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科普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此时,自然界阴盛阳衰,万物蛰伏,生机潜藏,以待来春。人的养生也要着眼于“藏”,即天人合一。不论是民间俗称的“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还是《黄帝内经》中提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都表明了冬天“藏”的重要性。那么,冬藏究竟藏的是什么呢?

一、藏能量

华夏民族历来有“补冬”的习俗,所谓“冬季补一补,来春打老虎”。《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冬季应当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少食生冷,并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较清淡温和且能扶助正气、补益元气、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人体将能量储藏在体内,养精蓄锐,为来年春「生」做准备。

需要注意的是,食补应该因人、因地而异,吃什么、做什么,都要适可而止,根据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养生原理。如羊肉、乌鸡、鲫鱼、可多饮豆浆,多吃青菜、栗子、花生、木耳等。已经出现不适症状的人,则应辨证食补。可吃些补脾胃的粥,民间素有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习俗,比如消食化痰的萝卜粥、补肺益胃的山药粥、养阴固精的核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冬补也防“过犹不及”。

二、藏身体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易伤阳气。要格外护好:大椎(颈椎)、百会(头)、三阴交(脚踝)、足三里、关元(小腹)等处,及时增添衣物,注意保暖,否则很容易外感风寒邪气,诱发疾病。在民间有“冬阳贵如金”之说。冬天适当晒晒太阳,能使人周身舒适。而且日光还可使皮肤组织受到温热的良性刺激,促使表皮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活跃细胞新陈代谢,改善皮肤组织营养状况。因此,冬日晒晒太阳,可以使人阳气生发、气血和畅,从而增强御邪能力。

三、藏肝肾

肾为先天之本,属水;肝属木,水生木,冬天养好肾,春天肝的生发功能就会得到滋养,才有生发之力。早睡晚起,顺应天时。《黄帝内经》记载,“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才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适度运动。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气温低,但也不能一味“避寒”,适度运动,生发自身阳气,同样可以暖身抗寒。需要注意的是,冬季晨练不要太早,有太阳的天气,最好等到阳光出来再晨练,运动强度也不宜太大,微微发热即可。

四、藏情绪

情志上也要潜藏,“内敛宁静”,不要轻易动肝火,防止情绪波动过大,影响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人体气机运行出现障碍、脏腑功能失常,甚至损伤机体阴阳、精血等。调理情志,改善情绪,首先要抑目静耳。《道德经》曾记载:“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告诉我们,乱看乱听会使耳目过度使用,耗伤神气。目清耳静,就能减少外界对神气的不良刺激,则“神气内守而心不劳”。其次要精神内守。要有意识地锻炼、控制、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及心理状态,使它能与外界因素保持平衡。内心安定,精神守持于内,外邪就没有侵入的契机,病痛自然不会找来。

藏能量,打根基;藏身体,保温暖;藏肝肾,护阳气;藏情绪,调情志。对外,应顺应自然气候变化与防止邪气入袭;对内,应谨守虚无,心神宁静,也就是思想清净,畅达情志,让精气神内守而不至失散,保持形神合一的状态。让我们在冬天中重视冬藏的养生,过一个健康平衡的冬季,并期待一个充满活力和快乐的新年。

文字整理/华枢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冬藏”究竟“藏”什么?发布于2024-01-26 12:16:56

美丽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