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

艾草,又称艾蒿,是一种几乎遍布中国的植物,作为历史悠久的“养生草,在民间很受欢迎,比如大家熟知的艾灸养生,但也许你不知道,艾草除了作为中草药外,也具有食用价值,是厨房内中草药的重要一员。
艾草是古代认识和使用较早的植物,《诗经》中有记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战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也提到“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孟子》则记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庄子》中也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可见艾草在当时已成为重要且常用的治病药物。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对于药物的记载较少,而艾草却是其中为数不多的几种被提及的药物之一,足见艾草在古代的应用之广,不负“百草之王”的盛名。

艾草的食用价值
艾草食用在我国古代是比较常见的,一些经史书籍载有端午节“饮艾酒、食艾糕”的民俗。唐代孟诜所著《食疗本草》是最早介绍艾草的食疗方法及作用:“若患冷气,取熟艾面裹作馄饨,可大如丸子许。”“春月采嫩艾作菜食,或和面作馄饨如弹子,吞三五枚,以饭压之,治一切鬼恶气,长服止冷痢。”
在江浙地区乡村,用艾草做的艾粑青团,是清明节食用的一款传统点心,每逢清明几乎都要蒸青团。近年来,一股食用艾草之风也从乡村刮到城市,艾粑青团已出现在不少城市的超市中。除了艾粑青团,艾叶茶、艾叶饺子、艾叶月饼、艾叶粽子、艾叶绿豆饼等也都陆续出现在大众的餐桌上,深受欢迎。
艾草的药用价值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讲述的是艾叶为纯阳之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痛、安胎止血等作用。
同时代的《景岳全书》也有记载:“(艾)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久百病,或炒热敷熨,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表里生熟,俱有所宜。”
湖北蕲春县,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里,也因盛产蕲艾,被誉为“中国艾都”。在蕲春县,仍有很多用艾的习惯,如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洗一次艾水澡,并将艾绒少许敷在囟门和肚脐上,用以预防感冒鼻塞或感染其他疾病。产妇在产后三天和满月,也都要进行一次艾汤沐浴,用以消毒辟秽,温运气血,以预防产后体弱受病。而成年人一旦感受风寒咳嗽,用艾加生姜煎汤用以泡脚,出一身汗则病可自愈。
千年前,中国人就有用艾草防瘟疫的记载,东晋道医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介绍了用艾叶烟熏消毒预防瘟疫传染的方法,在瘟疫流行时“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令不相染”。在国内疫情时期,进入各大中医院中,也能闻到艾草的气味,用的就是艾草烟熏防疫的作用,并且也有很好的效果。

民俗中的艾草
艾草不仅在医药上广泛应用,在民俗应用上也十分普及,在古籍《群芳谱》中对艾叶有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为人悬门户上,可禳毒气。”《荆楚岁时记》中则记载:“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说的都是在端午节,民间有挂戴艾叶“避邪”“禳毒气”的习俗,直至今天,每逢端午节,艾草都会见于不少人家的门框上。
对道教熟知的人应该听说过这首民谣,“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赤口上青天,百虫归地府”。说的是在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张天师会骑着艾草化作的猛虎,帮助人们驱邪避祟,求吉祈富,还会将初夏复苏的毒虫都“送去地府”。
生活中的艾草
艾草香囊——香囊,南北时期称为香袋,唐代则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唐代道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佩“绎囊”,“避疫气,令人不染”。民间也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而在传统中医看来,艾草香囊源自中医的“衣冠疗法”,属于外治疗法的一种。小小的香囊既有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的功效,又蕴含着祈求健康的美好祝福。
姜艾鸡蛋——将艾草、生姜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过滤,取药液汁备用。鸡蛋提前煮熟,去壳划痕备用。将过滤的药汁和剥壳的鸡蛋一起放进锅中煮,可加入适量红糖,煮5-10分钟入味即可。此源于名方中的艾姜汤,其中艾叶能暖气血而温经脉,专治女性气血寒滞、腹中冷痛,干姜能去脏腑之沉寒,最擅治下焦虚寒、胃部冷痛。而在艾姜汤中加入鸡蛋和红糖,则能补血活血、扶正祛邪,姜艾鸡蛋适合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大便不成形等虚寒体质的人群食用,对女性寒性痛经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文字整理/华锦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厨房中的中草药:艾草发布于2024-01-26 12:0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