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新修大藏經第 31 冊 No. 1587 轉識論
No. 1587 [No. 1586; cf. No. 1585]
轉識論(從無相論出)
陳代真諦譯
識轉有二種。一轉為眾生。二轉為法。一切所緣不出此二。此二實無。但是識轉作二相貌也。次明能緣有三種。一果報識。即是阿梨耶識。二執識。即阿陀那識。三塵識。即是六識。果報識者為煩惱業所引故名果報。亦名本識。一切有為法種子所依止。亦名宅識。一切種子之所棲處。亦名藏識。一切種子隱伏之處。問此識何相何境。答相及境不可分別一體無異。問若爾云何知有。答由事故知有此識此識能生一切煩惱業果報事。譬如無明。當起此無明。相境可分別不若可分別非謂無明。若不可分別則應非有。而是有非無亦由有欲瞋等事知有無明。本識亦爾相境無差別。但由事故知其有也就此識中。具有八種異。謂依止處等。具如九識義品說。又與五種心法相應。一觸。二作意。三受。四思惟。五想。以根塵識三事和合生觸。心恆動行名為作意。受但是捨受。思惟籌量可行不可行。令心成邪成正。名為思惟。作意如馬行。思惟如騎者。馬但直行不能避就是非。由騎者故令其離非就是。思惟亦爾。能令作意離漫行也。此識
No. 1587 [No. 1586; cf. No. 1585]
轉識論(從無相論出)
陳代真諦譯
識轉有二種。一轉為眾生。二轉為法。一切所緣不出此二。此二實無。但是識轉作二相貌也。次明能緣有三種。一果報識。即是阿梨耶識。二執識。即阿陀那識。三塵識。即是六識。果報識者為煩惱業所引故名果報。亦名本識。一切有為法種子所依止。亦名宅識。一切種子之所棲處。亦名藏識。一切種子隱伏之處。問此識何相何境。答相及境不可分別一體無異。問若爾云何知有。答由事故知有此識此識能生一切煩惱業果報事。譬如無明。當起此無明。相境可分別不若可分別非謂無明。若不可分別則應非有。而是有非無亦由有欲瞋等事知有無明。本識亦爾相境無差別。但由事故知其有也就此識中。具有八種異。謂依止處等。具如九識義品說。又與五種心法相應。一觸。二作意。三受。四思惟。五想。以根塵識三事和合生觸。心恆動行名為作意。受但是捨受。思惟籌量可行不可行。令心成邪成正。名為思惟。作意如馬行。思惟如騎者。馬但直行不能避就是非。由騎者故令其離非就是。思惟亦爾。能令作意離漫行也。此識
在线下载列表
声明:部分资源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邮箱:1330763388@qq.com 我们核实后将第一时间处理!
原文地址:轉識論 (1卷)〖 陳 真諦譯〗发布于2023-11-06 20:30:42