦芽糖饴,是生产历史最为悠久的淀粉糖品。《说文解字》解释“糖,饴也”,又言“饴,米蘖煎也”,饴糖就是用稻米、黍米和大麦、小麦发的蘖芽煎熬出来的,这是我国最早的人工制糖。
《周礼·天官》有云“五味,酰酒饴蜜姜盐之属者,酰则酸也...饴蜜即甘也...此其五味酸、苦、辛、咸、甘也”,明确指出了饴蜜代表甜味。在《洪范》中有“稼穑作甘”的记载,可见至少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知道利用植物种子制作饴糖。东汉的《释名》中曰“饧,洋也,煮米消烂,洋洋然也。饴,小弱于饧,形怡怡然也”,可知饴糖是用煮烂的米芽来制作。《齐民要术》记载“用粱米、稷米者,饧如水精色”,明确了制作饴糖的谷物。唐代的《四时纂要》中所载的“煎饧法”,更是扩展记录了小麦、糯米、大麦也成为制作饴糖的原料。到了宋代,饴糖的品种开始增多,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认识到制作饴糖的原料是“糯与粟米”最佳,其次“蜀黍米亦可造”。明代的《天工开物》中对制作饴糖有了专门的介绍,“凡饴饧,稻、麦、黍、粟皆可为之...其法用稻麦之类浸湿,生芽暴干,然后煎炼调化而成。色以白者为上”,到了明清以后,五谷杂粮均可用于制饴,制作技术也更为娴熟。
综上,制作饴糖的原料品种非常丰富,有水稻、大麦、小麦、黍、粟、粱米、稷米、糯米等。
食用:由于饴糖的制作不受地域的限制,所以饴糖的食用历史非常悠久。在《与群臣诏》中有“新城孟太守道,蜀猪肫鸡鹜,味皆淡,故蜀人作食喜着饴蜜,以助味也”这样的描述,可见三国时饴糖已作为调味品被使用。宋代《梦粱录》和《武林旧事》中都记载了杭州市面上所售卖的饴糖制品,如乳糖、琥珀饧、十色花花糖、十般糖、蜜煎、蜜果、吹糖、鼓儿饧、糖瓜蒌、秋千稠糖等。
可见,直接或间接食用是饴糖最为基本的一项食用功能,也提现了人们对甜味本能的喜好。
药用:饴糖的药用价值在多种医书中均有记载。首载出现于《名医别录》,“饴糖,味甘,微温。主补虚乏、止渴、 止血”。《普济方》中就总结了用饴糖治病的医方,如在“人参汤”中加用饴糖,用以滋补养身;在“贝母散”中加用饴糖可治“热咳”;在“麻子汤”中加用饴糖,可以清凉解毒;饴糖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具有粘性,古人利用此特性来医治喉咙异物堵塞,“骨鲠在喉,众治不出,取饴糖丸如鸡子黄大,吞之”,饴糖丸便是代表性的药物。《本草纲目》中也对饴糖的效用做了记载,一是有消痰、清凉去火的作用,可用于治痰火;二是可调中补虚;三是能治异物哽塞。
可见,饴糖是古人常用的医药保健用品和医者常用的药用成分之一。

甘蔗
来源:甘蔗作为古老的糖料作物,其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而食用历史则更早。《楚辞》中有“膈鳖炮羔,有柘浆些”,先秦时期柘与蔗通,柘浆即是甘蔗汁,那时的甘蔗还未走入寻常百姓家,人们也未意识到以蔗制糖。直到宋代《糖霜谱》中,详尽记录和总结了种植甘蔗需要“治良田、种佳蔗、利器用、谨土作”的先进经验,以及最早的制糖方法;明代《天工开物》中则明确要求甘蔗种苗的储存环境,种苗需要“去外壳”的技术一直沿用至今。《农政全书》中更是详述了甘蔗的储藏技术。
食用:直接咀嚼吸取糖分,这是最为原始的食用方法。在最初还未大面积种植的时候,甘蔗属于奢侈品,只有在冬祀和春祠时,以及上层人士的筵宴中才能享用;鉴于部分不适合直接啃食甘蔗的人群,如老年人、病人等,将甘蔗榨汁饮用是最为便宜的方式。“百味旨酒布兰生,泰尊柘浆析朝酲”,此时的蔗汁不仅是解渴的饮料,亦是解酒的饮品。此外,蔗浆还被作为调味剂,使用在烹饪和烹茶之中。
药用:甘蔗味甘性凉,无毒,具有清热生津、下气润燥等功效,被称为“天生复脉汤”。此外,甘蔗的茎皮、茎节间的嫩芽,甚至连甘蔗渣都可作药用。《名医别录》记载甘蔗可“下气和中,助脾胃,利大肠”;《日华本草》记载甘蔗能“利大小肠,消痰止渴,除心胸烦热,解酒毒”;《外台秘要》中“发热、口干、小便赤涩,取甘蔗去皮嚼汁咽之,饮蔗浆亦可”;《民间方》中“蔗渣烧存性,研末、乌柏油调,涂小儿头疮白秃,频涂取瘥”。
甘蔗的医用价值是古代医家经过无数次临床经验所取得的,同时还总结出一整套治疗多种疾病的科学理论。

甜菜
来源:甜菜,《释名》曰“菾菜 ,即莙荙也”,又叫做恭菜、牛皮菜、杓菜、石菜等。甜菜的种植在我国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但其作用在近代之前都是以制药为主,而经过改良后适宜制糖的甜菜品种,是在20世界初由国外引进到我国北方地区,并开始大规模的种植,由于其成本低廉而迅速被推行到全国,成为重要的糖料作物。
食用:《农桑通诀》曰“莙荙,作畦下,种如萝卜法,春二月种之,夏四月移栽,园枯则食。如欲出子留食不尽者,地冻时出于暖处收藏,来年春透可栽。收种或作蔬或作羮或作菜干无不可也”。甜菜的食用方法很广泛,蒸、煮、炒、凉拌,晾晒成菜干均可。
药用:甜菜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行瘀止血的功效。《唐本草》记载“夏月以其菜研作粥,解热,又止热毒痢。捣敷灸疮,止痛”;《随息居饮食谱》记载“清火祛风,杀虫解毒,涤垢浊,稀痘疮,止带调经,通淋治痢,妇人小儿尤宜食之”;《本草拾遗》记载“捣绞汁服之,主冷热痢。又止血生肌,人有伤折,敷之”。
糖之甜蜜,无人不喜欢。但糖也是一味药,也各有性味,不论是单独食用,还是在方剂中,都应适量合方的使用。

文字整理/华妘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既是糖也是药,聊聊那些甜蜜的药效发布于2024-01-26 12:18:52

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