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脚气和脚癣是一个病吗?
脚气就是现在说的脚癣,一回事,学名叫足癣。
现代医学认为,脚气的成因是真菌感染,导致脚底、脚趾缝、足跟部位脱皮、瘙痒、起泡等症状,当然还有臭味,扑鼻而来的那种。
中医是怎么看待这个疾病的呢?
中医认为,脚气是由人体内湿气过重,沉聚于脚,聚而不散引起的,所以在古籍医书中记载调理这个病的药方多数是行气祛湿的内服药为主,外用药物不多。
▼
脚气问题由来已久
其实脚气这个病是古已有之,得从人类开始穿鞋说起。
我们的祖先在打猎为生的时候,那会还没有穿鞋的习惯,整天光着脚,也没有脚气这一说。
而且在农业文明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身体的膳食结构,即狩猎而来的优质的蛋白质、油脂,采集而来的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使得身体非常强壮(如印第安人),免疫力强,加上没有鞋子闷热的束缚,所以没有脚气很正常。
但自打人类穿鞋开始,脚气就尾随而来了。
晋朝时期
起源于岭南地区的脚气,晋朝时期逐渐向长江下游的南部地区蔓延。
那时候宫里一开会就是一整天,在皇帝面前犯脚气怎么办?于是民间出了一位脚气大师——嵇康。
嵇康在其《养生论》中提到“睡前拿盐泡泡脚,充满活力又健康”。
可真菌并没有那么容易就范,光用盐泡治标不治本。而且脚气严重的时候,脚趾间会有溃疡,露出红色的肉,不能一直泡。
唐朝时期
到了隋唐,脚气开始越过长江,蔓延至北方,唐代时广泛流行于中国全境。
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云:“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脚气。”
意思是说,脚气病发初期,从脚部开始,因为得脚气的时候,足部会有肿胀充气状的情况,所以被人称作脚气。脚气的由来和意思也就是这样。
清朝时期
梦回大清,后宫的娘娘们生活闭塞,脚气长期得不到治愈,最怕天子驾到,关键时刻犯脚气可咋办?于是太医们从李时珍那获得了归化散,成为解决脚气燃眉之急的神器。
关于归化散,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记载的“归化散”实际上是一种妇科良药,传至清代顺治年间,已被时下的医生所共知并广泛运用。
顺治年间有位嫔妃产后调理不善,御医用归化散给她调理身体,不久后嫔妃身体慢慢好转了,同时意外地发现困扰多年的脚气隐疾也一并被治愈了。
有脚气的人一般脱鞋会很臭,当时很多老百姓用不起归化散,会把喝剩下的茶叶留下来,放通风处晾干,最后放进纱布里自制而成“除臭剂”。
发展到现在,还有一种不错的替代品,就是在鞋内放入艾灰包。
艾灰包就是将用完的艾饼碾成粉末,放进小袋子里,可以吸湿除汗除异味。当然考虑到现实问题,这个袋子放在鞋子里非常难受,不方便行走啊,在家脱了鞋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
如何有效调理这个恼人的脚气呢?
根据中西医理论结合,我们建议外用除菌药物,杀菌止痒;再加艾灸调理积聚在脚部的湿气,双管齐下,效果很好。
艾灸选取哪些穴位呢?
根据史料记载,以及很多医生的推荐,建议艾灸这四个穴位: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涌泉穴、阳陵泉穴。
方法:每天选择2~3个穴位,循环灸,每穴艾灸30分钟左右。每艾灸10天可以休息1~2天。
另外,患脚气的朋友,日常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版权声明:
1.文章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欢迎留言与转载!
节气养生,中医节气养生,时令养生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脚气古已有之,这个方法流传至今仍好用发布于2023-10-28 19: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