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养生
↑↑ 健康养生,福泽一生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清明三候
清明有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一候,桐始华
“桐花开,清明到”。桐花一开,春意阑珊,此时繁盛的春景即将逝去,因此古诗词中常借桐花凋落表达一种伤春的情绪。桐花开后,麦花、柳花也相继开放。
“桐” 在过去可指几种树木, 油桐是其中一种。油桐花花期很短,盛放时白花簇簇,花落如飘雪一般,煞是好看。
二候,田鼠化为鴽
鴽(rú),古书上指像鸽子一样的小鸟。
清明时节,习惯了阴暗洞穴环境的田鼠也禁不住清明暖意的诱惑,试着爬出洞穴寻找食物,但刺眼的阳光让它们感觉不太舒服,于是它们又纷纷回到地下的洞里躲起来;喜爱灿烂阳光的小鸟却从洞里爬出来享受这大好的春光,古人就误以为,进入洞里的田鼠出洞后都变成了小鸟。
三候,虹始见
清明时节,天气时阴时晴,雨水逐渐增多,雨滴也变大了。雨过天晴,阳光明媚,空中架起一道虹桥。
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悬浮着的小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就像通过一面三棱镜,分散出不同的颜色,在天空中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色彩艳丽。
清明习俗
清明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后来,清明节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宋元时期,清明逐步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清明除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国家的法定假日。这一天,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因此,清明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也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
扫墓
扫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才成了清明节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 “思时之敬”。
踏青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代的人们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 "千秋",汉代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唐代荡秋千十分流行,并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清明时令养生要点
经过一个冬天的缓慢代谢,人体积累的废物需要及时排出。清明正是 “清三气” 的好时节。
清静心气
春季,人们情绪容易产生波动,常伴随抑郁和悲伤,特别是在清明前后,要注意避免过度悲伤,导致情志抑郁。
清明祭拜后,要注意稳定情绪,心境畅达。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大自然当中,通过户外散步、踏青等活动,来清净心气,愉悦身心。
清除肺气
清明节前后,可以适当到公园、河边走走,呼吸新鲜空气,并做适量运动,给自己的肺换换气。
外出时,可以在空气清新的地方,做腹式呼吸加胸式呼吸。呼吸方法:深呼吸,尽力扩展胸廓将空气吸入,然后调动腹部肌肉,让空气从胸部向下移送,直至气沉丹田(肚脐眼下方位置),再缓慢的由鼻子呼出,如此循环往复,可清除肺部浊气。
清明节前后,大地逐渐清气上升,同时也是人体阳气升发的难得时段。此时体内肝气随着春日逐渐加深,而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中医学认为“春与肝相应”,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如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
免责声明:
本文所有建议仅供读者参考,不可替代专业医师诊断或处方,未经专业指导请勿贸然尝试。读者应谨慎评估自身健康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案。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素材、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节气养生,中医节气养生,时令养生脊柱侧弯矫正颈肩腰腿痛颈肩痛’相关知识
"凤协鸾" 和 " "
喜欢的话分享转发吧
‘脊柱侧弯强制性脊柱炎脊柱炎强直性脊柱脊柱弯曲脊柱侧弯矫正颈肩腰腿痛颈肩痛’相关知识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清明时令养生要点发布于2023-10-28 20: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